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研究综述

来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运行列车引起的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问题,总结了国内外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的辐射特性、预测方法、产生机理、控制措施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主要集中于200 Hz以下的低频段,峰值一般出现在40~100 Hz;如何使用更先进的声源识别技术将桥梁结构噪声从综合噪声中分离出来,是准确分析桥梁结构噪声频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的关键;现有的桥梁结构噪声预测方法包括声学边界元法、统计能量分析等,声学边界元法的计算效率较低,统计能量分析主要用于钢桥噪声预测,发展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结构噪声预测方法是当务之急;桥梁结构噪声峰值主要与桥梁结构的中高频局部振动特性和轮轨系统输入到桥梁结构的振动能量有关,桥梁的中高频局部振动特性对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机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目前常用的桥梁结构噪声控制措施有轨道减振措施和桥梁减振措施2类,桥梁减振措施对结构噪声的控制效果一般,轨道减振措施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桥梁结构噪声辐射,但同时可能引起轮轨噪声与道床二次结构噪声的增大,建议在保证经济性的条件下,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措施,以取得最优的降噪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治疗多指手外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皮瓣移植治疗多指手外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①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为(3.0±1.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9.4±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4±1.6)分和(46.1±0.4)分,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差异显
目的:对新生儿无创通气患儿接受体位管理干预的疗效及其对心率水平值、呼吸频率水平值、SPO2水平值、三凹征发生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我科新生儿无创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253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将253例新生儿无创通气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组别是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120例)方案:仰卧体位管理策略,观察组(133例)方案:俯卧体位管理策略。分析2组干预前、干预1w后临床病情改善优良率,心率水平值、呼吸频率水平值、S P O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2例,分为参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和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各61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为6.56%,低于参照组的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1,P=0.002);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5.08%,高于参照组的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6,P=0.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2%,高于参照组的72.13%,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