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矢量压缩方法研究与改进

来源 :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动态规划算法应用于矢量数据压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优化压缩方法,可以得到压缩误差最小的压缩曲线,但是会导致局部失真明显。针对该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在动态规划算法执行过程中设定阈值限制最大位移来防止局部失真,同时对A.KOLESNIKOV等提出的原动态规划算法公式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保持原算法优势的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压缩曲线局部失真问题。
其他文献
针对面向方面编程中存在的切点软化问题,提出一种可视化的切点定义方法,切点定义依据一种概念模型而不再依赖于基础程序的具体结构,实现了切点定义与基础程序的解耦,提高了切点鲁棒性。概念模型是对AspectJ切点表达式的可视化的抽象概括,通过扩展UML元模型实现,文中称之为切点模型。同时,扩展了Rational Rose,使其支持切点模型的建模,并实现了由切点模型自动生成方面框架代码。
目前,普遍采用的拼接缝消除方法主要有基于重叠影像的消除方法、小波变换法和强制改正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拼接缝两侧图像灰度均值改正比的拼接缝消除方法,计算缝两侧图像均值的平均值与原图像均值之比,进而将该比值由缝向两侧逐渐过渡,最终实现拼接缝的消除。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拼接缝消除后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尤其在灰度差值较大时,该算法比强制改正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针对包含不同程度噪声数字图像的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两种建立在房顶型模糊边缘模型基础上的平滑和边缘检测滤波器。首先用这些滤波算子以三阶递归的形式实现图像的平滑及梯度计算,再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及双阈值的边缘检测连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梯度图像均比Canny和Deriche滤波算子清晰,所得边缘图像也更加完整,检测时间也少于其他方法。
介绍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上行带宽动态分配算法(P-DBA)。P-DBA算法根据短相关业务(SRD)和自相似、长相关业务(LRD)的流量特征建立了不同的线性预测模型,并在流量变化较快时放弃预测,以减小带宽浪费;同时,在光网络单元中提出一种配合预测机制的公平调度策略。仿真表明P-DBA算法比DBAM算法在端到端延时、丢包率等方面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