从产区风土到名庄故事

来源 :葡萄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qi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勃艮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勃艮第的酒最好,价最贵,第二反应则是勃艮第太复杂,太难懂!的确,从葡萄园分级到对酿造技术的极致追求,勃艮第的“任性”体现在方方面面。著名葡萄酒作家贝尔纳·毕佛(Bernard Plvot)这样评价勃艮第:“当我们谈到‘Climat’,往往会仰望天空;而在勃艮第,人们会注视土地。”在地块原则的支配下,勃艮第人将他们的土地分割成了如同马赛克一般细碎而繁杂的葡萄园,其中包括一些享誉世界的名字:罗曼尼-康帝(Romanée-Conti)、香贝丹(Chambertin)、蒙哈榭(Montrachet),蜜思妮(Musigny)……
  心无旁骛与土地馈赠
  全世界应该再也没有哪个产区,能够像勃艮第那样,从葡萄园到葡萄酒,从酒庄建筑到酿酒师,都在骨子里充满了“乡土气息”,可以满足人们对葡萄酒文化以及田园生活的一切美好想象。勃艮第人到底有多“土”?比较—下便知道。波尔多的酿酒师大多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像刚从会议室里出来的银行家;而勃艮第酿酒师呢?他们有的还在赶着马耕作,总是穿着松松垮垮的衣服,可能身上还沾着泥土。在勃艮第,你看不到波尔多那种富丽堂皇的城堡,更没有“新世界”产区那种具有现代化室内设计的酒庄、酒窖,有的只是歪歪扭扭的围墙,每个葡萄园可能由一个酒庄独占,也有可能是由数十个酒庄共有。
  勃艮第有“小”的一面,种植面积普遍不大,品种相对来说也很“单一”。但对于爱酒之人来说,勃艮第却是如星河般浩瀚复杂的一个庞大的体系,一条马路之隔就可以是截然不同的风土,而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园区,不同酒庄、不同酿酒师做出来的酒,质量的参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喝勃艮第,选对酒庄很重要。
  但如果每次谈起勃艮第的特级园,如果你还是懵懵懂懂地数不清勃艮第那33个特级园,谈起勃艮第名庄,你还是只知道罗曼尼,康帝庄和勒华酒庄,那估计真的是挺尴尬的。接下来,我们将会从勃艮第五大产区入手,带你了解每个产区的风土与历史,再给你介绍除了康帝和勒华以外勃艮第最具名气与人气的酒庄,这些酒庄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历经数次易手才成长为今天的状态,有的还是后起之秀,各有各的故事,也各有各的风格,给你好好补补习。勃艮第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带你去看看。
  每当说起勃艮第的任性,许多人都觉得我们在危言耸听。可等你真的到了勃艮第,与酒农、酿酒师们敞开心扉地聊天,你会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在这片被上天眷顾又备受考验的土地上,创造出如此多伟大的葡萄酒。
  的确,勃艮第太任性,与海洋性气候主导的波尔多相反,勃艮第是大陆性气候,整体更为凉爽,但却饱受雨水困扰,再加上隔三差五光顾的春霜和家常便饭般的冰雹,这里的气候简直任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可这里的人们几乎只用了黑皮诺和霞多丽两个品种,就创造出了100个AOC法定产区,还酿制出了全世界最精彩的葡萄酒。就像是《神雕侠侣》中善用“左右互搏”的周伯通。也许有人很好奇,勃艮第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其实武侠小说中已经给出了答案:“要习得此门功夫(双手互搏),须做到心无杂念。”勃艮第人就是心无杂念地酿酒,将不同风土的表现仔细揣摩,最后成就了今天的神圣地位。
  夜丘大区
  勃艮第的皇冠
