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总质量的估测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二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具有巨大的引力,吸引着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千米的大气层.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
  地球大气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五千三百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质量的90%聚集在离地表15千米高度以下的大气层内,99.9%在48千米以内.2000千米高度以上,大气极其稀薄,逐渐向星际空间过渡,无明显上界.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千米左右.
  大气层的质量真的大约是这么大吗?我们可以怎样来估测大气的总质量呢?
  有同学提出由密度公式m=ρV,知道了空气密度和大气体积,不就可以计算出大气的总质量了吗?不过也有困惑: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小,而且不是均匀变化,所以在初中阶段同学们利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大气的总质量显然是不行的.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简便的估测大气总质量的方法,不过话还得从1640年10月的一天说起.
  这一天,在离佛罗伦萨集市广场不远的一口井旁,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进行抽水泵实验.他把软管的一端放到井水中,然后把软管挂在离井壁三米高的木头横梁上,另一端则连接到手动的抽水泵上.抽水泵由伽利略的两个助手拿着,其中一个就是有着远大志向的科学家托里拆利.
  托里拆利和另一个助手摇动抽水泵的木质把手,软管内的空气慢慢被抽出,水在软管内慢慢上升.抽水泵把软管吸得像扁平的饮料吸管,这时不论他们怎样用力摇动把手,水离井中水面的高度都不会超过9.7米,每次实验都是这样.
  伽利略提出:水柱的重力以某种方式使水回到那个高度.
  1643年,托里拆利又开始研究抽水机的奥妙.根据伽利略的理论,密度大的液体也能达到同样的临界重力,高度要低得多.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5倍,因此,水银柱的高度不会超过水柱高度的1/13.5,即大约30英寸,约合76cm.
  托里拆利把6英尺长的玻璃管装上水银,用软木塞塞住开口端.他把玻璃管颠倒过来,把带有木塞的一端放进装有水银的盆子中.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拔掉木塞后,水银从玻璃管流进盆子中,但并不是全部水银都流出来,如图1所示.
  托里拆利测量了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与他料想的一样,水银柱的高度是76cm.然而,他仍在怀疑这一奥秘的原因与水银柱上面的真空有关.
  
  
  第二天,风雨交加,雨点敲打着窗子,为了研究水银上面的真空,托里拆利一遍遍地做实验.可是,这一天水银柱只上升到73.5cm的高度.
  托里拆利困惑不解,他希望水银柱上升到昨天实验时的高度.两个实验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雨点不停地敲打着玻璃,他陷入沉思之中.
  一个革命性的新想法在托里拆利的脑海中闪现.两次实验是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进行的,空气也是有重力的,对处于空气中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力.抽水泵奥秘的真相不在于液体重力和它上面的真空,而在于周围大气的压力.
  托里拆利意识到:大气由于空气的重力能对盆子中的水银施加压力,这种力量把水银压进了玻璃管中.玻璃管中水银的重力与大气向盆子中水银施加的压力应该是完全相等的.
  大气压力改变时,它向盆子中施加的压力就会增大或减少,这样就会导致玻璃管中水银柱升高或下降.天气变化必然引起大气压力的变化.
  于是托里拆利不仅发现了大气压力,还找到了测量和研究大气压强的方法.
  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大气压强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如图2所示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力.
  如果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的大气压p都为1个标准大气压,而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已知的,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4×106m.那么问题的求解思路就出来了:由地球表面积S和大气压p求出空气所受的总重力G,由总重力G再求出质量m.
  
  
  求解过程:地球的表面积S=4πR2①
  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
  由压强公式p0=■②
  又由公式F=G=mg③
  把①③代入②并整理m=■.
  把g=10N/kg、R=6.4×106m、p0=1.01×105Pa代入上式得m=5×1018kg.
  答:地球大气的总质量约为5×1018kg,约合5000万亿吨.
  通过阅读上面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可知物理知识是由一系列物理概念和规律构成的,而规律又总是反映着一些概念间的一定联系,解物理题时必须选用适当的规律,方程(公式),从而明确思维的目的和思路,像“估算地球大气层的空气质量”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对重力、压力、压强、大气压及p=F/S、F=G等这一系列的概念和公式不清楚.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大费周折,而毫无结果.
  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弄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可以多读一些物理学史,了解物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探究过程,这对帮助我们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培养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探寻高效的解题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2014年以来,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所以导致某些地区的商品房库存变大且消化慢,一些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商品房销售困难、资金周转缓慢和开发建设停滞等问题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对教学方法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微课这一载体来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从目前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运
对于液体压强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要能够清晰地确定液体深度——h.  法国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帕斯卡对于液体压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仅跟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与液体的多少没有关系,“一段细长的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强,可以大大超过一盆水对盆底的压强.”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人们的普遍怀疑.1648年,他公开表演了一个精彩的实验(图1):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
人们在回顾真空科学发展史时,常常误认为1643年托里拆利的压强实验和1650年葛利克发明抽气机是对真空这一现象的最早发现,其实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在冶铁技术中即采用了风箱鼓风法,那时称风箱为“鞲鞴”.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一书说“鞲鞴”是“虏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利用真空吸气原理的有记载的描述.而欧洲到16世纪才发明这种设备.中国晋朝炼丹家和医生葛洪(公元218~3l6年)在《肘后备急方》中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城中村改造、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名义开工建设小产权房的现象。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小产权房具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交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2.图1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
索马里附近海域素有世界航运生命线之称,同时也是海盗活动最猖獗的区域,被国际海事局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为了保证中国商船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安全,自2008年12月26日起,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穿行4400多海里,横跨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开展护航任务.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如图1)形式,而不是采用“并排”护航,同学们,你知道其中所蕴含的物理道理吗?      要想弄清
随着教育改革的范围逐渐扩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大部分农村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加.受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逐渐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