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健康素养66条”,偏偏忘了最重要的一条:尊重医者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涉及健康素养的知识、理念、技能里面,尊重医生理应放在第一条。因为绝大部分的健康指导信息,都是医生们从多年的医疗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的,这是根本。如果社会缺少一种尊医的氛围,那就是忘本。不懂得感恩的社会,后患无穷。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2015年版健康素养66条,力图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使公众具备甄别权威健康信息的能力。新闻发言人介绍,健康素养66条涵盖了健康的理念、健康的知识和基本的健康技能。
  100个国人,只有不到10个人具备健康素养,所以,作为最权威的机构,国家卫计委发布这种公民健康素养指南正当其时。但通读完这66条内容后,我认为,它独缺尊重医者这一条,是为一大遗憾。
  这个版本的基本知识理念技能,绝大多数属于医生健康宣教的内容。就好比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医生这个专业群体的参与、教育、指导、甄别谬误,普通公众想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将是缘木求鱼。可是卫计委唯独把最重要的一条给遗忘了。
  为什么现在要出台国民健康素养66条?一点很清楚,是为了帮助公众甄别健康信息的可靠性。可是,单单一页纸,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国民的健康素养又怎么会低到10%都不到?
  在所有涉及健康素养的知识、理念、技能里面,尊重医生理应放到第一条。因为绝大部分的健康指导信息,都是医生们从多年的医疗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的,这是根本。如果社会缺少一种尊医的氛围,那就是忘本。不懂得感恩的社会,后患无穷。
  可在当下,对医生的不尊重已经渐成一个社会问题。在猴年的春节里,从初一到初五,国内连续发生五起暴力袭医事件。这种“春节开启伤医模式”,不仅仅是整个行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为什么当下这个社会,培养出那么多对抗医生专业意见的“顽固”病人,造成冲突不断,甚至对医生暴力相向?尊重医生这一种基本健康素养的缺席,恰恰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因。
  太多医患纠纷和冲突、错误的健康理念、盲目的“健康行为”,都源自就医者不信任医生,没有尊重就不会产生信任。
  社会常识告诉我们,交通素养会强调尊重交警,教育素养会强调尊重教师,军队素养会强调尊重军人。但唯独在提高健康素养这件事情上,管理者现在忘记了最基础的一条——整个社会要尊重医生。“尊重医者”是最重要的健康素养,理应不缺席。
  这种情不自禁的本能反应和常识欠缺折射出——在当下,一种尊重医者的社会氛围是多么的稀罕!一切都是长年忽视医生的结果,更糟糕的是,这种忽视是自上而下的。
  来源:医脉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