  包括罗曼尼·康帝酒庄、勒华酒庄在内的勃艮第的神级酒庄都在这里,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葡萄品种:黑皮诺、霞多丽
  总种植面积:约3800公顷
  一级园:至少100个
  特级园:24个
  产区星级:★★★★★+★
  夜丘位于勃艮第最北端,属于金丘省(C?te d'Or),是勃艮第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子产区。夜丘的形状是狭长的,北起第戎(Dijon),南至高龙(Corgoloin),蜿蜒20多公里,总种植面积约3800公顷,属略受大西洋影响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潮湿,夏季十分炎热,光照较强,偶尔会遭遇冰雹。夜丘在远古时代曾是海床,因此土壤富含钙质,同时也形成丁不同土层堆叠的地貌,土壤以石灰岩为主,排水性良好。
  独特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条件给夜丘奠定了酿造顶级红葡萄酒的“先天条件”,那么历代酿酒师的经验与传承才是使勃艮第达到今天地位的根本原因。夜丘红、白葡萄酒都产,白葡萄酒的质量也属上乘,但夜丘的红葡萄酒无疑是勃艮第乃至全世界最耀眼的明珠。说夜丘是“被上帝眷顾的福地”,一点也不为过,要知道勃艮第一共33个特级园,而25个红葡萄酒特级园中的24个,都在夜丘,简直是“垄断”。这里出产的红葡萄酒,香气馥郁,酒质细腻,极具陈年潜力;白葡萄酒产量不大,散发着迷人的矿物气息和坚果香气。
  哲维瑞-香贝丹:夜丘的“男子汉”
  这是整个夜丘大区里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总面积超过500公顷,整个村包含了9个特级园以及26个一级园。9个特级园共占地87.44公顷,最著名的是12.9公顷的香贝丹特级园(Chambertin)与15.4公顷的贝斯香贝丹(Chambertin-Clos de Beze),其余分别为小教堂-香贝丹(Chapelle-Chambertin)、夏姆-香贝丹(Charmes-Chambertin)、玛卓耶-香贝丹(Mazoyères-Chambertin}、戈伊沃特-香贝丹(Griotte-Chambertin)、拉特西耶-香贝丹(Latricières-Chambertin)、玛兹-香贝丹(Mazis-Chambertin)以及卢索-香贝丹(Ruchottes-Chambertin)。哲维瑞-香贝丹村的酒结构扎实,颜色较深,橡木桶味道也比较重,常常被形容为男性化的葡萄酒。然而,由于哲维瑞—香贝丹特级园与一级园的面积相对较大,也使得这里出产的葡萄酒质量比较参差。
  墨黑-圣丹尼:喝它需要耐心
  在勃艮第各个拥有特级园的村中,墨黑-圣丹尼相对是比较“低调”的,但也有诸如勒华(Domaine Leroy)、杜雅克(Domaine Dujac)、庞索(Domaine Ponsot)等名庄坐镇。全区葡萄种植面积约140公顷,海拔较高山坡的土壤土层单薄、排水良好,由鲕状石炭岩构成,海拔较低山坡的土壤较为肥沃,带有高含量的泥灰岩。这里有4个特级园,都是以“Clos”开头,其中最著名的是拉罗什园(Clos-de-la-Roche),其余3个特级园分别为达赫园(Clos-de-Tart)、圣丹尼园(Clos-St-Denis)以及朗布莱园(Clos-des-Lambrays),还有20个一级园,不过质量普通。墨黑-圣丹尼的特级园,年轻时普遍比较粗糙,单宁粗,果味少,需要耐心地陈年到一定程度才能展现好风味。   香波-蜜思妮:女性化黑皮诺的典范
  香波-蜜思妮的葡萄种植面积约179公顷,只出产黑皮诺红葡萄酒。除了位于北面的葡萄田以外,大部分地区,土壤都含有极高的石灰质,因此生产出来的葡萄酒颜色较浅,芳香而优雅,风格偏向女性化。香波-蜜思妮只有2个特级园,南部的名为蜜思妮园(Musigny),这里代表着黑皮诺的顶级水准,是众多爱好者的最爱;北部的名为博纳-马赫(Bonnes Mares),这里的酒,酒体具有健美的肌肉感,但仍不失细致,果味充沛,但比较容易做得不平衡,因此选对酒庄很重要。而在两个特级园之间,便是24个一级园,其中包括超级受追捧的爱侣园(Les Amoureuses)。
  沃恩-罗曼尼:勃艮第的精华所在
