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波龙矿床发育3期花岗闪长斑岩,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是波龙矿床的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波龙矿床3期斑岩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3期斑岩在119~120Ma集中侵位。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的(87Sr/86Sr)i值分别为0.70562~0.70711和0.70567~0.70850,εNd(t)分别为-4.0~-3.1和-8.0~-2.4,εHf(t)值分别变化于2.5~6.9和3.3~6.9之间,表明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起源于新生的下地壳;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但其具有较高εNd(t)值(-0.7~-0.2)和εHf(t)值(1.3~12.2),可能表明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起源于下地壳,但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波龙斑岩铜金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末期,其成岩-成矿可能与洋壳俯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