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不同入路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的预后情况及复发影响因素探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年轻早期(ⅠA1~ⅠB1期)宫颈癌患者行不同入路广泛性宫颈切除术(RT)的预后情况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行RT年轻(<40岁)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两组:行腹式RT(ART)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39例(ART组),阴式RT(VRT)加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43例(VRT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和生育情况,对影响复发的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及多因素Cox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淋巴结切除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宫颈切除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VRT组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宫旁组织切除宽度均明显小于ART组[(282.7±201.0) ml比(429.4±320.8) ml、(2.42±0.51) cm比(2.98±0.11) cm、(2.39±0.37) cm比(2.82±0.2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复发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无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是影响到早期宫颈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48,95% CI0.077~0.882,P=0.032).结论 对于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RT是可行的,VRT略优于ART,但术后妊娠结局需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肿瘤直径是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复发重要且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袖状切除联合断端一期吻合术治疗颈段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因不同病因所致颈段良性气管狭窄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管狭窄长度为2.2~4.2 cm.颈段气管狭窄的严重程度:Ⅱ级6例,Ⅲ级11例,Ⅳ级5例.22例患者术后全部顺利拔管,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单侧肺不张合并胸腔积液1例,皮下气肿伴切口感染1例,轻度吞咽疼痛及吞咽困难3例
目的 探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联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在给予诺和灵30R的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联合营养干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妊娠晚期和产后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组)及312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同时测定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99、附睾蛋白(HE)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的优势,以降低临床诊断漏诊率,提高准确率.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卵巢癌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诊断为良性卵巢疾病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A125、CA199、HE4、CEA四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阳性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CA125、CA199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奥硝唑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盆腔包块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60/64)比82.81%(53
目的 调查本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28例疑似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的支原体培养结果,并对支原体感染患者行药敏试验(林可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结果 428例患者中支原体感染206例,阳性率为48.1%(206/428).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118例,人型支原体(Mh)感染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