  如果说夜丘是勃艮第的一个“皇冠级”产区,那么沃恩-罗曼尼,毫无疑问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那一颗宝石。沃恩-罗曼尼,总种植面积约150公顷,出产极其精细的黑皮诺葡萄酒,是黑皮诺集强劲和细致于一身的最佳体现。村内的6大特级园,个个都名满天下,包括:“酒王”罗曼尼·康帝酒庄(Domaine de la Romanée Conti)独占的罗曼尼·康帝园,面积1.8公顷,年产量约600箱,“亿万富翁才喝得起的酒”就在此诞生;达什园(La T?che)罗曼尼·康帝的另一独占园,面积6公顷;李奇伯格园(Richebourg),8公顷的土地被罗曼尼·康帝、勒华在内的10个种植者“瓜分”;罗曼尼园(La Romanée),面积0.84公顷,由沃恩罗曼尼城堡酒庄(Ch?teau de Vosne-Romanée)独占;年产量约300箱;罗曼尼-圣维望(Romanée-Saint-Vivant),面积9.5公顷,罗曼尼·康帝占有一半;以及1989年才升级为特级园的大道园(La Grande Rue),面积1.4公顷,名气相对其余5园小得多。沃恩-罗曼尼还有不少名气很大的一级园,例如克罗-帕宏图(Cros Parantoux)、高帝秀园(Les Gaudichots)等,质量也属上乘。关于沃恩-罗曼尼,可说的太多,属于酒迷们的“有生之年必喝系列”。
  武乔:拥有夜丘最大的特级园
  武乔村位于香波-蜜思妮和沃恩-罗曼尼两村之间,总种植面积450公顷,海拔较高的山坡上是棕色的石灰岩,海拔较低的山坡上是石灰岩、泥灰土和黏土。这里的红葡萄酒风格比较平衡,余味常常伴有甘草的香气,白葡萄酒则以曼妙的花香和矿物气息为主要风格。特级园武乔园(Clos-Vougeot)是区内最重要的葡萄园,面积达50.9公顷,分属80个生产商,但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质量不算稳定。
  弗拉热-依瑟索:没有独立的AOP
  弗拉热-依瑟索村的村级葡萄酒,都没有自己的村级AOP认证,而是归属于沃恩-罗曼尼的村级AOP之下。弗拉热-依瑟索村的两大特级园,一是34.79公顷的依瑟索园(Echézeaux),由80个生产商共有;二是7.53公顷的大依瑟索园(Grands-Echézeaux),由21个生产商共有。“酒王”罗曼尼-康帝庄在这两个特级园都占有葡萄园。
  博恩丘大区
  “无冕之王”聚焦地
  这是一个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能够“平分秋色”的产区,相对来说红葡萄酒比夜丘的整体风格要更粗犷一些,白葡萄酒则以果香和矿物气息为主导,千变万化。
  葡萄品种:黑皮诺、霞多丽、灰皮诺、白皮诺
  总种植面积:约6000公顷
  一级园数量:289个
  特级园数量:8个
  产区星级:★★★★★
  博恩丘产区,位于夜丘区的南边,北起拉瓦杜村(Ladoix),南至马杭日村(Maranges),纵向长度有20多公里。博恩丘的地势,相较于夜丘来说要平坦、开阔不少,因此博恩丘的葡萄种植面积也比夜丘要大得多,有接近6000公顷。葡萄园里的葡萄全部面向东南方向种植,土壤跟夜丘类似,也是以石灰岩为主,表层土是富含钙质的黏土,底层土和表层土之间是富含铁矿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性,适宜葡萄种植。博恩丘的气候比夜丘更加温润,这里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秋季非常有利于葡萄的成熟,并且赋予了葡萄充足的糖分和颜色。在博恩丘,出产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白葡萄酒,以及表现卓越的红葡萄酒,相较之下,也许是白葡萄酒在这里更胜一筹。博恩丘的盛名,除了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风土特色之外,与它的省会城市博讷(Beaune)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博讷是勃艮第葡萄酒产业真正的历史和经济中心,每年11月举行的博讷济贫院(Hospice de Beaune)拍卖会,素有“勃艮第风向标”之称。
