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与组织公共关系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8000标准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准的重要标志。一般认为,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只是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务,是“只问结果而不过问过程”。SA8000标准表明,社会对企业的要求,是不仅看结果,更看重过程,即要过问商品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生产的,服务是在什么条件下提供的。如果说在以前,企业只要视顾客为上帝,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在SA8000标准的背景下,在企业中从事生产的劳工也成了“上帝”,如果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符合SA8000标准,不但得不到企业员工的认可,也得不到消费者或同行的认可。遵守SA8000标准,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更文明了,也更人道了。一些专家预测,未来在市场上领先的公司,将是那些在三个基本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即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商业三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无疑,SA8000标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趋势。有关企业管理研究部门归纳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认为上世纪60年代是重工作研究和生产控制;1980年以后是重组织发展和质量管理与控制;2000年以后的重点是全面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和环境管理;从2010年起,企业管理的重点将是社会责任管理,这将开创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时代。
  SA8000标准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必将引起企业公共关系理念和实践操作的深刻变革。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公共关系工作诞生100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现代职业公共关系的起点,是企业及其他组织的领导者意识到“公众即力量,即资源”、“信息即力量,即资源”的事实,因而意识到必须通过信息传播的控制以协调组织同公众的关系。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如何对待信息传播的“真与假”、“虚与实”的关系;关键是如何定位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公共关系理念工作者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所说不下800种,在职业公共关系的不成熟期,比较有影响的理念,是以为公共关系工作就是通过信息传播的控制以影响舆论,造成有利于组织生存的舆论环境。我国现在关于公共关系职业的各种界说中,也多把“塑造组织形象”作为职业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能。虽然关于“塑造组织形象”还没有严格定义,但从一般的约定俗成的理解,是使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企业本身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有利于企业生存的良好印象,使公众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及企业本身有个正面的评价。
  不管“塑造组织形象”的语词定义和逻辑定义如何,在形式主义、“假、大、空”等文化环境下,职业公共关系工作出现了许多负面的东西。
  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特点之一,确实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控制信息的传播,以影响舆论。在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人们对同自己相关的其他社会成员的知晓,主要的渠道就是信息传播。传统的范围狭小的社会内以个人耳闻目睹方式认知其他社会成员的方式已不适合。“信息即力量,即资源”,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如果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等方面加以控制,也确能塑造出它的“信息存在”——一个用精心取舍和编织的信息代码体系(语言的、实物的、动作的等)绘制的关于企业或组织的形象。这个“信息存在”有可能与企业或组织的“事实存在”——它的真实性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正相反。那么,一些毫无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组织就完全可以在“塑造形象”的口号下欺骗公众,掩盖其不良的本质。
  现代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公众即社会,即资源”。公众的认同、理解、支持和合作是任何类型的组织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公共关系工作的本意,是通过组织与公众的双向信息沟通,使组织了解、把握公众的利益和需求,并将公众的利益和需求化为组织的决策和实际行为,在满足公众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争得组织自身的发展。可以看出,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是诚心诚意地服务于公众,这已经包含着企业或其他组织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内。但是,不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却将这一点忽略,甚至完全抛弃了。并且,公共关系行业或社会目前也没有一个审核、评价、认证的体系、机制,无从确信各种各样的公共关系为一体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今天的公众处于一种很无奈的境况——一方面,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得不依赖于各种传媒发布的信息;另一方面,公众又无从准确地评价这些信息的价值。
  SA8000标准对企业内部实际运作过程提出了明确的、可以检验的、可由第三方认证和审核的社会责任标准,对抱不良动机操纵信息发布以骗取公众信任的行为,会起到遏止作用。负责任的公共关系工作者,不应该、也不能再以所谓“塑造形象”、“形象包装”为自己的职责,而应该坚持正义的道德原则,把帮助企业贯彻SA8000标准、服务公众作为第一要务。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建立ISO9000标准体系以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已经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各行各业所接纳和认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引领下,近十年来烟草行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培育重点发展品牌、企业发展与经济效益倍速增长的过程,无不贯穿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身影。国家局领导多次强调的“五个进一步”、“三个有利于”体系建设指导精神,既源于体系建设,又超乎体系建设之上,从企业管理的高度深刻阐释了体系建设
期刊
最近,浙江省瑞安市企业联合会秘书处为了全面了解全市“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以下简称“双爱”活动)开展情况,深入部分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了“双爱”活动专题调研。在调研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双爱”,才能双赢,只有和谐,才能发展。根据座谈分析调查,目前许多企业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已经从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广泛开展了“双爱”活动。下面,就瑞安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开展“双爱”
期刊
他,中等个儿,短黑的头发,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别看他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中专生),但他却从一招一式学起,靠着坚持不懈的勤奋好学和不断磨砺,逐步成长为铁路信号施工方面的“专家”!大家都说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对企业无比的忠诚,在岗位中默默奉献,成为职工们学习的榜样。他,就是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金山铁路项目部工程部长李中菠。  临危受命挑重担  2010年4月,担任技术员的
期刊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工业必须先行。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份额上升到19.8%,跃升全球首位,比排位第二的美国高0.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近些年都保持在40%以上,变动不大: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占全球比重的10.4%,位列全球第一,其中工业品出口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以上。但我国工业仍然大而不强,制
期刊
在国资委成立一周年前夕,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资委工作汇报。会议指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同时明确了国资委今年要做的几项工作。  2004年2月24日,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黄菊副总理在会议讲话中强调,要从四个方面抓紧抓好国资监管,要从六个方面抓紧抓好国企改革,同时把握好规
期刊
第三届楚商论坛于5月19日在武汉市洪山礼堂隆重举行。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听出席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进行了精彩演讲,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旭东,猫人国际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林,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林,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楚商集团董事、总裁李
期刊
一、国家医疗保险政策及公司医保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1、国家基本医疗体系改革回顾  1952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包大揽为特征的公费、劳保医疗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产生了公费医疗费激增、浪费严重、医用材料缺乏费用控制等弊端。  鉴于此,国家于1994年进行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1998年底在全国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避免了较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和不均。但由于覆盖面积过窄,大病统筹机制缺乏,
期刊
常青树果真永远常青吗?如果不能,那么企业要常青该怎么办?  风靡一时的“红塔皇马中国行”活动自去年7月份掀起以后,“红塔”这个名字变得越来越鲜活与生动起来;一幅频频出现在电视中的“山高人为峰”的广告画面令广大观众为之一振;市场烟档里新冒出的令眼球有些陌生的“红塔山”、“玉溪”等新品香烟更使不少消费者怦然心动。那个如日中天的中国烟草龙头老大如今在悄悄地演绎着一段什么样的故事?也许,记者最近对红塔集团
期刊
200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国资委党委和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十六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任务上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开
期刊
5月10日,恩施州企联2013年第一次会长工作会议在州水电设计院11楼会议室举行。恩施州政府副州长、恩施州企联名誉会长张宇、恩施州政府副秘书长吴贤勇、恩施州企联名誉会长、恩施州经信委主任李波林、恩施州企联监事会主席张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恩施州企联会长王坤元作工作报告,恩施州企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江华主持会议,恩施州企联各县、市分会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恩施州企联驻会领导、副会长单位负责人,各分会会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