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麻醉期应激反应及其调控分析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围麻醉期间发生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以及代谢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外科疾病的转归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目前怎样控制好患者在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情况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截止目前对其的处理方式仍不健全。
  关键词:应激反应围麻醉期调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15-01
  应激反应主要是指机体在受到外界等强烈刺激之后,所发生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丘脑下部一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1]。主要的刺激因素为: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以及手术的操作。但是,麻醉是能够对这些应激反应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所以,在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麻醉药和麻醉的方式等对应激反应的调节和控制做以下详细综述。
  1应激反应所发生的病理生理
  目前,发生应激反应的机体还是很清楚[2]。但是造成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器官功能和免疫以及代谢改变的主要因素为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特别是由于应激激素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以及心肌收缩性能的变化。会使得冠脉血流发生明显性的减少,进而对患者的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2调控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
  机体的生存基础为全身适应性反应,对于良性的刺激作用主要有可控制应激反应和短暂的应激反应[3]。但是,对于严重和持久性以及难控制的躯体和心理异常应激,会使得患者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手术刺激和麻醉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是一直存在。虽然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要比麻醉大很多,但是,要想减少手术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则非常困难。所以,只有从麻醉方面着手,可以对麻醉的技巧和麻醉的方式进行改善。主要的措施有:对麻醉药的剂量和搭配进行调节。
  2.1麻醉前管理和应激。在手术中后手术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然而,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也常常会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4]。有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择期腹内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一些状态性的焦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程度以及血压会在住院时明显的升高。这时,可以对患者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患者的情况会得到好转。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探视和合理的选择麻醉药物。这样有利于患者焦虑的消除,同时对心肌缺血和内分泌疾病患者有很好的作用[5]。
  2.2麻醉方法和应激。全凭静脉麻醉和单纯吸入麻醉并不能减轻围术期应激激素的分泌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其控制血压升高的作用被认为与加深麻醉所致的心肌抑制有关[6]。所以只是加大患者吸入的麻醉药浓度以及静脉麻醉药物的剂量,对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还会加重对心肌缺血患者的危险。采用曲咪芬和异氛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将患者的血压情况控制住,但是不能患者应激激素的分泌。所以血管扩张药物以及吸入麻醉药对应激反应的控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在围手术期间,对应激反应的主要刺激因素为损伤部位所传入的刺激。经过实验证明,将神经切除之后,能够有效的阻止因损伤引起的应激激素变化。同时脊髓发生损伤的患者,其的应激反应也会出现减弱[7]。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阻滞交感神经核副交感神经的传入纤维,进而使得体循环的阻力和外周血管扩张情况下降。使得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得到减少[8]。在患者的上胸进行硬膜外阻滞,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区的局部心肌血流[9]。同时还能够将患者的心肌氧供需平衡进行改善,降低了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10]。
  2.3麻醉药和应激。大多数静脉或吸入麻醉药本身并不能减少围术期应激激素的分泌,但麻醉性镇痛药似乎能弥补它们的不足[11]。已证明内源性阿片系统除调节伤害性感受外,还参与控制垂体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释放和活动,参与调控心血管和胃肠道功能、情感及食欲等[12]。麻醉性镇痛药即是通过激活阿片受体而产生上述作用[13]。我们的研究表明,芬太尼6.0ug/kg能明显减弱全麻气管内擂管所致的心血管应激反应,15~20ug/kg能抑制上腹部手术所引起的件EP、皮质醇、乳酸及血糖的升高[14]。但是,芬太尼用作心血管手术的主要麻醉药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的调控则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往往需与强效的吸入麻醉药互补才能填补芬太尼的“封顶效应”[15]。因此,说明芬太尼的抗应激反应能力与伤害性传入刺激的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结论
  总而言之,患者在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是根据不同的人而变化。对其的控制措施有多种,但是对于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分析。只有采用正确的方式,正确的认识和对待问题,才能给将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控制好,使得患者能够处于最佳的耐受状态。
  参考文献
  [1]曹亚,鲁卫华,柳兆芳,鲁美静.布托啡诺、哌替啶与曲马多治疗围麻醉期病人寒战的效果[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1):1276-1278
  [2]张德志.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02):205-206
  [3]疏树华,方才,柴小青,潘建辉,周玲,侯冠峰,音樱,杨佳.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02):170-172
  [4]曹袁媛,顾尔伟.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期液体治疗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04):545-547
  [5]黄晓蓉.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5):2562-2563
  [6]杨南.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J].中外医疗,2011,(27):76
  [7]夏晓东,郑吉卫,朱琼,尹泓,夏瑞,吴芳.吸入不同麻醉剂对上腹部手术支气管哮喘患者围麻醉期呼吸动力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0):108-109
