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心灵教育策略浅议幼儿心灵教育策略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对于幼儿阶段来讲,如何有效提升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心灵教育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心灵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心生命;心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心生命教育理念:求真、向善、崇美

“心生命”教育注重幼儿精神世界的发展,强调在幼儿纯洁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其教育理念为:求真、向善、崇美。 “求真”是指探究真实的生活。一方面,真实的生活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土壤。陶行知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基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理解并探索周围的事物,滋养心生命。另一方面,探究真实的生活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途径。幼儿“心生命”教育强调幼儿的深度学习,对真实的生活的探究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幼儿基于理解有效进行学习迁移,促进心生命成长。 “向善”指的是追求至善的品质。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指出:“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至善的品质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关键。“人之初,性本善”。“心生命”教育通过唤醒幼儿至善至美的心灵,引导幼儿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给予周围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幼儿做一个团结友爱的孩子,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引导幼儿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

二、心生命教育环境:自然、安全、和谐

(一)自然的活动环境

幼儿天生亲近自然,是天生的自然观察者,自然的活动环境会让幼儿感到舒适与愉快,从而促进“心生命”的发展。然而美国作家查德·勒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即幼儿与大自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尤其对自然的感知力差。

1.  自然的室内环境。自然的室内环境有利于幼儿感知自然,感到舒适与愉悦,从而促进幼儿心灵成长。天然的建筑材料和自然的光线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植物的组成部分作为活动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然。华德福幼儿园不仅通过布置体现自然特色的季节桌来使整个教室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在农园教室里,幼儿在园艺老师的带领下将农园收获的有机蔬果加工成果酱,将树枝、树叶、干花、松果做成装饰品,到处充满自然的气息。

2.  自然的户外环境。户外是幼儿接触大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重要场所。第一,创设种植园地。幼儿在种植园地种植瓜果蔬菜,从播种到开花再到结果,每一个过程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劳动的快乐,帮助幼儿感知生命、感悟成长、感恩自然,触动其心灵成长。日本藤幼儿园会让幼儿种植洋葱,当幼儿看到自己种植的菜苗茁壮成长时,会直观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当幼儿剥开洋葱表皮时,会直观感知洋葱粗糙的表皮与细腻的内芯之间的区别并引发思考;当幼儿吃到洋葱时,会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并更加珍惜食物。在此过程中,幼儿用心灵去真实感受生命的成长与成熟,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第二,养育小动物。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照顾动物、与动物建立良好关系理解父母和老师对其的关爱和照顾,并学会关心和照顾周围的人。第三,使用自然的材料。幼儿园户外环境应当以草地和树木为主,秋千和滑梯都应该以木头为材料,使幼儿的心灵沐浴在自然的环境中。一进入英国伦敦的诺斯福利特幼儿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木门、木栅栏、木椅、木亭、木花坛,处处充满自然的气息,幼儿通过感知自然而净化心灵。

(二)安全的活动空间

安全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心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幼儿脆弱的生理和敏感的心理要求创设安全的活动空间。

1.  安全的物質环境,幼儿“心生命”的发展要以“身生命”的安全为基础。一方面,创设安全的室内活动空间。利用低矮的储物架和地毯创设出开放且易于出入的空间,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创设安全的户外活动空间。与室内空间相比,户外空间可控性较小,发生事故的几率更大,安全问题是户外活动空间的重中之重。创设安全的户外空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种植安全的植物。幼儿园不能种植有毒、有刺的植物,树木的枯枝要及时清理,以免幼儿受到伤害。第二,选择适于幼儿的年龄和身材的户外活动器材并定期检查与维护,所有物质设施都要优先考虑其安全性。第三,加强教师的监督,保证活动空间内幼儿的安全。

2.  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安全的心理环境。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在幼年期就得到安全感,变得坚强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威胁,仍旧能保持安全感和坚强的性格”。教师应当给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幼儿的心灵感受到温暖与安全。

(三)和谐的活动氛围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展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加影响。学前儿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作为幼儿发展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幼儿园内和谐的活动氛围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创设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生命”成长。

