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技术资源,提高语文阅读素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育技术手段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教育技术手段以其形象、直观、交互等功能优势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络等课程资源优势,优化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阅读素养。
  关键词:整合 教育技术 提高 教学目标 阅读素养
  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从大的角度来说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读书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初期的初中生来说,阅读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很多初中生阅读能力较差,阅读技巧有待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整合教育技术资源,科学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定能达到很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积极、宽松、愉悦的环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和特点,利用插图、视频播放等方式设置情景,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主阅读。
  例如,在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指导课《海底两万里》的教学时,我借用多媒体手段播放音乐,同时展示一幅幅海底世界的美丽画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热情高涨。借机,我播放鹦鹉螺号在海底航行时的视频画面,学生渴望了解神奇的海底世界,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这样设置情境,大大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阅读兴趣。
  二、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一个人从教师那儿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课外阅读而获得。初中语文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通过阅读,在主动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很多家长的手机都开通了上网功能,尤其是智能机的问世,使手机上网就在弹指一挥间,学生可以便捷地查询相关信息,也可以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比如,学生可以在新浪读书网、腾讯读书网、初中生作文网等很多优秀的网站阅读优质图书资源,丰富自己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感悟能力,积淀阅读素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课外活动,积淀阅读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使学生长久保持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大阅读”理念的落实,除了能有利于保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外,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积淀阅读素养。
  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事先安排了阅读《三国演义》这一任务,并过一段时间组织一次阅读交流指导课,课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讲英雄故事,说出自己最崇拜的英雄人物,并说出喜欢他的理由,或把所喜欢的人物的简介、描写、性格特点、英雄事例等写出来,填在“三国人物我评说”的课外活动卡上,以表格形式完成。活动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分不同层次水平,学生乐于参加。课上,学生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一下“三国人物我评说”的活动方案卡片,边展示边解读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交流中也能互相帮助,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四、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节,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学贵有疑”“学而不思则罔”,这些都是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思考。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行问题设置,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例如,在进行《愚公移山》的教学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我利用大屏幕提示给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提高感悟能力。这时,课本阅读已远远满足不了学习的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阅读,课下利用家里的网络平台,进行课外阅读,查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课堂形式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中心目的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拥有一定写作水平。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建立了“习作小屋”博客,并及时上传优秀的文章,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浏览博文,并可以把写得好文章推荐到博客里,每位学生阅读后要提出修改意见或者感悟。学生通过这个网络平台的交流与沟通,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欣赏奠定基础,提高了阅读实践技能。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必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保证,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叶春侠.整合图书资源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养[T].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海拔分别为10m,2260m及4300m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
湖剧,作为浙北地区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曲调清新,表演文雅细腻,具有深厚的湖州历史文化底蕴。但因诸多因素困扰,湖剧难掩式微之势,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以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保
现代建构主义学说提出: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构建者,只有经过学生思考与探究所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用。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了这一学说,针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英语是一门语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不是外界的强行灌输,而是内在的主动参与。在英语教学中践行生本教学理念,更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精髓,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
大庆处在经济和城市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着重分析了大庆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石油产业创新发展乏力、结构调整存在较大压力、外援机制尚未更好建立等。提出了解决问题
该文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及其聚集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调查北京市25~74岁人群13117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各组分与糖尿病(DM)的相关性。结果:在848例T2DM患
高血压病人的轻度肾功能障碍(MRD)是一个常被忽视的情况。MRD通常伴有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与致残率。MRD是否伴有肾血管阻力异常还不清楚。方法:291名未治疗高血压病人用肌酐清除
目的了解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的资料。结果11例患者表现为持续
大学是很多人的人生重要阶段,大学的学习及生活质量直接影响今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大学生学习难、社交难、兼职难这三类现实问题,研发了"良
1、1990年7月25日,IMS第四届研讨会(大阪)上发言2、1998年7月8日,在全国首届旋律学研讨会分组讨论会上发言。
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农民身体在叙事与意识形态层面都表征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部经典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身体呈现,除了希望对这一段电影历史有一个客观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