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转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应答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携带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TERT)基因蕈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转染树突状细胞(DC)后诱发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电镜观察培养6 d DC的细胞表型及形态,Ad-mTERT重组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DC,Western blot检测mTERT融合蛋白表达;用负载mTERT的DC刺激同型淋巴细胞,免疫磁珠分选CD8+T细胞做为效应细胞,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及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作为靶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干扰索(IFN)-γ分泌量和释放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数,51C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细胞表型及形态观察证实小鼠骨髓来源的DC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AdmTERT转染DC后能正确表达mTERT融合蛋白,用AdmTERT转染DC致敏的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208.6μg/L)和分泌IFN-γ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341/106脾细胞)都高于Ad-GFP转染的DC组(14.2μg/L,33/106脾细胞)和单纯DC组(12.1μg/L,19/106脾细胞,P<0.05).AdmTERT修饰DC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胞在效靶比为90:1时,对H22细胞的杀伤率(54.2%)明显高于AdGFP致敏组(8.2%)和未致敏DC组(4.5%,P<0.05),而对CT26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结论AdmTERT修饰的DC体外能够诱导出针对mTERT抗原特异性的CTL效应,可特异性杀伤mTERT阳性的肝癌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小干扰RNA联合顺铂(DDP)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HIF-1α小干扰RNA,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分为4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用DDP处理,C组用小干扰RNA处理,D组用小干扰RNA和DDP协同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
肌源性干细胞(M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中胚层起源的多能干细胞.我们通过测定干细胞抗原-1(Sca-1)在不同月龄组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阴茎海绵体中是否存在肌源性干细胞。
期刊
目的 观察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雷帕霉素在诱导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者、受者,建立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前术后未给予任何免疫干预措施;雷帕霉素组术后第0天至第6天给予雷帕霉素灌胃;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将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于术前第7天经尾静脉输注给受者;联合组将供者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GF(终质量浓度20、100、500μg/L),于8、24、48、72 h四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EGF 3组HSC-T6细胞c-jun基因表达水平在8 h(1.46±0.16、2.12±
目的 观察冷冻联合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前列腺癌前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其对肺转移瘤的影响.方法复制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单纯冷冻组)、B组(冷冻联合GM-CSF组)、C组(GM-CSF组)、D组(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肿瘤体积、肺转移瘤发生率.分离脾脏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试验检测分泌肿瘤特异性干扰素
前臂剧烈创伤致尺桡骨纵向分离常伴有急性骨间膜(IOM)损伤,由于X片检查无法显示骨间膜,因而漏诊较多,而漏诊的结果是桡骨上移,下尺桡关节脱位导致腕关节疼痛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1]。
期刊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电导钙激活性钾通道蛋白(IKCa)表达的影响以及意义.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选择25只用于制作糖尿病动物模型,剩余10只用于空白对照.造模成功后饲养8周,注射阿朴吗啡(APO),观察大鼠阴茎勃起,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KCa mRNA和蛋白在大鼠海绵体的表达.结果 DM组大鼠阴茎勃起和IKCa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a-L-岩藻糖苷酶(AFU)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80例 HCC根治术后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AFP、GGT、AFU检测结果及随访资料,对比分析AFP、GGT、AFU与转移复发及1年无瘤生存率(DES)的关系.结果 80例肝癌患者术后AFP、GGT、AFU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DGF(终质量浓度8、40、200 μg/L),于8、24、48、72h4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PDGF 3组HSC-T细胞c-jun基因表达水平在8 h(1.71±0.20、
目的 在保证取出的胸腺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的成年大鼠完全去胸腺模型.方法 150~300 g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用手术聚光灯经大鼠颈前透照下,采用改良的2 ml甥料注射器自制的楔形气管插管套管,经口直视下行大鼠无创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支持呼吸下,开胸×10倍显微镜下摘除完整2叶胸腺.术中观察去除两叶胸腺是否完整,术后观察大鼠成活率,并随机选取9只大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3周内T细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