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魔法与时代的传奇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征服天空的“飞行者”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航空先驱莱特兄弟驾驶自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持续可控的飞行,结束了百年来人类在航空领域缓慢且无序地探索。这一天,“飞行者”1号成功在平地起飞,在32~43千米/小时的风中完成了4次飞行,创造了飞行距离260米,留空时间59秒的奇迹。从此以后,飞机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步成为无数发明创造和应用科学的集大成者。

追赶西方长空梦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1909年9月21日,冯如在美国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1911年,他谢绝美国多方高薪聘请,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毅回国。为响应辛亥革命号召,他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事必躬亲、废寝忘食制造侦察飞机,在1912年3月,研制出中国本土的第一架飞机。
  1912年8月25日,为激发民众报国热情,他在广州参加飞行表演,但因飞机操纵系统失灵,不幸遇难。冯如,短暂的一生似流星在天河一边坠落,但他的英魂却似旭日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近代航空前行之路。

伟大飞机制造商的创办者德·哈维兰


  在飞行史上,飞机制造商德·哈维兰不可或缺,它生产了DH·82“虎蛾”、DH·98“蚊”、DH·00“吸血鬼”等诸多赫赫有名的飞机。其创始人杰弗里·德·哈维兰也是英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师、试飞员。
空難导致“彗星”黯然失色,改进后的“彗星”4已然错失先机

  德·哈维兰从小就对工程和飞行兴趣强烈,1908年他开始设计、制造推进式双翼机。1910年他在英国气球军工厂任职设计师和试飞员,自此开始他如火如荼的飞机设计及试飞事业。1920年他创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飞机制造公司,二战期间生产的“蚊式”木质军用飞机,胜任侦察、空战和轰炸等多种任务。
  二战后,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客机DH·106“彗星”1首飞成功,不幸的是,一系列事故暴露出它的致命缺陷,“彗星”1型客机在服役不满2年后停飞、废弃。其后,德·哈维兰推出了大幅改进的“彗星”4,但波音和道格拉斯彼时已引入更为先进的喷气式客机。这是德·哈维兰难以释怀的遗憾。

成就波音百年基业的奠基之礼 中国早期飞机设计师王助


  波音博物馆里陈列着有关中国早期飞机设计师王助的历史资料,这些发黄的历史片段,记录了世界航空工业的萌芽时期,一个中国人的传奇——先行者的艰辛与蹒跚,探索者的欣喜和冲动,那时候,他站在国际飞机设计制造行业的最前沿。
  波音飞机公司创立初期,王助受聘为第一任总工程师,他设计的双浮筒双翼的B
其他文献
评议区  晓枫,我可要批评你啦,太不客观了,主持人可不能这样误导读者。虽然你提到的这些国家,海军实力不算强,但也不是只有几条,还“破船”呢!就这次候选的十型武器来看,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应该说,这些候选装备都是当今闻名的装备,其中也不乏世界军贸市场上的畅销货,有的还在实战中取得过辉煌的战绩。所以套用一句话,就是“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这好像不用说吧,越南等国还没什么大型舰艇。这些装备
尽管F-35的飞行测试进度在不断加速,但F-35项目的进展仍然不能令人满意。由于项目进展和飞机在测试中体现的能力还是落后于客户的要求,因此人们都在怀疑它是否“在正确的时间能完成正确的测试”。  在2012年,F-35进行了1167次飞行,完成了9319个测试点;在当初2012年的计划中则只有988次飞行和8458个测试点。在这些飞行架次中,有926架次飞行是与3个型号F-35的飞行包线测试有关,2
沙希德·科拉杜兹工业联合体(SKDIC)    作为DIO下属的最大企业,沙希德·科拉·杜兹工业联合体(shahid KolahDooz Industrial Complex,SKDIC)已成为伊朗最重要的地面装备生产基地。它最早起源于1972年美国MBY公司援建的皇家陆军装甲车辆修理厂。按照当初美伊达成的协议,该厂模仿美国著名的莱马坦克厂蓝图兴建,工程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具备维修M60A1主战坦克
继2009年6月25日阿联酋海军首艘轻型隐身护卫舰——“拜奴纳”号在法国瑟堡船厂下水后,中东地区第2艘轻型隐身护卫舰——阿曼皇家海军“夏米赫”号,于7月22日在英国BVT水面舰队公司朴茨茅斯船厂下水,标志着阿曼海军开始步入隐身时代。首舰计划2010年初交付,随后每隔半年交付1艘,全部3艘在2011年交付完毕。  该级舰全长99米,型宽14.6米,吃水4.1米,航速25节,航程3500海里/16节,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第三代战斗机,F-14在气动和结构设计上都独具特色,外观上有一种特有的气势和美感,不仅极快地完成从设计到装备部队的过程而且拥有梦幻般的远距空战能力,再加上电影《壮志凌云》的推波助澜,使得它在军迷中拥有很高的人气,很多军迷亲切地称之为“大猫”。而这架诞生于冷战高潮之时的重型舰载战斗机,也随着冷战的结束,于2006年退役,过起了“拿退休金”的生活。之后,F/A-18已牢牢占据了美国海军
战争初期的混乱    英国加紧研制雷达之时,英德的紧张关系也日益加剧。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危机使战争的临近变得越来越明晰,“本土链”雷达的部署速度也随之加快。到1939年春,已有20个站投入使用,形成了南至朴茨茅斯附近的温特诺,北至奥尼克郡尼德巴顿的无线电波防线。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几乎就赶在战争爆发前完成。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英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宣战第二
传统的城市作战,多是交战双方的士兵在街道和建筑物内的短兵相接。但各种轻便实用、功能独特的小型无人装备犹如吹响了“集结号”,新品接踵而至,正在极大地改变城市作战的面貌。这些无人装备能够有效地完成近距离侦察、重点目标攻击、爆炸物排除、警戒巡逻以及战场保障等任务,将大大减少城市作战的伤亡,同时使城市作战呈现出“无人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征。    轻便的“机器侦察兵”    对于城市作战而言,
在现代战争中,对于停机坪上的飞机、通信设施等高价值军事目标,传统的7.62毫米狙击步枪和12.7毫米反器材步枪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20世纪90年代末,美军三军轻武器总规划(JSSAP)提出了“目标狙击武器”计划。2003年5月,美军方与巴雷特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大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用来远距离精确打击人员和高价值、高危险目标。  美国巴雷特公司此前生产的M82A1和XM107虽然堪称经典
嘉宾主持/本刊记者 王 瑾  作客专家/李 杰 刘 昕    毫无疑问,今天的武器装备大多还是对昨日的延续,单就为变化所继续抵抗的传统或背景,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与它们在1960年代、1940年代乃至1920年代的一样强大,但有些变化的确值得探讨、争辩,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在于卸下考据的重担,倡导仔细考察那些迹象背后更深更广的内容。  “争 鸣”空间的落地归结于北京西山脚下“四王府”的一次圈中好友
AA-4“天鹰”  入选理由:A-4是二战后美国海军生产最多、应用时间最长、出口数量也多的轻型舰载攻击机,共生产了26个型别2 966架,现在仍是巴西"圣保罗"号航母主战飞机。    BAV-8B  入选理由:AV-8B装备国家多,曾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当时它布置在距离科威特海岸不足100千米的战舰上,是美军最接近敌防线的攻击机,一共出动了3 380架次,4 083飞行小时,一直保持90%的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