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39名中老年人血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与中老年人血压状况的相关性,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139名广东地区中老年人进行血压检测,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体制分类,分别统计高血压人群和血压正常人群在各类型体质中的分布比例,用SPSS 20.0做非参数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样本139例,其中高血压60人,血压正常79人。高血压组与正常组的体质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ig值由低到高排名前3位的是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结论: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与中老年人的高血压形成有较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体质 老年人 广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2-0047-03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lood pressure
  and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139 elderly in Guangdong
  ZHU Keying, SHI Jingyu, LIU Yajie, FU Jieying
  (Clinical College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Rehabilit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China)
  中医学的理论是在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高血压作为一种影响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中医学以及中医体质学说从人的整体观念去分析老年人的血压状况,能从宏观上认识中老年人群中某一类型体质与血压的相关性,得出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易患体质,结合中医体质学对中老年人血压问题进行早期预防、调理和治疗,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主要来源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广东梅州市社区和广东东莞市社区居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样本。纳入标准:①年龄>50岁;②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内脏疾病及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具有清醒的意识及判断能力;③近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④知情同意,本人自愿。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50岁;②意识不清楚,无法完成体质测试者;③精神病患者;④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内脏疾病患者;⑤患有肿瘤等其它病情较重的患者;⑥近两周有服用各种类型降压药。符合条件的对象共139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71人,年龄在50?93岁,平均年龄(65±5.2)岁。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籍贯、职业、经济情况和既往史等。
  1.2.2 中医体质测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1]中的自测量表,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校学生担任调查员,发放量139表,回收率100.00%。
  1.2.3 血压测量
  参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要求,采用经计量部门批准和校准的腕式电子血压计,于每天上午8?10时测量血压,每次测量血压至少2次,取平均值,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1.3 评价标准
  1.3.1 中医体质分型及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类标准,共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计分方法计算各亚量表的得分,对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
  1.3.2 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2010)》[2]的诊断标准,非同日两次BP≥140/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
  1.4 统计方法
  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与初步统计;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 20.0进行处理,对两类正常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的体质进行非参数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
  139名中老年人中,诊断为高血压者60人,占43.17%,其中男27人,女33人;血压正常者79人,占56.83%,其中男41人,女38人。
  2.2 不同血压人群的体质分布
  对高血压组与正常组的体质分布情况作非参数检验,高血压组与正常组的体质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再将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的体质分布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Sig值由低到高排名前三位的是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表1)。
  3 讨论
  中医体质学认为,中医体质与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基础是影响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体质状态会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3-4]。从本研究的结果分析,与高血压的形成有较大相关性的体质是痰湿质、血瘀质和气虚质,这一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病因病机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在中医学理论中,并没有“高血压”这一名词和概念,而多用“眩晕”、“头痛”、“头晕”、“肝阳”“肝风”等名词对其病机及症状进行描述。中医认为,风、火、痰、瘀、虚是形成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因素,脏腑阴阳失调,风火痰互结及气机逆乱是导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4]。
  在以往相关研究的结果中,高血压人群的中医体质主要集中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5]。痰湿质、气虚质与本研究所得结果大致相符,但本研究中阴虚质的相关性不大,取而代之的是血瘀质。分析其结果,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小有一定关系,而另一方面,本研究所选样本主要是在广东省,属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腠理疏松,易受湿邪侵袭,故易形成多湿多痰的体质,阴虚体质者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地域差异有一定关系,这亦符合中医体质类型具有地域特异性的观点[6],而关于广东省人群的体质类型调查亦提示该地区的人群中阴虚质所占比例较小,而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占主导[7]。   气虚质是由于元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具有语声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等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脾、胃、肾等脏腑功能低下,是气虚体质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内经》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逐渐出现虚损而呈现气虚征象,从而发为眩晕,气虚是眩晕(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血瘀质与气虚质实际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中医病机来分析,气虚常易导致血瘀,气能行血,气虚则气的运化及推动能力减弱,血液运行不畅则血液停滞造成血瘀。因此,血瘀质未必就是直接导致和形成高血压的体质,可能有一定气虚质的影响。气虚血瘀之所以会对高血压的形成产生影响,是因为一方面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气虚而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的低下,无法正常运转。因此,对于血瘀质的高血压患者,在运用中药进行治疗和调理时,除了运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之外,还应该适当加入益气补气药物以达到行气活血、调理气血运行的作用,疗效会更加显著。
  痰湿质是在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体质,在各项相关研究的结果中基本都会出现,而且占据很大的比例。痰湿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而致痰湿凝聚,通常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或嗜冷饮伤及脾阳,或饮酒过度,或忧思劳倦,或久居阴寒之地,以致脾虚健运失职,运化机能受阻而使痰湿等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所致。此外,研究表明痰湿质也与许多高血压相关的伴随疾病有较大联系,痰湿体质的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糖尿病等[8-9],可以看出,痰湿质的高血压患者在血脂、血糖的代谢紊乱方面更为突出,可能更容易对靶器官造成损害。痰与湿实际上属于人体代谢失常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当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代谢及输布异常,则易出现水饮停滞生痰生湿。
  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应注意患者体质的分析,注意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等治则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运用。同时指导未病人群采用合理的调养措施,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偏颇体质,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承玉, 李向荣. 中医体质与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4(1): 1-3.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 579-616.
