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压裂技术进展及发展建议

来源 :能源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页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极低,需要压裂改造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才能保证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梳理了直井压裂、水平井压裂、重复压裂、超高导流能力压裂及深层压裂的关键工艺,对比了泡沫、滑溜水、纤维、液化石油气等压裂液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归纳了微地震监测、测斜仪监测等裂缝监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并提出了页岩气压裂发展的建议.研究得出:我国已实现3500 m以浅页岩气资源的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深层页岩气将成为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未来压裂液体系发展呈低成本、低伤害、清洁环保、适应苛刻环境的趋势;重复压裂将成为页岩气增产的重要举措,裂缝监测技术是页岩气压裂优化设计的导向,“工厂化”压裂模式是页岩气压裂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油气田中的低孔低渗储层测井评价难度相对较大,主要以该类型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对某油气田低孔低渗储层基本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储层的四性关系,发现电性与岩性、含油性与岩性、物性与含油性之间都存在重要的关系,是开展测井评价工作的基础。构建了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定量计算模型。制定了油层、油水同层、水层以及干层之间的解释标准,并以2口典型井为例进行了定量测井综合评价,效果良好。
根据耿村煤矿12230特殊空间结构体“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及相同条件下冲击地压事故案例综合分析,判定该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较高,易造成工作面及两巷的冲击,提出控制工作面回采速度、加强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加支护措施和大直径深孔卸压、煤层注水、断底爆破、监测等综合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案。结合防治冲击地压监测数据,通过应力、微震等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措施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日均微震频次与日均释放能量均有所下降,不规则煤柱影响区域应力得到明显降低,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
以某高速公路堑坡顺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物探钻探,对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开挖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地勘资料和现场调研获取该滑坡的土体材料强度参数,采用UDEC对其施工期稳定性开展模拟分析,探讨开挖效应对边坡的影响。研究为随后该边坡的处置设计提供了参考。
导水构造隐秘性较强,是煤矿水害事故中的重大隐患,导水构造的有效探测对预防煤矿突水意义重大。基于目标层段煤系岩层地电特征及前期三维地震探测成果,建立了导水构造三维地质模型,运用Maxwell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以揭示区域导水构造的电磁响应特征;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方法进行了掘进巷道左侧帮及巷道掘进面方向的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适应性处理、反演计算和综合解释,明确了巷道左侧帮及巷道掘进面前方SF32导水断层的空间位置。结果表明,SF32导水断层在距巷道左侧帮45~50 m处呈东西向展布,延伸至掘进面左前方40
新疆沙吉海煤田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南部,其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为谢米斯台山,具有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为了查明新疆沙吉海一号井田中主要煤层的赋存形态,以满足井田开拓的要求,为煤田采区设计、布置提供地质依据,对沙吉海一号井田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利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与反射波特征能较好地反映B132煤层、B12煤层、B10煤层、B6煤层、B1煤层的连续特征及赋存形态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发展问题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特别是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已经不再单单是北京特色,逐渐向全国各地蔓延,其中,以长三角地区最为严重。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能源短缺,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节能减排问题,建筑节能减排也会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主要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
期刊
为解决黄土地区因黄土本身的易崩解和抗水性能差而无法满足各类水利工程建设的问题,采用G2固化剂对黄土进行改性,通过静水崩解与吸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融循环试验来研究固化剂对黄土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G2固化剂均能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质,黄土改性后强度指标和水稳性优于黄土本身;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受龄期影响明显,随着龄期的增长,抗压强度相应提升;经固化剂改性后黄土的强度受吸水率影响,改性黄土的强度随吸水率增加而减小;G2改性黄土的软化系数在0.8以上,冻融循环30次后改性黄土仍具有较高的强度,试件的整体性良好。
采用现场调查、GSSI探地雷达探测和水样分析等方法对福州市某内河黑臭水体现状和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主要污染源并提出合理化治理建议。结果表明:该内河黑臭水体主要污染源为居民生活污水排污口(L001、L002)、河道周边小型工厂排污口(L003、L004)、养殖区面源污染(L010)和内源底泥污染。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治理河道黑臭的合理化建议,即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河道修复和自净化生态链的构建等手段,以彻底消除河道黑臭,重塑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为在线监测室内环保涂料中空气污染物VOCs的排放浓度,以有机玻璃模拟仓进行建筑室内环境模拟,采用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反演算法,在不同填充率、涂层厚度、通风率、相对湿度、供暖方式、温度的条件下,对有机玻璃模拟仓涂料中空气污染物VOCs的排放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填充率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高、扩散通量越大;涂层厚度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通风率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小、扩散通量越大;相对湿度越大,VOCs排放浓度越大、扩散通量越大;没有供暖的自然工况中,VOC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数据体越来越大,相应的地震波初至拾取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地震波初至自动拾取是地震波初至拾取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当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时,仅依靠目前现有的某种单一算法完全实现地震波初至高效高精度的拾取基本不能实现,对自动拾取结果的修正是必需进行的一项工作。基于此,使用无需手动逐炮修改的基于速度模型约束地震波初至修正方法解决该问题。该方法在地震波初至自动拾取的基础上反演速度模型,再使用该模型正演的理论初至时间对自动拾取的初至时间进行约束并自适应修正,通过多次约束修正后得到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