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是什么时候吹起来的?说不清。某天早晨,出门,迎面风来,少了冰凉,多了暖意。那风,似温柔的手掌,带了体温,抚在脸上,软软的。抚得人的心,很痒,恨不得生出藤蔓,向着远方,蔓延开去,长叶,开花。
春风来了。
春风暖。
一切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米粒般的绿。是蔷薇。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多。啁啾出一派明媚。自从严禁打鸟,城里来了不少鸟,麻雀自不必说,成群结队的。我还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绒绒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小小的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自鸣得意得不行。
卖花的出来了,拖着一拖车的“春天”。红的,白的,紫的,晃花人的眼。是瓜叶菊,是杜鹃,是三叶草。路人围过去,挑挑拣拣。很快,一人手里一盆“春天”,欢欢喜喜。
也见一个男人,弯了腰,认认真真地在挑花。挑了一盆红的,再挑一盆紫的,放到他的车篓里。刚性里,多了许多温柔,惹人喜欢。想他,该是个重义的好人吧,对家人好,对朋友好,对这个世界好。
桥头,那些挑夫——我曾在寒风中看到他们,瑟缩着身子,脸上挂着愁苦,等着顾客前来。他们身旁放一副担子,还有铁锹等工具,专门帮人家挑黄沙,挑水泥,或者,清理垃圾。这会儿,他们都敞着怀,歇在桥头,一任春风往怀里钻,脸上笑眯眯的。他们身后,一排柳,翠绿。
看到柳,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极形象。但我以为,太犀利了,明晃晃的一把剪刀,“咔嚓”一下,什么就断了,与春风的温柔与体贴,离得太远。
还是喜欢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面,用了一个“绿”字,仿佛带了颜色的手掌,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诗经》中有《采绿》篇章:“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说的是盼夫不归的女子,在春风里,心不在焉地采着一种叫绿的植物,采了半天,还握不到一把。我感兴趣的是,那种植物,它居然叫绿。春风一吹,花就开了,花色深绿。这种植物的汁液,可作染料。我想,若是春风也作染料,它的主打色,应该是绿吧。
而在乡下,春风更像一个聪慧的丹青高手,泼墨挥毫,大气磅礴。一笔下去,麦子绿了。再一笔下去,菜花黄了,成波成浪。
我的父母亲呢?春风里,他们脱下厚重的棉袄,换上轻便的衣裳。他们走过一片麦田,走过一片菜花地,衣袖上,沾着麦子的绿,菜花的黄。他们不看菜花,他们不以为菜花有什么看头,因为,他们日日与它相见,早已融入彼此的生命里,浑然一体。他们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们说,天气暖起来了,该丢棉花种子了。春播秋收,是他们一生中,为之奋斗不懈的事。
(选自 《盐城晚报》 2008年3月20日)
【习题】
1.通读全文,说说“春风暖”中的“暖”应如何理解?
2.加着重号的句子“一切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3.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并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作简要的分析。
4.(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作者分别是谁?并请分别默写这两首诗。
(2)你同意作者关于“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这里的“暖”首先是春风的特征——“少了冰凉,多了暖意”;其次也表现了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让人心生明媚的温馨景象;再次,作者感受到春风的温煦和春天里“一切生命”的可爱,心头总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表现了她对春天、对生活的无比热爱。2.总起下文,分析略。3.多用节奏感很强的短句;对具体句子的赏析略4.(1)贺知章、王安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江苏射阳 陈玉中 设计)
春风来了。
春风暖。
一切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人家院墙上,安睡了一冬的枝枝条条,开始醒过来,身上爬满米粒般的绿。是蔷薇。那些绿,见风长,春风再一吹,全都饱满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是满墙的绿意婆娑。
路边树上的鸟,多。啁啾出一派明媚。自从严禁打鸟,城里来了不少鸟,麻雀自不必说,成群结队的。我还看见一只野鹦鹉,站在绿绒绒的枝头,朝着春风,昂着它小小的脑袋,一会儿变换一种腔调,唱歌。自鸣得意得不行。
卖花的出来了,拖着一拖车的“春天”。红的,白的,紫的,晃花人的眼。是瓜叶菊,是杜鹃,是三叶草。路人围过去,挑挑拣拣。很快,一人手里一盆“春天”,欢欢喜喜。
也见一个男人,弯了腰,认认真真地在挑花。挑了一盆红的,再挑一盆紫的,放到他的车篓里。刚性里,多了许多温柔,惹人喜欢。想他,该是个重义的好人吧,对家人好,对朋友好,对这个世界好。
桥头,那些挑夫——我曾在寒风中看到他们,瑟缩着身子,脸上挂着愁苦,等着顾客前来。他们身旁放一副担子,还有铁锹等工具,专门帮人家挑黄沙,挑水泥,或者,清理垃圾。这会儿,他们都敞着怀,歇在桥头,一任春风往怀里钻,脸上笑眯眯的。他们身后,一排柳,翠绿。
看到柳,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剪刀,极形象。但我以为,太犀利了,明晃晃的一把剪刀,“咔嚓”一下,什么就断了,与春风的温柔与体贴,离得太远。
还是喜欢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面,用了一个“绿”字,仿佛带了颜色的手掌,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诗经》中有《采绿》篇章:“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说的是盼夫不归的女子,在春风里,心不在焉地采着一种叫绿的植物,采了半天,还握不到一把。我感兴趣的是,那种植物,它居然叫绿。春风一吹,花就开了,花色深绿。这种植物的汁液,可作染料。我想,若是春风也作染料,它的主打色,应该是绿吧。
而在乡下,春风更像一个聪慧的丹青高手,泼墨挥毫,大气磅礴。一笔下去,麦子绿了。再一笔下去,菜花黄了,成波成浪。
我的父母亲呢?春风里,他们脱下厚重的棉袄,换上轻便的衣裳。他们走过一片麦田,走过一片菜花地,衣袖上,沾着麦子的绿,菜花的黄。他们不看菜花,他们不以为菜花有什么看头,因为,他们日日与它相见,早已融入彼此的生命里,浑然一体。他们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们说,天气暖起来了,该丢棉花种子了。春播秋收,是他们一生中,为之奋斗不懈的事。
(选自 《盐城晚报》 2008年3月20日)
【习题】
1.通读全文,说说“春风暖”中的“暖”应如何理解?
2.加着重号的句子“一切生命,都被春风抚得微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3.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并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作简要的分析。
4.(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作者分别是谁?并请分别默写这两首诗。
(2)你同意作者关于“二月春风似剪刀”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这里的“暖”首先是春风的特征——“少了冰凉,多了暖意”;其次也表现了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让人心生明媚的温馨景象;再次,作者感受到春风的温煦和春天里“一切生命”的可爱,心头总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表现了她对春天、对生活的无比热爱。2.总起下文,分析略。3.多用节奏感很强的短句;对具体句子的赏析略4.(1)贺知章、王安石;《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江苏射阳 陈玉中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