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好奇心方法举隅与考量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小学教育的危机是现有教学方法和模式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对于这样的危机,拯救的策略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唯有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初中学生,处于小学与高中的衔接阶段,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当中,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保持好奇心,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尤其重要。对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冲破应试的束缚,率先开展阅读教学创新。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童年的朋友》为例,试图说明初中语文课堂中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思路与策略,并作一理性的考量。
  一、语文教学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
  倘若一个中医给眼下的语文教育号脉,就会发现中小学语文课堂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大的弊病。是的,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语文教育的危机就在于扼杀了青少年天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久前浏览凤凰网《教育专访》节目,其中“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创始人张萌博士感叹说:“中国青年与国外青年最大的不同是好奇心和创造力。”言下之意就是说中国青年相对外国而言缺乏好奇心与创造力。若要追究语文课堂的原因,则应看到现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沉疴——课堂还在泯灭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意识。
  本来,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方面,语文课程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综合性,使它成为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使它成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倡导“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像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可事实上,由于应试桎梏的重压,语文课在四面楚歌中委实难以独善其身。然而劈风斩浪,语文教师忍辱负重也罢,迂阔执著也罢,在课堂教学这块自留地,您不想有自己的守望吗?
  二、语文课激发学生好奇心举隅
  以下,笔者以七年级(下)《童年的朋友》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利用语文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呵护学生的创造意识。
  1以好奇心导入课堂情境
  在课堂教学之初,先播放谭咏麟所唱歌曲《朋友》,配以影像“两肋插刀”、“患难与共”,然后教师深情地叙述:“生活中的朋友,年龄差距不大,一起欢喜,一起悲伤,彼此分担不分我和你,你为了我、我为了你,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你手。可是,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作者与眼中的朋友——他的外祖母年龄相差太大了。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这里有什么奥秘吗?请打开课本,自主探究”。
  2以好奇心赏析人物形象
  小说写外祖母的头发多、密、长而黑厚,“她用一只手从地上把头发兜起来提着,挺费劲地把稀疏的木梳齿儿梳进厚厚的发绺里,用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教师问:外祖母的头发多、密、长而黑厚,说明她身体体征怎么样?(身体很健康)又问:外祖母头发长,年轻时夸耀它是马鬃,现在老了诅咒它,为什么不把它剪掉?是真的诅咒吗?(留长发是爱美,“诅咒”诙谐语,实为仍然喜爱)再问:你能找出三处描写外祖母眼睛的句子,并分析她的性格特征吗?(第一处流露对生活艰难的抱怨;第二、三两处表现热爱生活、乐观、坚毅的性格,都是从阿廖沙角度观察)最后,品读末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的含义。
  3以好奇心探讨作品主题
  引导学生再度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编者为选文所加的标题“童年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意义。这样做无非是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之深入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在诵读中观照自我,进而领会内涵:外祖母和“我”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友情,她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自己内心什么话儿都能与她交流。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带到光明的地方,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她的宽容、慈爱、开朗、乐观、坚毅的性格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足以应付任何艰难困苦。所以“我”才把外祖母当做自己的朋友,也因为这样,外祖母给“我”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我”对她充满了无比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三、羊上树引发的思考
  语文课堂需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创造思维的要素,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与素养,我们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创新的希望。
  学生的好奇心十分珍贵,教者在语文课堂上只能保护与激发。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华书局,2013.)此话耐人寻味,说明好奇心乃儿童与生俱来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磨且无法逆转。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与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也是个体寻求智慧的动力,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近来翻阅《南国都市报》,被短文《羊上树》所吸引。文中作者小时候在吕梁山喂牛,老牛欺生,不吃筐里的草料,他爹要他想法子,给牛正经地嚼草料。这时,远处有一只山羊正在上树。爹指着羊上树说:“虽然在树下也可以很轻易地吃到树叶,但山羊却要爬上树去,而且尽量上得高高的,伸长脖子,翘起蹄子,去吃树枝远处的叶子。这是为甚?就是因为它觉得经过最大努力得到的树叶才更加好吃!”作者看着羊上树,听了爹的话受到启发,把草料筐挂到了墙上,牛勉强够得着的高度。奇迹出现了,牛对挂在墙上筐中的草突然发生了兴趣,昂起头,伸长脖子,兴致勃勃地探找,津津有味地吞食好不容易用舌头卷到口中的草。于是,作者悟出:羊上树是为了寻找它自己的追求和所爱;把草料筐子挂起来,就会使牛产生一种征服的欲念。(武地《羊上树》,《南国都市报》,2012831.)
  羊上树现象和上述语文课实例,能引起我们教学者多角度的考量。第一,学生原生态的好奇心,切不可妄施扼杀,须倍加珍惜与呵护;第二,当课堂上学生没有兴趣时,教师应设法创设情景、把握时机,诱导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第三,激发学生好奇心毕竟要讲究策略与艺术,宜从教学目标切入,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于愤悱之际助攻,浇灌出创造性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界牌初级中学(212300)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以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正好满足了建筑产品的市场价格要求。在我国实施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重大变革后,不仅让整个行业与国际接轨,
为迎接建党89周年,“七一”前夕,长白山联社党委组织全辖党员捐款,并带领优秀党员代表对全辖一线党员和困难老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体现了党组织对一线党员和困难老党员的关心和爱护。   慰问期间,党委对全辖党员送上诚挚的节日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对他们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求全辖党员要始终坚持站在时代的前列,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加强学习,注重实践,致力平时,把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于富集的资源,那么在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解决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这一对矛盾?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本文对当前金华地区水稻两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两害(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原因和主要的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为当地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指导。
2010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节日活动丰富多彩,组织接待安全有序,游客市民参与广泛热烈,节日氛围喜庆祥和,各项工作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
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规例的断缝(断板)是道路工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重点从施工角度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希望对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
桦甸市农发行以抓案防促发展为目的,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全体员工结合自身业务和职责,认真学习有关要求及内控与案防制度,努力学懂弄
万克文的朋友向记者推荐:“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很实在。”万克文在电话里爽快地答应受访。   一文不名的打工仔变身身家百万的老板,会有什么传奇呢?带着疑问走近高个子万克文,记者发现他捧出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勤奋与坚韧的故事。   初闯武汉家庭厨房发现新商机   1997年10月,宜昌青年万克文来汉打工,以推销清洁用品为生。32岁的他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创业。    他此时仅有的财产是他业余攒下的几
通过对组卷方法的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设计并建立了组卷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实现了智能组卷系统。
为了贯彻落实省联社“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提高涉枪人员对枪械知识、实弹射击的操作水平及对突发事件的防爆、防抢实战能力,保证农村信用社财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6月9日,东辽联社组织全辖信用社护卫队员及新录用大学生在东辽县渭津镇驻军靶场举办了枪械知识、实弹射击演练。   为确保实弹射击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规范化要求,联社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