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农村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信息技术的特点来说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设心理辅导网站、创设自由空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这两个问题而进行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拓展 问题
  众所周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为:活动、体验、感悟、分享,这几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据调查,农村高中有60%以上都属于留守学生,再加上农村高中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又受制于生源素质与教学资源,被迫一切向高考看齐,老师拼命的教,学生被拼命的学,直接导致了单调而枯燥的心理健康课以及“心理咨询室”的实际效果令人堪忧。因此,这种效率低下、效果不显的方式亟待解决。
  而随着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及瞬息万变的时代性的新兴学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成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带来极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
  1.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瑞士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强调内驱力就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美国的戴维·麦克运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个体追求着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通过方法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在心理教育工作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习有收获,我们务必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内驱力,必须使学生有成功感,即必须激发并维持其成就动机。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含有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更好的发展。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网站
  在校园网中建立一个学生心理辅导网站,进行人际交往、情绪疏导、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教学或辅导;指导学生利用网站,进行自我心理测试,学习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还可以在“悄悄话”栏目中,得到老师一对一地交流、指导和帮助。这样彼此并不见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心理辅导教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在论坛或者博客上发表一些案例或者引人深思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访问、讨论,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在资料的浏览中受到教育启发。还可以运用QQ等建立讨论群,和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3.运用网络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空间
  每个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都希望能拥一个自由的空间,能让自己的心灵无拘无绊、天马行空,而他们有着天生的创造力和灵性,他们自由思想的潜能更应该被启发,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思维推理和思维判断能力更应被发展。我们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创设一个自由空间,展现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让其畅所欲言,引领其进入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及自我探究,让其在客观情境下自由思考,逐渐将合理的思维法则内化于心,以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主动“为自己思考”。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积累素材,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合作研究,这些都可以大大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5.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多运用电脑技术制作美观大方的宣传资料,多运用远程教育的各种便利,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鼓励师生运用心理论坛、网上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加强联系、沟通、交流,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三、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要关注,长期的人机交流替代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但虚拟环境营造了平等、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其民主意识和展现真实的自我又是十分有利的。因而,有效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合理地运用虚拟环境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避免其负面影响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路海东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2000.
  [2]邵瑞珍等. 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 1983.
  [3]赵承福. 学生心理学. 2002.
  [4]陈晓英. 现代教育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研究 探究过程    高中物理贯穿新教材的主线是:情景——探究——应用,其核心为“探究”。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学习。  新教材首先要求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教学
时态逻辑模型检测是自动验证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模型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具体地,就是扩充或者修改模型检测的时态逻辑,使之能够刻画多agents系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推行素质教育。因此, 广大教师要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了解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英语教师而言, 将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挂钩也显得尤其重要。     一、 素质教育的定义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智力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人格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对中学英语教
<正>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近十年有完整资料记录的共3561例,其中不包括各种创伤所致的鼻出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摘 要】本文首先根据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两种现状,提出“问题阅读”的教学模式,然后对该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问题阅读 问题意识 主体意识 探究阅读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基本的阅读方法、读者的生活积累和文化背景、文本的内容结构等都可能影响阅读的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一套高度概括又能涵盖阅读基本要素,既便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又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阅读模式。  一、针对两种现
学校图书馆是普通高中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要求学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原来较单纯的提
农村中等职校毕业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要队伍,是城镇建设的生力军和各条战线劳动岗位的补充者,因此,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品质才能完成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如何培养高素质
We describe a novel technique for sentinel lymph node mapping and biopsy of a primary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in the medial portion of the external auditor
利用2002年至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从行业、区域及企业数量三个方面人手并运用聚类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再采用验证吉布莱特定律的企业成长方程,并在其中设置集群企业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少年儿童人格成长问题的主要成因。从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设施和社会教育机构的职能出发,论述了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培养少年儿童学习兴趣、审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