  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可以把博恩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有包括布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和莎萨涅-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在内的7个主要葡萄酒村,而北部则有阿洛克斯-科通(Aloxe-Corton)和贝南-威格勒斯(Perand-Vergelesses)在内的11个主要葡萄酒村,特级园都在南、北两头,而中间的区域则有许多一级园和村级产区。
  贝南-威格勒斯:山地丘陵与树林中的福地
  贝南-威格勒斯村位于博恩区的西北角落的山地丘陵中,被夹在诺埃尔(Noel)和科通(Corton)两片树林之间,地势崎岖,高低不平。贝南-威格勒斯的一级园,主要分布在前述两个树林下的区域,其中靠近诺埃尔树林的区域主要出产红葡萄酒,而靠近科通树林的区域则主要出产白葡萄酒。贝南-威格勒斯村的葡萄酒年产量在3万箱左右,其中75%是红葡萄酒。全村总的葡萄种植面积约为230公顷,其中34.3公顷属于特级园科通-沙勒马涅(Corton-Charlemagne),另有5个一级园共占面积57公顷,一级园中以埃尔德-威格勒斯(lle de Vergelesses)最为出名。而村庄级葡萄酒中,白葡萄酒所占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占到40%左右。由于贝南-威格勒斯村位于两座树林间的阴凉处,因此平均温度较低,这也使得生产出来的白葡萄酒含有极强的酸度,充满花香以及植物香味,生产出来的霞多丽富含矿物质香气,极具陈年潜质。相比而言,该村的红酒较相临的拉瓦杜村和烁黑-博恩村(Chorey-lès-Beaune)的酒体要厚重不少,而口感也更细腻。   阿洛克斯-科通:查理曼大帝的“馈赠”
  阿洛克斯-科通村位于博讷北部6公里处,这里的葡萄田一般都是理想的南向或东南朝向,基本土壤构成为稀薄的石灰石混以丰厚的黏土。阿洛克斯-科通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75年,查理曼大帝(Emperor Charlemagne)就在这里种下了70棵葡萄树。阿洛克斯-科通的总种植面积约291公顷,其中特级园169.6公顷,一级园37.5公顷。大名鼎鼎的科通特级园(Corton)又分为两块,一是克莱蒙-科通(Climat-Corton),只种红葡萄,面积为97.6公顷;二是更为著名的科通-沙勒马涅特级园(Corton-Charlemagne),只种白葡萄,面积为72公顷。
  阿洛克斯-科通原产地命名确立于1938年,其实原本只叫“Aloxe”,但由于科通特级园的名气实在是太大,因此特意将其名称加入到原产地命名中以提高产区知名度,谁说勃艮第人不懂“营销”?尽管法定种植品种包括黑皮诺与霞多丽,但大部分酒农还是倾向于种黑皮诺,一是因为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加上河流冲击而来的小碎石,能给红葡萄酒带来良好的颜色以及强劲的骨架,并常常伴以十足的肉味口感,二是因为,红葡萄酒更贴近大家对科通特级园的印象,能卖个好价钱。
  莫索:没有特级园的名村
  莫索村,是勃艮第备受关注的一个村级产区,除了少数几个园区种植红葡萄,其余地方几乎都只种植霞多丽,以及极少数的灰皮诺,用于调配混酿。莫索总面积约394公顷,有19个一级园,约占97公顷。莫索的霞多丽葡萄酒,以浓郁的风格见称,口感油润,也有比较明显的橡木桶气息,但香气中又保霉了独特、纯净的风土特色,钢中带柔,受到很多饮家的追捧,其中凯勒力特一级园(Les Caillerets)、热内夫里埃一级园(Genevrières)的人气都很高。
  波玛:博恩丘产量第二大
  波玛村的面积为337公顷,其中135公顷为一级园,葡萄酒年均产量可达13万箱,产量为博恩丘第二大,仅次于博讷(Beaune)。由于波玛的名字相对来说比较好读好记,因此成为了勃艮第比较“热门”的产区之一。
  布里尼-蒙哈榭与莎萨涅-蒙哈榭:世界上最好的霞多丽?
