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金猫:连续37年无亏损,是偶然更是必然!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rob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中寻机开启不同的发展历程
  “危机”两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既包含着危险、苦难,也蕴含着机会和新生。“危机”处理得当,就会迎来新的发展拐点。
  重庆金猫的发展转机开始于1981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将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的前身全部淹没,厂区的生产设备全部被冲毁,工厂被迫停产。这对于长期经营管理不善、70年代末期就已经走向崩溃边缘的这家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说起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的企业名叫重庆南岸红星纺织配件厂,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纺织机配件,员工只有五、六十人。起初,这家企业隶属于重庆纺织工业公司,后来为了解决该地区纺织器材严重短缺的问题,被纺织工业部确定为西南地区专业生产纺织器材的定点企业,企业也由此更名为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期间,企业先后试生产出钢丝圈、棉织钢筘、钢丝综等金属器材产品。但由于当时的生产设备破烂陈旧,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只能小批量生产,钢丝圈年产销量不足10万盒。
  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一度成为重庆市纺织工业局的老大难企业,这场洪水又激化了这种矛盾。为了尽快解决这些刻不容缓的问题,上级先后任命的几任厂长都没有得到工人理解、配合,上任没多久,就因为实在没法继续工作下去,而离开了。一切似乎都是冥冥注定,1982年2月重庆市纺织工业局派出3人工作组,其中包括时任重庆一家纺机厂工会主席的杨崇明,对陷入全面停顿的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进行了重建与新一轮整顿。
  人生的平静可能会被不经意间的一个意外打破,进而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轨迹。杨崇明没有想到,本是上级委派的一个临时工作,本来准备是完成任务就回原来单位继续工作,却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期发展,成为了改变他人生的一个拐点。


  半年后,杨崇明留在了企业,开始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并结合抗洪救灾工作,进行了第一次“技改”,将过去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厂房一扫而光,理顺了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开始了大工业化的生产进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企业的产品品種、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1983年,所有的努力、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重庆纺织金属器材厂慢慢开始起死回生,钢丝圈、钢筘、钢丝综产品也开始成功销往全国,2200盒钢丝圈首次走出国门,实现了出口。让杨崇明更没想到的是,从此,企业便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赢利模式,连续30多年没有再出现过亏损。
  破解难题持续技改撬动大市场
  产品生产出来了,但由于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远离国内纺织产业集群市场,企业又遇到无法像其他纺织器材企业一样做“家门口”生意的难题。在接下来的近40年时间里,公司又不断遇坎,不断爬坡,但杨崇明没有退缩,以重庆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乐观豁达的性格、多元兼容发展的理念,在与30多家钢丝圈生产企业的竞争中不断“攻城拔寨”,实现了企业的维持、发展,乃至壮大。
  或许重庆金猫的成功有着许多的偶然性,但众多偶然的重复就一定会形成一个必然的规律。事实上,重庆金猫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从危机中走出来的。从处理百年一遇的洪水,到企业迎来新的转机;从远离市场中心,到客户“舍近求远”只对“金猫“独钟,每一次跨越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中的《货值列传》,道出了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的事实。或许是经历太多的沟沟坎坎,杨崇明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要求员工,对客户,尤其是那些“舍近求远”的客户一定要心怀感激,一定要用高质量产品回报这些客户的厚爱。
  如何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他从1983年企业转亏为盈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一条——技改,之后,公司便紧紧抓住技术改造这一“强身健体”的法宝,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技术改造征程。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品类、不断加大技改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猫牌”钢丝圈在行业中迅速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
  杨崇明回忆,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公司陆续投入1700多万元,从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引进剑杆织机钢筘生产技术及设备,购进国内12条针布生产线,自制改造部分钢丝圈生产设备,从而提高了企业多品种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1985年末,企业在当时年销售收入不足300万元的情况下,企业从银行贷款182万元,耗费35万美元外汇,从西德斯伯拉克公司、日本高山公司引进钢筘制造技术和设备,在国内较早地生产出剑杆织机用钢筘,扩大了产品品种,提高了产品质量,填补了西南地区的空白,做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开发的剑杆织机钢筘、丝织钢筘相继通过新产品鉴定,其中剑杆织机钢筘获重庆市新产品百花奖三等奖。
  1989年起的三年间,企业对钢丝圈生产技术和装备,从制片、成型到热处理等生产设备,进行了第一次提质、增量、扩能的较全面改造,从而提升了钢丝圈产品质量,产销量突破了年产15万盒大关。钢丝圈产品获“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企业也被评定为“四川省先进企业”。
  1993年,企业再次投入300多万元,从德国引进了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喷气织机钢筘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适应和满足了当时国内纺织行业无梭织机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在此后的四五年中,钢筘成了企业的主打产品,支撑着企业的业务重心。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金猫进入到了年销售收入每年以两百多万元递增的状态。
  1994年,企业兼并了重庆纺织弹簧厂,增加了纺织用弹簧产品的生产,企业更名为重庆纺织金属器材总厂。
  1995年之后的十年中,跟随市场变化,企业持续进行产品结构大调整:撤销了高能耗的拉丝车间建制,生产用钢丝全部外购,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道路;砍掉了部分活力不足的业务,将技改和精力集中在了钢丝圈产品的产能扩张上,年产销量迅速突破20万盒大关,位居国内前列。   2001年,企业改制成立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公司确立中高端市场定位的目标,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2年2月,猫牌纺纱钢丝圈获重庆知名产品称号。
