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初中英语兴趣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兴趣英语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唯我独尊,远离学生的教学态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利,效果不佳。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英语,学好英语的基础。
  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情感,学生才会喜欢老师讲的课以及老师讲的道理。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怀有成见,存在抵触情绪,那么无论教师讲得多精彩,也很难吸引学生。因此,要想使学生对老师讲的课感兴趣,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从感情上接近他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学生,而且在思想、生活上更要体贴地照顾他们。并且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去体会一下做老师的感受,教师也体会一下做学生的感受,这样师生间加强相互理解,遇到问题时就会很容易沟通。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信念,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好习惯的形成需要过程,尤其对于初中生要有耐心,要能够容忍他们犯错误,并且及时给予纠正,不让错误滋生蔓延。当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激情,投入极大的热情,对英语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如在英语课堂提问时,对回答正确学生教师要多使用“good”“very good”等肯定性的语言称赞学生;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则用“I’m sure…”“It doesn’t matter”等宽容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尽可能让全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自我价值,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共享浓烈的成就感。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本身,教师讲,学生听、记,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接受状态,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去思维和解决问题,真正地体会课堂思维带给自身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各个层次的潜能,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地予以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再思考,同学再补充,并对共性难题采取重点讲解与总结。这样既加强了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自主探索的好习惯,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触类旁通。
  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语言实践机会。课外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自由地学习和锻炼。
  课堂教学中提到的英语游戏,也是课外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游戏的形式不胜枚举,只要老师多动脑筋,或者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编出一些实用有趣的游戏是很有意义的。此外,开展英语竞赛,举行英语晚会,英语诗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讲座,开辟英语角,出英语墙报等,都是英语课外活动的很好形式。
  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学习外语,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只有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多渠道地传递信息,才易于识记、再生和运用,而且不易忘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照本宣科,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尽量扩大知识面。将课本实质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尽量让学生产生共鸣。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西方文化一般都怀有浓厚的兴趣,适当地引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常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利用情景和没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直接、具体、生动形象地获得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对初中教学内容进行情景没计,除了利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使之服务于教学。英语是一个长期学习和平时积累的过程,充分利用课堂外资源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办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初中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在轻松的课外活动中学习英语知识。
  总之,兴趣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兴趣是学习之母”。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英语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言语技能课,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引领学生走进、感悟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近生活才会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平凡生活之美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品味生活才能感悟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根据所学课文
有一个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一到正式比赛中,他就失误连连,让自己失望,让看好自己的人大跌眼镜。后来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一到竞技场上就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竞技场上,选手之间的较量不单纯是实力水平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一到比赛的时候就紧张,那么选手
图示法的优点是能化繁为简、一目了然,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图示法可以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概念变成让学生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教材中众多的历史知识简约、系统、直观地
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会给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条件等带来促进作用。如果不加选择地、不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而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会给承接地带来产业系统性退出的巨大损失
在地理教学中,应刻意追求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的融合统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相关的地理知识经验,以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
把情感渗透到中学课堂教学中去,注重师生情感的建立和沟通,主动关心学生,屯暇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经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力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乐于教,寓乐于学,从而会大面积提
高考考的不仅是学习,还有心理,好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心理调整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遭遇了“高原现象”、“舌尖现象”、“克拉克现象”和“木桶效应”,你该怎么办呢?  高原现象  有些同学在复习阶段感到许多知识看上去似乎都会,但动手解题时却束手无策:不少同学在复习迎考初期,考分较高,复习一段时期后成绩没有进步,便认为自己
篆书是古代较早出现的一种书体。从广义上来说,我们把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缪篆等,都称作篆书;就狭义而言,主要是指大篆和小篆。大篆与小篆相对称而言。一般认为,大篆是通行于春
一、创新教育关键是教师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正如马卡连柯所指出的:“我们教师正面临着一项最光荣、最艰巨的任务:在教师身上承担着全国的希望,这就是说,我们要为共产主义培养人才,在我们的肩膀上要成长起一代新人来……”现在的学生将成为新的技术革命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
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学生的扩招,使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现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入手,阐述职业院校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