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目前来看,时尚文化及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形象艺术。但是,由于形象设计在我国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形象设计人才还比较少,特别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的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因此应重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形象设计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 引言
  从人物形象设计的起源来看,其最早起源于西方20世纪初期,而在我国的出现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现阶段,形象设计与包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而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 人物形象设计行业概况分析
  由于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出现时间较短,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而这一时期人物形象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从业人员大多来自美容美发、化妆等行业,对于行业的划分还尚未有一个统一标准,对其认知仅停留在粗浅层面,如做发型、化妆等。
  一直到21世纪初期,中国形象设计协会成立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单一局部包装与业余形象设计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审美需求;同时,因为我国人物形象设计行业起步比较晚,人物形象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少数人物形象设计人员还不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在策划时过于偏重某些环节,未重视整体设计的宏观把握,且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存在从业人员学历低、从业人员少、组织机构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充分重视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 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人物形象设计人员都有受过专业培训,但是其面对的对象主要为普通消费群体,而对于高端客户群体提出的要求还难以充分满足,特别是社会名流人士与演艺人员。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不仅要针对普通消费市场的人才培养,还应当重视面对高端消费群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 合理认定职业资格,完善培养方案
  由于我國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长,还未形成一套与我国实际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及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从根本上进行改善,在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对实践课予以增加,进一步提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选用项目导向、任务课题布置等一系列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来看,职业资格证书对其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二) 组建工作室,重视合理引导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对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室予以组建,根据形象设计专业的特性,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物形象设计实践能力。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日常教学中将课程以工作项目形式引入,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各个环节进行实践学习,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在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同时,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专业方向对不同类型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室予以设立,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对不同工作室的工作内容予以指导,并对其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分配。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予以提升。
  (三)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最后一年为顶岗实习期,而这一阶段是学生正式进入职场的过渡期,对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大与人物形象设计相关的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力度,深入合作,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为优质的实习实践基地;其次,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的这段期间,应当实时了解与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习状况,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一个个体化实习方案,对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处理;最后,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按照市场需求特点,与人物形象设计相关企业保持一个全方位合作关系,对校外实践基地予以组建,在此基础上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更为整体、不同层次的顶岗实习实践环境。
  四、 结语
  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属于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在制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依托于实际市场需求与行业特点,基于市场行业标准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方向予以确定,在此基础上避免偏离市场。同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合理认定职业资格,制定一个健全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安凤,高秋香,蒋坤.浅析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史月刊,2012(7):64-65.
  [2] 税明丽.行业影响下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198-199.
  [3] 侯晓明.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3,26(2):120-124.
  [4] 丁跃华,熊雯婧.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7):19-20.
  [5] 孙晓光.浅析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60.
  作者简介:
  刘菁华,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就多效唑(PP_(333))和施肥对春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叶面喷施PP_(333)(150mg/L),在各种施肥处理下均较对照提高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及干、湿面筋含量。除个别组合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国民产值、缴纳税金等方面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海口市非公有制企业已由1988年海南建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伴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来的就是管理难度的增大。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管理应该严格遵从科学化的管理原则,同时结合教育的人文特点来进行高效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才有利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本文将根据本人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及对农村基层中心小学管理的研究,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关键人物,他的管理决定着一个班级的好坏。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建设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班集体,必须首先要走近学生,并通过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其次,要充分利用条件,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再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隊精神;最后,善于把握一切教育引导学生的契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然能千方百计带出一个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班集体。  关键词:凝聚力;人格魅力
运用14C示综技术,研究了营养钵育苗移栽对麦套棉14C同化物生产、运转分配及其再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移栽不仅使棉株在苗期、蕾期、花铃期的14C同化量显著提高,而且对各期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贡献,是指导经济发展、国家建设的指南针。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决定国家进一步发展成绩的关键。本文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必须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应加强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解读,便于大学生理解和吸收;应完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利于大学生获取与认同。高校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必须承担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为更好地提升中职建筑专业中土木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围绕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本专业与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土木工程;教学;引领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摘 要:阅读需引领,引领阅读方法,指引阅读方向,提高阅读效果。师生共读,共同经历读书过程,共同体验阅读快乐,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阅读的内容写成文字,以写作为阅读的成果。  关键词:师生共读;读教材;读经典;读时文;读诗词  尊重差异 写作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中国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作为一种汉文化的载体符号,它具有独特的意象化构成魅力且汉字自身的演化与进步就是其意象化构成表达的无尽延伸与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汉字符号意象
摘 要:当前,部分中学管理工作中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效果,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严重影响相互之间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力度。  关键词:中学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建立措施  一、 引言  在中学教学管理期间,教师需重点关注师生关系,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明确各方面工作要求与原则,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