  [3] 彭海聪, 陈进春. 中医体质学的临床研究概况[J].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 9(1): 116-118.
  [4] 朱可蓥. 浅谈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及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疗法[J]. 医药前沿, 2012, 2(24): 149.
  [5] 林传旭, 韩艳, 王自旺. 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研究进展[J]. 西部中医药, 2011, 24(9): 96-98.
  [6] 王琦.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0.
  [7] 梁惠陶, 杨志敏, 曾旭芳, 等. 广州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基础信息调查[J]. 广东医学, 2009, 30(10): 1550-1552.
  [8] 解灵江. 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研究的现状及思路[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12): 6-7.
  [9] 钱岳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型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学杂志, 2002, 8(2): 49-51.
  (收稿日期:2013-03-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抗菌肽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参与对各种微生物的直接破坏。现已证明一些抗菌肽具有广泛的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活性,也能抗包膜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鉴于抗菌肽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作为新的治疗药物的潜力正在评估中。  关键词 抗菌肽 抗生素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78.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9-0055-04  抗生素耐药性在微生物中广
期刊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徐汇区东北部。中心的前身是至今已有75年历史的“徐汇区日晖医院(二级乙等)”,2004年转制为“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中心服务面积3.18 km2,服务人口6.97万。中心建筑面积近1.5 万m2,核定老年护理床位193张,养老床位100张。下设4个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以社区居民健康为己任,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内涵建设,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徐行地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结果:2010-2012年徐行地区共报告手足口病616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51.69/10万、177.58/10万、348.91/10万,发病率及疫情严重性逐年升高;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2.89%,病例集中在0~4岁组,占
期刊
编者按:为贯彻本刊办刊宗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经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同意,本杂志“医学继续教育”栏目将每期刊登医学继续教育自测题,由全科医学专家出题,题目围绕当期杂志相关内容及全科医学基本知识,题型以多选题为主。读者只要在杂志原件上回答题目,答案在题目刊登后3个月内寄到上海市大田路129弄A幢22楼G室(邮编200041),或者采用电子邮件发到huweixie@sina.com,同时留下您的姓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芦潮港社区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血糖监测率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干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饮食控制率、坚持锻练率、血糖定期监测率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较防治前明显上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较防治前有显著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振源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首次诊断为室性早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振源胶囊治疗。结果:两组间心悸症状改善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两组间失眠症状改善情况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 (P0.05)。结论:振源胶囊治疗室性早搏
期刊
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长宁区虹桥路,全院百余名医护人员承担了辖区内近6万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 280 m2,就医环境一流。实际开放床位39张,年门诊量突破20万人次。下设中山、爱建、虹梅三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一个中心三个站的服务网络。  近年来中心频频刷新自身工作业绩,已连获两届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荣誉,201
期刊
临床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获批  5月21日,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标志着我国临床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率先批准上市。该诊断试剂均基于荧光PCR方法,可对具有流感样症状的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透刺配合运动八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48例,采用温针透刺配合运动八法治疗;对照组102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 d为1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7%,对照组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更好。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签约的148名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后,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4个维度评分均较签约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有利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家庭医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