1.  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和谐的师幼关系核心要素是爱,这份爱“可以唤醒幼儿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使幼儿的心灵沐浴在爱的氛围中,并在爱的氛围中学会爱。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人性化管理是构建和谐同事关系的关键,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理解、关心幼儿教师,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2.  营造和谐的幼儿园文化。和谐的幼儿园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幼儿“心生命”发展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整洁有序的活动空间、赏心悦目的环境创设、和谐统一的自然环境,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给幼儿以舒适、愉悦、美好的享受,滋养着幼儿纯洁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谢雪梅,追随心灵创设游戏环境[J].教育家,2021-10-22

[2]杨俊,迟开的花朵 心灵的对话[J].家庭生活指南,2021-08-11

[3]徐海鹰、陈亦杨,“悦读”引领成长 文化浸润心灵[J].华人时刊(校长),2021-09-15

其他文献
本论文描述了多入多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多种信道估计方法,主要集中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S)准则的时域和频域信道估计。为保证不同发送天线上导频的正交性,本文引出交错导频和重叠导频两种导频设计方案,并把LS信道估计分为四种方法:交错导频频域,交错导频时域,重叠导频时域,重叠导频频域。研究了这四种方法的估计公式,约束条件,MSE性能界,最优导频设计以及计算复杂度,并进行了列表比较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其具备相应的智能,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幼儿园中开展快乐足球活动,旨在以开展趣味足球、团队足球的方式,来有效启发幼儿的智力,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从而助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本文以幼儿教育为切入点,针对如何开展快乐足球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关键词:幼儿;快乐足球;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足球运动作为一项极具游戏特性的运动,对于开发幼儿身体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学生走入创设的情景,是走向高质量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设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一、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品读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来体会“我”的性情、微妙的情绪以及独特的感悟是散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篇”中字、词、句的含义,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中心主题的把握,从而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
期刊
摘要:伴随着初中数学新课标的实施,一线教师开启了如火如荼的改革策略,结合这些策略,虽然看起来非常人性化,但我认为教师最好的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初中数学课堂要教会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一直以来,后进生学习的提升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后进生参与深度学习:趣味导入,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享交流;积极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迎难而上,引导学生知难而进。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引导;让学习真正发生;后进生引导中图分
期刊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提高,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小学英语一直是主要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门重要的科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英语教师必须做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教学环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德育的熏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来感染学生,深度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关键词:德育;小学英语;渗透;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习惯、性格、品
期刊
摘要:对学生来说最好的习惯养成阶段是在小学时期,所以目前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要进行各类文化课程的学习之外,相关老师还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育和引导。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导者,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对于集体来说,班主任更是作为班级的中心骨干,因此提高班级的管理制度与班主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将会从如何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有效措施来进行阐述。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引言: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与负责人,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教育
期刊
喷涂式轻质砂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多层绿色节能建筑形式,不仅具有传统两侧覆板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自重轻、施工快速方便等优点,而且简化了建筑体系的构造形式,显著改善了建筑的保温、隔音、防火以及抗冲击等性能,避免了敲击墙面出现的空鼓感,解决了墙面吊挂受限的问题,提高了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十分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以这种新型结构体系中的喷涂式轻质砂
摘要:教材插图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实例,探讨了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插图,在对话板块教学中充实语境、拓展语境,让学生在完整连贯的语境中感知与运用语言,达成有效交际。关键词:插图;语境;对话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一、前言教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教育部,2012)。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对话都配有相应的图片,且蕴含丰富的情景。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如
期刊
摘要:在小学基础学科教学中,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只有小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和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升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采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的策略,以此来更好地为学生思维创新提供有效助力。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更加注重对学
期刊
疼痛场景或信息作为一种威胁性信号,对他人疼痛的评估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疼痛共情作为一种典型的共情反应,是指个体对他人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前人在关于疼痛共情的研究中,很少有研究将疼痛共情与负性情绪联系在一起,研究疼痛共情与哪种负性情绪联系更为紧密。另外,对关于阈下疼痛场景加工与负性情绪和注意偏向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避免攻击行为,为他们的心理辅导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