  将这两个村庄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渊源——蒙哈榭(Montrachet)特级园。蒙哈榭被认为出产着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中文译名很好听,但法语“Montrachet”意思却是“秃山”。两个村其实本名都没有“Montrachet”,只是为了增加知名度才加上了这个后缀。这两个村中一大堆与“蒙哈榭”相关的葡萄园,买酒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如果是特级园蒙哈榭,动辄四五百欧元一瓶也是稀松平常,但普通的村级蒙哈榭的话,四五十欧元不能再多了。
  原本8公顷的特级园蒙哈榭,被布里尼和莎萨涅两村平分,在布里尼的那4公顷叫“Montrachet”,而在莎萨涅的一半则叫“Le Montrachet”。另外还有一个被两村分割的特级园是巴达-蒙哈榭(B?tard-Montrachet),总面积11.87公顷,其中6.02公顷在布里尼-蒙哈榭,5.85公顷在莎萨涅-蒙哈榭。巴达-蒙哈榭东北面的特级园是碧颜福吕-巴达-蒙哈榭(Bienvenues-B?tard-Montrachet),面积3.53公顷,以前只种佳美和黑皮诺,现在大部分已改种霞多丽。面积最小的特级园是克里欧-巴达-蒙哈榭(Criots-B?tard-Montrachet),只有1.57公顷,通常被看做是巴达-蒙哈榭南部的延伸,田地小到很难让人在市面上见到这里的酒。两村中的部分产区和酒庄也出产红葡萄酒,但整体的风格较为粗犷,品质一般,远不及这里的白葡萄酒有名。
  夏布利
  霞多丽“圣地”
  “锐不可当”夏布利,是法国继香槟区后第二个加入葡萄酒产地名称保护行列的产区,这里的酒年轻时有凛冽的酸度,陈年后能展现出极为丰富、复杂的口感。
  主要品种:100%霞多丽
  总种植面积:约4800公顷
  一级园数量:1个
  特级园数量:1个
  产区星级:★★★★★
  喜欢“耍性子”的夏布利人
  很多饮家都感受过年轻夏布利近乎尖锐的酸度,但是又不可救药地爱上它轻盈的体态,垂涎它馥郁的花果香,迷恋它怪异的矿物回味。英国著名酒评人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经评价夏布利“是令他欲罢不能的产区”。其实,夏布利尖锐的何止酒酸,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同样特立独行。
  2011年7月,夏布利产区联盟称,当地酒商为BIVB的预算成本承担份额高达27%,相当于900万欧元,却“在勃艮第的全面公关活动中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场谈判,最终在夏布利赢得“永久性支配50%的社会福利捐助金,承担一部分雇员的工资和协会办公楼的维护费用,并获得两个常驻委员会的名额”后和平落幕,夏布利最终还是决定留在勃艮第。
  独特的风土
  其实最早在夏布利种植的葡萄品种是阿里高特(Alicoté),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霞多丽才逐渐成为夏布利的唯一法定种植葡萄品种。葡萄酒大师罗丝玛丽·乔治(Rosemary George MW)曾说:“夏布利是霞多丽,但不是所有霞多丽都是夏布利。”
  夏布利的土壤形成于距今超过1.5亿年的启莫里阶时期,是由石灰石板和灰色泥灰岩组成的土壤,并且带有被称作“Exogyra Virgula”的小牡蛎化石。在四季分明的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土壤的双重作用下,年轻的夏布利往往有青苹果一样的标志性酸度,还有像打火石或火药甚至钢铁一样的金属气息;随着陈年,夏布利尖锐突出的酸度逐渐变得柔和,某些地块偶尔呈现的泥土气息,也会随着岁月的打磨,慢慢转变如蜂蜜般的气息。具有优秀陈年潜力的一级园和特级园,十年的差异已是天壤之别。   葡萄园风土特征是夏布利的DNA
