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的选择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小雨,声声淅沥,余正忆及《上书房》之种种片段,忽有所思,遂撰此文……
  
  (一)
  
  “四阿哥觉得自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吗?”师问。
  “如果皇上钦定选线,我是当仁不让。”生答。
  “君子坦荡荡,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当我听到这两句答语不紧不慢。落落大方地从一个阿哥的嘴里说出来时,我的第一反应自然就是晕厥,第二反应便是佩服、激动。编剧很有想象力嘛!如果当年的乾隆说过这些话,最后的下场恐怕是中国的历史要改写了。第三反应:遗憾、自怨自艾。我恐怕是一辈子都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了!
  我好不容易克服了“数学考试恐惧症”,却又陷入了“小题不对,大题不会”的境界。转攻文学吧,原本应该声情并茂的朗诵我却屡造笑场,被老赵“赞曰”:“支离破碎的情感!”关于音乐,连我的死党都不得不承认:“听LL唱歌是一种享受,听怡唱歌是一种折磨!”所以即使我每天哼唱十遍“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恐怕也会被当成最容易扼杀脑细胞的“夜半歌声”!
  而每当Mr.苏以严肃的姿势拍拍黑板,示意我们注意这是一道中考题时,我便会马上摆出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态,然后笔在纸上游走,当一回“中考的奴隶”。
  
  (二)
  
  “古来帝王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无情的,无情地留在了史册中,一种是有情的,有情地活在了诗词中。你是要做有情的还是无情的?”
  “我既要做留在史册上的人,也要做一个有情的人。”
  小向说,我都不要做。
  老四说,我都要做。
  我说,我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课堂内外》有个作者说过: “中国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学会了虚伪,学会了圆滑处世……”所以像老四那样太过直白、太过执拗的孩子注定不受欢迎。
  而我们充其量不过是跟在“80后”后面转悠的不懂事的小孩。
  我们会看一些无聊的韩流小说。会为《仙剑》的剧情说三道四,我们更会在教室里传播“无风的浪”里浮起来的八卦。
  然后便是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程和一些有关“中考保送”的话题。
  语文老师说这叫“充实”。
  可我们不懂,很多人也不懂。
  不过“减负”是没辙的,我们只好期盼暂时熬过这三年岁月,飞到另一个城市另一片广阔的天地。因为我们相信,北国的雪,江南的雪都为我们而准备着。
  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嗯……我们准备好了吗?只能说“在努力”。
  收起“湘妃泪”,我们不是湘妃,抬头向前——寻找仁者的天空!
其他文献
阿卡,女,13岁,长得很显眼,总是在一群如花似玉的少女中脱颖而出。其特殊原因在于她超凡脱俗的体形和形象。惹人注目的女生一般都处在体形和形象的极端,骨感而漂亮或是丰满且丑陋,而可悲的阿卡就属于后者。  在别人眼中,阿卡决不会是一鸣惊人的人物。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入校以来第一次运动会的开始才发生改变。阿卡他们班是实验班,在这里呆的人,智商都是他辈无法企及的,同时他们的体质也是他辈不敢恭维的。运动会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