  [8]郝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管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24):87
  [9]王希芝.70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术的围麻醉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3):126-127
  [10]宫艳玲.无痛人流术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17例病因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02):25
  [11]韦景校.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围麻醉期处理[J].当代医学,2012,(14):101-102
  [12]李娜.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354-355
  [13]李丽莉.心理护理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27):105-106+108
  [14]张同军,孙学飞,靳红绪,王福朝,王志斌,王忠义,刘学峰.围麻醉期负压性肺水肿误漏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01):49-51
  [15]阳兴,黄漫,卓兆麒.七氟醚吸入麻醉下开胸手术患者围麻醉期体温的变化[J].中外医疗,2010,(11):102-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预防疫苗接种是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传染病疫苗的接种工作是基层免疫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做好社区预防接种的有效管理是保证基层区域传染病病发率控制在安全可控范围内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疫苗管理中的落实制度、人员编制、疫苗接种以及家长沟通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提出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疫苗质量管理机制、器材管理机制以及做好双方沟通是提高疫苗预防接种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预防
期刊
【摘要】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是指无甲状腺疾病,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症,本次收集的病例主要包括ESS中低T3、低T4及低T3、T4综合征。本文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以各种疾病收住院的老年病人中,6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的冠心病恶性事件发病率,与60例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组冠心病患者恶性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其结论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虽本身无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自愿无偿献血者ALT升高和非病理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参与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ALT升高730例资料,调查患者的非病理影响因素,并且对此进行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ALT升高主要涉及的非病理危险因素有年龄、饮酒、睡眠、药物、剧烈运动等。结论:为了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在献血中要避免ALT升高的非病理因素,从而提升献血治疗,降低血站的成本。 
期刊
【摘要】目的:对病发肺炎的早产儿展开致病因素探究。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本院后出生并患有肺炎的早产儿72例为评估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探讨入选病例的各种致病因素,并抽选同期出生的健康早产儿54例为对比组,综合评析两组早产儿有关因素的比对差异性。结果:经多元评估得出,实验组72例肺炎早产儿在体温低、胎膜早破、深部排痰、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方面与对比组54例健康早产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
期刊
【关键词】危重患者;血标本;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81-02  血液标本的临床检验对疾病的诊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的偏差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对疾病的正确判断与治疗。临床将无法进行检测或检测后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标本统称为不合格标本。据统计,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率达9.4%[1]。现就影响危重患者血标本采集
期刊
摘要:目的:使用射频治疗仪治疗患有鼻出血、鼻窦炎、慢性鼻炎、毛细血管瘤、会厌囊肿、咽喉炎、耳部假性囊肿以及头颈部皮肤赘生物疾病的患者60例。  方法:针对不同疾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均行表层麻醉或者局部麻醉,门诊行术。  结果:术后观察3~6个月,治疗结果的有效率高达100%,所有患者接受治疗1~3次,治疗一次的患者28例,治疗两次的患者25例,治疗三次的患者为7例,没有发现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月舒蜜茶是否对痛经小鼠模型子宫有保护作用。  方法:雌性未孕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月舒蜜茶高、中、低和阳性药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己烯雌酚9天,第10天起,各组灌胃给药,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6天。末次给药40min后,腹腔注射缩宫素0.05U/只,30min后断颈处死,迅速剥取子宫组织匀浆,测定其子宫NO和Ca2+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Treg)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  方法:运用是流式细胞术对68例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的检测。其中25例是早中期肺癌患者,其余43例为晚期肺癌患者。  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肺癌患者的CD3+、CD4+、NK细胞均明显下降,Treg细胞明显升高,而CD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对于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方位配合治疗。  结果与结论:需要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结核病的预防工作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患病率。  关键词:结核病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肿瘤混合试剂进行相关性能的验证,判断混合的试剂能否可应用于日常检验工作。  方法:依据NCCLS颁布的EP15-A文件即《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实验-批准指南》对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肿瘤混合试剂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的核实实验,同时用新试剂与混合试剂分别检测5份血清标本的AFP、CEA、CA199、CA153、CA1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