  葡萄园风土特征(Climat)是夏布利的DNA,是自种植葡萄以来已经被认可并精确划分的土地,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被法国国家原产地名称局认可,2015年7月也已经申遗成功。夏布利共有47个地块,其中一级园(Chablis Premier Cru)有40个地块,特级园(Chablis Grand Cru)则有7个。
  夏布利一级园分布在向南和向西的山坡上,其中包括17个主要不同的葡萄园风土特征,具有各自的土壤和朝向,带来不同的特点和风格。这些葡萄酒结构饱满,余味悠长,有的矿物质味道浓郁,年轻时较为封闭;有的则花香浓郁,充满了细腻而精致的香气。
  夏布利特级园种植于赛寒河的右岸陡坡,主要朝向南或西南,从早到晚都能接受到光照,每公顷的产量控制非常严格。它的口感明显是最浓郁和丰富的,馥郁、浓烈、丰盈、均衡。7个夏布利特级园葡萄园风土特征,各有各特色,包括:口感圆润,矿物感浓的布尔果(Bougros);优雅开朗,年轻易饮的雷普厄斯(Les Preuses);花香轻盈,口感清爽的沃歹日尔(Vaudésir);浓郁黏稠,花香和果香丰富的格内尔(Grenouilles);位于寒冷地区,矿物感浓,果香丰富,口感平衡的瓦勒米尔(Valmur);矿物感浓,口感强劲,适合陈年的克罗(Les Clos)以及酒体轻盈,花香丰富,适合陈年的布朗修(Blanchot)。
  沙隆丘大区
  金丘南边的“穷亲戚”
  这里的酒相较夜丘和博恩丘的价格上更加亲民,酒体也更加简单,适合年轻时饮用,同时这里也是勃艮第起泡酒的主要产区之一。
  葡萄品种:黑皮诺、霞多丽、佳美、阿里高特、灰皮诺、白皮诺、麦笼(Melon de Bourgogne)
  总种植面积:约2000公顷
  一级园数量:119个
  特级园数量:无
  产区星级:★★★
  沙隆丘位于勃艮第南部,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7公里,平均海拔高度为250-370米,这里的坡地不像勃艮第北部那么连续,显得比较“杂乱”一些,一段段独立的丘陵散落在森林和牧场之间,但与夜丘和博恩丘相比更加平缓和宽阔,土壤以石灰岩为主,混有沙土和黏土,部分地块还有沉积的铁质。可以说,勃艮第大区级别的葡萄酒,有相当一部分的葡萄是来自沙隆丘的。其实沙隆丘葡萄园的整体气候与夜丘和博恩丘差不太多,只是降雨量较少。
  历史上,沙隆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其在凯尔特—高卢时期发展成为重要贸易城市,然后古罗马人时期沙隆丘更是发展成为索恩河流域上下游之间葡萄酒交易的重要地点。上世纪80年代,由于酿酒技术的发展与市场进一步细分、开发,沙隆丘的葡萄酒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也开始受到更多饮家的关注,当然整体价格与勃艮第其他著名产区的葡萄酒相比还是很“平易近人”的。英国葡萄酒专家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r MW)形容沙隆丘的葡萄酒与夜丘、博恩丘相比更像是“乡下来的亲戚”,大概是因为没有“城里人’那么精贵(指价格),同时也更亲切一些(价格亲民,酒体简单适合年轻时饮用)。
  沙隆丘大区下,有5个比较主要的村庄级AOC,从北往南分别为布泽宏村(Bouzeron)、吕利村(Rully)、梅顾亥村(Mercurey)、日里夫村(Givry)以及蒙达涅村(Montagny),全大区没有一个特级园。布泽宏村总种植面积约151公顷,是勃艮第唯一一个具有阿里高特静止葡萄酒法定认证的产区,黑皮诺和霞多丽也是法定品种,但一般只被标为勃艮第大区级;吕利村约有756公顷葡萄园,白葡萄酒产量略高于红葡萄酒,同时也是勃艮第起泡酒(Créement de Bourgogne)重要的产区之一;而梅顾亥村则是沙隆丘大区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子产区,占到总产量的2/3,总种植面积650公顷,以黑皮诺为主导,红葡萄酒产量占80%;梅顾亥村的邻居日里夫村也主要出产红葡萄酒,但整体风格更加轻盈,相较之下也更适合年轻时饮用,质量平平;蒙达涅村只出产霞多丽白葡萄酒,质量不错,风格多样,颇受饮家青睐,无论是酒体清瘦、酸度活泼的“小清新”霞多丽,还是经过橡木桶陈酿,具有浓重烘烤气息,且酒体圆润饱满的“熟女”型霞多丽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蒙达涅村的一级园分布非常紧密,298公顷的总种植面积,几乎有200公顷都被列为一级园,另外,这里也出产少量的勃艮第起泡酒。
