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同城背景下的广佛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策略

来源 :交通与运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广佛全域同城”背景下的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首先,借助广佛两市近年来的交通调查数据以及最新人群流动大数据,识别广佛间的交通需求在全域具有一体化、通勤同城化和区位差异性等特征;其次,根据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广佛间客流量级将持续增长,客流一体化特征将更加显著;最后,从区域空间协同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区域辐射力提升等角度,提出构筑一体化交通设施网络、差别化的衔接交通系统以及一体化客运枢纽体系等建议。
其他文献
换乘优惠政策被认为是能够有效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的方法,提出基于换乘优惠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特征分析方法,以了解换乘优惠条件下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特征。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乘客换乘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以实例分析城市外围轨道端点站和中心区站点换乘接驳、换乘服务范围的差异。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换乘客流更为集中,92%的轨道交通换乘常规公交客流等待时间在20 min以内;79%的常规公交换乘轨道交通乘车时间在20 min以内,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服务距离在5 km以内。城市外围站
在实际配送过程中,考虑到部分城市道路存在限制大型配送车辆通行的现状,以及运输途中车厢内物品满足后进先出等装载约束能有效提高装卸效率的特点,将车辆限行和二维装箱约束加入到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中。同时考虑到车辆的使用成本和行驶成本,以车辆总配送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车辆限行和二维装箱约束的需求可拆分车辆路径问题数学模型,设计了启发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其中模拟退火算法确定需求拆分下的车辆配送路径,且在当前最优解判断时调用BLF算法检验物品的二维装箱约束,来减少频繁调用BLF算法的时间。数值案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
为解决1种新的叫车接送问题(DARP)——灵活多车场多类型的叫车接送问题(MDHDARP-FD),建立以总行驶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由于模型非常复杂,难以直接求解,对模型进行约束线性化、变量聚合和添加有效不等式等处理。在约束线性化过程中,非线性约束被重写为等价的线性约束;在变量聚合过程中,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决策变量进行聚合,以减少变量数量;还引入了一些有效不等式来强化模型。从而获得1个解空间较小易于求解的新线性规划模型,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车辆和乘客需求进行叫车接送问题的仿真测试。算例结果
2021年6月17日至18日,为促进国内外交通运输类期刊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类期刊的国际话语权和显示度,世界交通科技期刊论坛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期刊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长安大学副校长贺拴海、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运行中心主任王大鹏以及46家期刊代表出席会议。
为探究电动自行车用户对不同城市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政策的行为响应机理,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用户的社会人口特征、出行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在不同政策下的决策,基于心理接受度等潜变量构建了多指标多因素模型,得出了潜变量的拟合值,将潜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到行为决策模型中,构成了混合选择模型来分析社会人口变量、出行特征变量和心理潜变量对电动自行车用户出行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动自行车用户的心理特征显著影响其出行决策行为,对政策接受度更高的用户会表现出更强的正面行为倾向;(2)经济因素是导致出行者继续使用超标违规
深入探究重大疫情对乘客公共交通使用行为和依赖性的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供需平衡情况。结合前景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开展重大疫情时期SP/RP出行调查,从出行行为表现维度选取3个指标并利用k-means算法标定公共交通出行群体,从7个层面筛选公共交通依赖性内外部影响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重大疫情对乘客公共交通依赖性影响模型。结果表明,个体属性、出行环境和出行特征潜变量通过改变个体心理因素间接影响乘客公共交通依赖性,反映了乘客公共交通依赖性受主客观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重大疫情下出行意向对
由于常规公交线路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量化评价公交线路资源配置与客流状况协调发展程度成为科学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布局的重要前提。考虑公交线路资源配置与客流状况协调性特征构建指标体系,针对传统DEA方法中指标及其影响效应的确定存在较为主观、难以区分有效决策单元等劣势,以结构方程模型为依托筛选有效指标并确定其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理想点的改进DEA模型获得二者间协调性差异化排序,研究了公交线路资源配置与客流状况协调性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65条公交线路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站
作为城市交通的枢纽,公共交通系统承载了大量的居民出行。自动数据采集系统收集的IC卡数据包含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进而优化公交服务。引入信息熵及熵率对居民公交出行链重复性进行量化,研究了基于量化指标分析居民公交出行规律的方法。通过出行地点状态标定,将乘客的出行链转化为离散的出行序列;利用信息熵和熵率对出行序列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出行重复性与量化指标的关系,即出行序列的信息熵越大,熵率越小,该乘客出行重复性越高,出行规律越强。基于重复性量化处理,以石家庄公交智能卡乘客出行数据
为探索国际航空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为工具,对2001—2020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1340篇航空安全领域的文章在时空分布、核心作者、共被引网络和关键词聚类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国际航空安全领域发文数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14年之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在该领域发文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但尚未发现明显的核心作者群。(2)9·11恐怖袭击事件加速了航空安全尤其是机场安检筛查的研究进展工
城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和周边地面道路常发性拥堵是实现交通排堵保畅、解决百姓出行难重大民生问题的“硬骨头”。科学筛选拥堵核心道路和节点,量化评估主动交通管理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是精准施策的重要前提。基于真实交通数据,筛选上海市中心城区“口子形”常发性拥堵区域内关键道路和节点,进行拥堵成因分析与溯源,结合周边地面道路实地调研和交通运行现状量化评估,对关键道路拥堵治理的可行性进行测评,并给出具备实施主动交通管理的策略和技术条件,可以优先实施缓堵道路区段的建议,为道路拥堵科学治理、精准施策提供方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