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确科学态度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老师更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正确科学态度的形成.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物理科学态度,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与应用物理知识.本文界定了正确科学态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正确科学态度的培养,符合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学生发展的需求,并分析了课堂的渗透策略,望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正确科学态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82-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简介:朱昕祺(1990.8-),女,江苏省苏州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FQ)]
   一、正确科学态度概念界定
  科学态度包括五大要素,分别是好奇心、尊重实证、批判性思考、灵活性、对变化世界敏感.正确科学态度,要求人善于提出与探索问题,能积极主动的从不同的面去思考问题,不能用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整个过程,能积极的接受证据完整的实验结论,积极去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尊重生命与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社会生活.一个科学者只有拥有正确的科学态度,才能将其科学研究能力用于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才会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正确科学态度的必要性
  1.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育部规定,初中物理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物理觀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等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核心素养要求初中老师培养学生的正确科学态度,养成学生的关键品格,让学生能适应自身的终身发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日益增多,而环境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能源危机等等问题繁多.这就要求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科学人才,在利用科技改善生活的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能利用科技改善生态环境.
  3.学生发展的需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应当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具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使命感,养成学生以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这则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能认清科学严谨认真、为社会服务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正确科学态度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1.情境引入,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新课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阶段,好的新课引入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学习思维.实验证明,新课引入阶段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的重要作用.而情境教学,是指利用外界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当中,能快速实现师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情境教学适合运用于新课引入阶段,达到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初中物理老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创设情境,实现有效的新课引入,调动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心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压强”一课教学之前,笔者创设了趣味实验情境.首先,把矿泉水瓶拧开,缓慢倾斜瓶身溢出几滴水,然后用纸巾把矿泉水瓶口的水擦干,将一张平整的白纸放在矿泉水瓶口上,问学生道,“假设我把矿泉水瓶倒过来,你猜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们根据常识,异口同声的回答:水会流出来.这时,笔者再把矿泉水瓶倒过来,结果水并没有从瓶口流出来,一张小小的白纸竟然把水堵在了瓶子里面.学生们不敢置信,有的人怀疑这张纸上面有粘胶,有的人怀疑这个矿泉水瓶被动过手脚.可这些学生在检查之后,却发现这就是普通的矿泉水瓶、普通的白纸.为了说明这一奇怪的现象,笔者引入“压强”这一概念.
  实验证明,创设科学情境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情境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所以,初中物理老师应当积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2.启发式教学,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规律,以启发学生主体的思维活动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征有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尊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思维.
  例如,在初中物理“速度”一课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启发式问题教学,“一辆长300米的火车以1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驶进隧道,已知隧道长1800米,而在车头驶进隧道后的1分钟时,隧道会发生坍塌事故,请问火车能不能躲过这次事故?”在紧张的情境气氛里,学生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算出这道问题的答案.但有的学生迟迟不知道如何计算,于是,笔者启发道,“120千米每小时,等于多少米每分钟?”、“列车一分钟能行驶多少米?”通过计算这两道小问题的答案,大问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
  实验证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一步步去探索答案,可以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自信,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良好思维习惯.
  3.规范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历史版本的初中物理教科书中得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科书中实验的比例越来越重.但由于实验设施不足、实验时间不足等原因,很多学生可以完成的实验却由老师一个人演示,甚至连演示都省略了,只是根据教材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形成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从而养成学生严谨的物理科学态度.   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用排水法测出鹅卵石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自由结伴组队,按照3~4人为一组,让学生选择熟悉的人为一组,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实验开始前,笔者提问,“测量鹅卵石的密度,需要得到鹅卵石的质量和鹅卵石的体积,请问先求质量?还是先求体积?”引导学生注意到,通过排水法测量体积后,鹅卵石上会附着小水滴,从而影响鹅卵石质量的测量.所以应该先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再测量鹅卵石的体积.实验过程中,笔者规范天平的读数、量筒的读数,并给学生讲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重要性.最后,要求学生按照规范将仪器放回原位,然后有序的离开实验室.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出物质的密度,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规范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能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渗透历史,养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当今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求形成學生健康的心理.只有学生具有坚定的意志,才能正确的面对一切困难,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个物理知识,都是无数前辈物理学家努力的结果,如刻苦学习的安培,如坚持不懈的焦耳与欧姆,如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法拉第,他们的名字都被写进了物理教科书,为每一个物理学习者所知晓.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渗透名人故事,启迪学生向物理名人学习,养成学生严谨、刻苦、顽强、自信的心理品质.
  例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教学前,笔者讲解了灯泡的来源:现在的灯泡绝大多数是钨丝灯,其实在这之前,人们使用的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和戴维发明的电灯,不仅耗电量大,而且使用寿命短,光线对眼睛很不友好.爱迪生用各种材料作为灯丝,在13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测试了6000多种材料,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作为灯丝的材料:钨丝.灯丝发光时的温度高达2000多摄氏度,一般金属在这个情况下都已经融化了,但钨丝的熔点高,所以没融化.钨丝的稳定性高,所以更耐用,并且乌丝的价格便宜,适合制作白炽灯然后普遍推广.
  一个物理材料的选择,可能是成百上千次实验的结果;一个物理定律的发现与研究,可能要耗费一个科学家、甚至一个科学团队几年的时间.物理知识与物理定律的得来不是偶然的,而是严谨实验与不懈坚持的结果.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故事,让学生们知道科学家们研究物理的不容易,学习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具有的精神,促进学生正确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只有培养学生的正确科学态度,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与规范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严谨的科学思维;通过渗透历史故事与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正确科学态度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师应当不断探索正确科学态度在课堂中的渗透方式,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36-38.
  [2]黄岑.学生发展之品格教育的探讨——以初中物理教育为例[J].中学物理,2020(6):44-47.
  [3]丁倩颖.初中生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培养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8(1):43-44.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纯粹地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科学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必能事半功倍.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课前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预习所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物理教学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态度与探究意识,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88-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简介:周强(1968.9-),男,福
本文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光的色彩”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物理实验与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以及两者融合式教学的重要性.
摘 要:在新课标中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作为重点,目的即促进学生得以全方位发展.当下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新课程的教学需求,所以聚焦核心素养来探索高中化学的教学标准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探索化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法则,旨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鼓励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探索知识,以此强化高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探索知识的意识,为此,通过探索有关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
摘 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绿色化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化学实验室后除了要达到促使学生理解并吸收化学知识的目标,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以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成为绿色化学的践行者.本文先简单概括“绿色化学”内涵,再从合理控制化学试剂使用量、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实验教学、替代或优化化学实验试剂与装置这几个方面就化
高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即为高中数学,此也为高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将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可将课堂互动
物理实验是高考必考题型,在理综卷中占到了一定比例,它的综合性强,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结合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可以达到激发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的目的,本篇文章
摘 要:物理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进一步引领学生采用实验来学习物理、研究物理,让实验的魅力彰显学科的特色和学科的价值.此时,我们的实验教学,不仅只有教,更要有学,并通过评价来促进教与学的升级.  关键词:实验;教学评;初中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0333(2021)26-007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展现数学教育的引导价值,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依靠教学方法的转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模式的转变.就当前教学活动来看,优秀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须形成的重要素质.本文结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在发起教学工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摘 要:向量的夹角是向量研究的重要对象,處理起来一般有代数与几何多种方法.本文通过实例来体现数与形多角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提升直观想象与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向量夹角;数形结合;山高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52-03  参考文献:  [1]顾予恒, 胡克元. 至精至简的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从一题多解到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