  2005年,金猫钢丝圈年产销量突破30万盒大关,继续位居国内前列。
  2007年,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对企业进行整体改造,搬迁到经济开发区。借助搬迁机会,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工装备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开始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亲密伙伴加盟改变钢领钢丝圈分离生产的历史
  2011年,对于重庆金猫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年,重庆润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加盟重庆金猫,实现了钢领、钢丝圈的配套研发、生产和销售,结束了这对“亲密伙伴”各自为战的状态,改变了钢领钢丝圈分離生产的历史,为产品技术提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完成整合后的重庆金猫公司,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将瞄准世界顶级品牌作为赶超目标,以适应和满足棉纺企业高支、高速、短走熟、高耐磨、长寿命产品为主攻方向,依托钢丝圈钢领研发中心“打造中国最好的钢丝圈钢领”。“打造金猫棉纺高铁”、“哪里有纺织,哪里就有金猫”的金猫梦想也由此开始提出。2012年,钢丝圈年产销量突破50万盒大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开启了重庆金猫开辟钢丝圈“帝国”的新征程。


  2015年,公司开始实施“年产30万盒高精密钢丝圈/400万只高精密钢领”国家发改委技改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对钢丝圈、钢领的加工设备再一次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对产品进行了持续精加工升级、材料升级、表面处理升级。同时,公司还在行业内率先采用新型高精度轧机一步法制片,自主研发制造出钢丝圈高精度数控成型机床,采用新型罩式退火炉和引进瑞士P80电炉对钢丝圈进行热处理,第一次颠覆传统落后的抛光工艺,实现了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的流程再造。
  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上,重庆金猫凭借“高精密钢丝圈钢领产品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奖项被称作是纺织行业的最高奖,而重庆金猫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从事器材生产获得该奖项一等奖的企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引领行业发展的典范。
  在此期间,公司在原有BS(蓝宝石)钢丝圈的基础上,又研发出TP (黄晶)钢丝圈、RF(黑金)钢丝圈等众多新产品,以及BCd、2.5Wd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钢丝圈,GHJ高耐磨精密钢领、JD MHg高精密钢领、D CHg精密钢领,精密喷气筘片等产品,长期出口到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美国、韩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并成为国内中高端企业替代进口的首选。
  在设备改造和技术引进当中,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感悟。为吸收消化引进技术,企业从两个方面作足了文章——一方面公司不断招收、吸引大批大中专生甚至硕士研究生加入企业,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了包括王可平、周世华、盛亚林、赵仁兵、吴锡波这样的业内专家,像龚元彬这样的“全国技术能手”,肖华这样的“中国纺织大工匠”;另一方面,企业还走出去利用、整合社会力量,与大专院校、研究所联姻,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参与新产品研制,先后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大连轻工学院、陕西纺织研究所等多家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地开展了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用优厚的条件和真诚的合作态度,将不少专家、能人巧匠请进来,攻克了生产环节出现的大量技术难题。目前重庆金猫的19000转/分钟的钢丝圈已经在业内几家纺织企业试用成功,金猫钢丝圈替代国际进口中高端产品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听到这个消息,杨崇明更加坚信了自己走技术创新的想法。他谈道,今后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为魂,顾客如天”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弘扬“永不满足,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按照《金猫2025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力争2025年前实现大部分替代进口,以赶超国际一流先进水平为目标,不管产业如何发展变化,产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对行业不离不弃的初心不会改变,会为最终实现“哪里有纺织,哪里就有金猫”的梦想而一直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2020年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与镇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政银战略合作协议,59个项目清单、180亿元项目签单,为推动镇江“产业强市”送上了“大礼包”。镇江市分行紧抓合
今年是品牌力求变革的一年,为寻得新的流量增长,大量品牌主加速入局线上营销,线上发布会、线上秀场、虚拟代言人等应势而生。  GLORIA歌莉娅在环球之旅的43站发布了《大人的童书》第三季,别出心裁地用线上艺术展呈现了不一样的“时尚大片”。  为大人写童书,初心与时尚不分年龄  为什么会发起《大人的童书》这一项目?歌莉娅向我们介绍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净土,为‘大人们’书写童书,与内心的孩子对话,唤
以煤为原料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燃料热量的有效利用问题,这也是制约造气煤耗高低的关键之一。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是造气生产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造成
研究了高岭土界面亚铁吸附与邻硝基苯酚(2-nitrophenol,2-NP)还原转化的交互作用。考察了反应pH值、界面吸附铁密度、反应温度(T)对2-NP的还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态Fe(Ⅱ)为
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36家品牌服装企业集中参展2020时尚深圳展,打造“赣州时尚馆”,成为时尚展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时尚展开幕式上,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新民致推介辞,李新民向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嘉宾介绍了近年来赣州市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合作成果,从政策、区位、人力、配套、服务等方面推介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上午10点,1170平方米、13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