  马贡大区
  勃艮第的“新世界”
  区内的布衣-飞仙(Pouilly-Fuissé),是勃艮第仅次于夏布利的第二大AOC产区,位处南部,葡萄成熟度普遍较好,有非常浓郁的果香。
  葡萄品种:黑皮诺、佳美、霞多丽
  总种植面积:约7000公顷
  一级园:无
  特级园:无
  产区星级:★★★☆
  马贡大区位于勃艮第的最南端,长约35公里,宽约10公里,再往南就是已经从勃艮第“独立”出去的博若莱(Beaujolais)产区,越往南移海拔越高,一直延伸到中央高原地区(Massif Central),也就是法国中部庞大的高地山区。马贡大区东侧流淌的索恩河(La Sa?ne)流经于此大区的主要城市、经济中心——马贡市(M?con),并从市中心穿城而过。马贡的葡萄种植总面积约7000公顷,最主要的葡萄品种是霞多丽,整个大区也以出产白葡萄酒为主,还有少量的佳美和黑皮诺,会酿造红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但只占总产量很小的一部分,不到30%。土壤以石灰岩为主,表面上覆盖的碱性土层(Alkaline Clay)非常适宜种植霞多丽。马贡的气候还是以大陆性气候为主,但不算非常典型,还会受到一些地中海和海洋气候的影响。马贡大区的名字,来源于马贡市。从公元1世纪开始,凯尔特人和古罗马人先后统治着这里,而马贡的葡萄,最早就是凯尔特人种下的。与沙隆丘的发展轨迹相似,在古罗马时代,马贡已经发展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很重要的港口。直到13世纪才成为法国统治区域,中间经过几次内乱,在15世纪才最终被正式纳入法国国土。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每年都来马贡攀岩,也让马贡被更多媒体关注并报道。
  布衣-飞仙(Pouilly-Fuissé)集中了马贡几乎所有最好的酒庄,毫无疑问是马贡大区最著名的一个子产区,在18世纪之前都只种植佳美葡萄,之后才逐渐改种霞多丽,现在80%以上的种植面积都种的是霞多丽葡萄。布衣飞仙的总种植面积约750公顷,全部集中在飞仙(Fuissé)、萨卢特里-布衣(Solutré-Pouilly)、维尔吉松(Vergisson)、青特里(Chaintré)这4个村庄中,仅次于夏布利,是勃艮第第二大村庄级AOC,地形起伏较大,土壤以石灰质黏土为主。布衣飞仙的白葡萄酒品质很高,纯净优雅,回味无穷,是马贡区内经橡木桶陈年时间最长的白葡萄酒,而由于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度很好,果香非常浓郁,有的酒庄的出品甚至与新世界风格类似。
其他文献
希腊是酒神的流放地,是酒神精神的发源地,这个国家对酒神的崇拜无处不在。希腊人似乎游离于现代商业社会之外,带着与神同在的醉意生活。而我们则在酒神的引领下,探索希腊不为大众所知的美酒。  在古希腊的传说里,天后赫拉令宙斯的儿子狄俄尼索斯疯癫,在大地上流浪。狄俄尼索斯却在流浪中成为酒神,教人们种植葡萄,并用成熟的葡萄酿酒。他的头上戴着葡萄藤,手里持着葡萄藤缠绕的酒神杖,女人们围着他唱歌跳舞,醉汉们也笨拙
期刊
又到周末!一周辛劳的工作后,下班时分总觉得血液有股欲望在涌动,想邀三五知己好友谈天说笑,在一个好的环境,挺好的音乐,喝着好的调酒,享受一个放松愉悦的夜晚。然而现在的酒吧千千万,找到一家同时符合自己心意和胃口的酒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没有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只好通过酒吧的外表、装修和感觉一间间去试。试酒吧是有趣的事情,是发现和探索的时刻。虽然有风险:万一试错,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浪费了心情。可
期刊
自1827年玛姆兄弟在香槟区创业起,玛姆香槟就成为了全球最好的香槟之一。1875年,玛姆红带香槟诞生,该款香槟以拿破仑用来表彰卓著功勋的荣耀象征——著名的红绶带为标志。时至今日,玛姆香槟积淀了近两个世纪的香槟酿造艺术,其红绶带依然是闻名世界的品牌标志。玛姆香槟家族以其精妙卓绝的香槟酿制技艺,向世人展现了追求卓越以及尊重传统和精湛工艺的品牌态度,以及酿酒师代代相传的兼顾精致和馥郁的独特风格。  玛姆
期刊
2015葡萄酒文化之旅,我们说走就走。15天的葡萄酒文化深度体验奢华行走之旅:走访“Chanel”1/2的美酒心脏——开隆酒庄;品尝绝品干邑的100年醇香;探密法国中世纪古堡,亲临第7届“金樽奖”法国海外赛事现场;倾听深入探寻江诗丹顿手表175年的指针跳动;寻访罗曼尼康帝庄园1000年的酒色沉淀;融化在阿尔卑斯与日内瓦的湖光山色中。心动不如行动,牵我的手,我们走。  北纬45度的顶尖葡萄园  位于
期刊
对于不同的葡萄酒进口情况,国际物流会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海运;国际邮政快递;空运。每一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需要注意?读完文章你就懂了!  方式一 海运  适用情况:货量大但不那么紧急。  特点:运费便宜,量大,时间周期长,是最普遍的葡萄酒国际贸易形式。  通关:全套资料和手续。  时间:一般30-60天。  关于集装箱的装载量:  20尺集装箱总重量不
期刊
评判一个音乐人伟大与否,并不只是看他生前的成就,也要看他去世后有多少人纪念,甚至有的音乐人,在去世多年后仍然持续有“新作”出版,这应该是“余音绕梁”的最高境界了吧?  评判一个音乐人伟大与否,并不只是看他生前的成就,也要看他去世后,在纪念日(诞辰、忌日)会不会有人为他写一篇纪念、做一辑节目、编一个歌单……有的音乐人,在去世多年后,仍然持续有“新作”出版,有些是在去世前制作的“遗作”,有些是唱片公司
期刊
他们原本是佃农,得益于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变革,他们于1794年购入第一批属于自己的葡萄园。自此以后,贝尔纳家族将他们对葡萄园及葡萄酒的热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200多年来,贝尔纳家族的每代人都毫不懈怠地拓展家族葡萄酒产业,终于成为罗讷河谷葡萄酒发展的先驱。  意大利贵族建起法国城堡  宝尚古堡(Chateau Beauchene)位于法国东南部,距奥朗日镇(Orange)几公里处。该古堡由意大利贵族
期刊
对于夏布利这种特别的酒,本期我们找到一些别致的搭配方法,剑走偏锋,碰撞出来的效果可谓惊艳。  夏布利(Chablis)只用霞多丽(Chardonnay)这一个葡萄品种酿酒,但通常没有被称为霞多丽,而拥有一个专属的品名。因为夏布利的确是一种独特的酒。  夏布利酒有标志性的矿物风味,通常还有花香,以及柑橘类水果以及白肉水果气息。清冽可口,高雅纯粹,构架精致,像一个骨感美人。  夏布利的地理位置偏北,气
期刊
何为低调  在公开“三公”消费的背景下,大肆吃喝显然要收敛收敛,“低调低调”。但送礼乃人之常情,民族传统,品酒无罪,品味不贵,忠于美食与佳酿的小情怀不能断。酒与礼似乎是天生的合体,“给家人带瓶好酒,给领导送瓶佳酿,给朋友一份别有新致的普罗旺斯单宁”似乎是必须张扬的送酒哲学。如此,我们一定要送,但要合适地送。过往,我们偏向于在“送”上费尽脑汁,同时也在“送”上偏离了主题,因此也助长了各种不正之风。 
期刊
葡萄酒在《圣经》中出现频繁,也许是因为耶稣曾用葡萄酒作为他体内流出的血,让门徒饮用,这样的葡萄酒代表神圣。在《巨人传》中,大肚量出征加纳利人凯旋归来后,他和儿子高康大庆祝,以酒相送,这样的酒代表胜利;然而欢喜的葡萄酒却在《三个火枪手》中变成催命的毒药。在西方文学中,酒是快乐的来源,亦是痛苦的来源,古人送酒,送出的到底是快乐还是痛苦,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明了。  在历史上的某一天,人类偶然创造出了葡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