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前应用HRCMRI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效果分析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o33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高分辨颈动脉磁共振成像(HRCMRI)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对C E A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41例CEA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斑块稳定性HRCMRI判定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HRCMRI判定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HRCMRI可以体现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病理学方面的特点,在判断斑块稳定性方面可信度较高,对CEA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方法:选取我中心2020年1月—12月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中心2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实施血常规检查,统计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单核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常规变化,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等,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5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n=57)和研究组(n=58),分别选择全身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后30 min及术后5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脏每搏量(SV)及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药物剂量、麻醉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
目的:观察常规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33例)接受常规疗法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律失常、皮肤黏膜问题、血便、黑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尿激酶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科收治的84例T2D M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糖代谢指标[餐后2 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产生的具体药物不良反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V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PBAC评分、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巢功能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和双水平正压气道(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综合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分析脑梗死的诊断中应用超声仪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且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仪进行诊断,统计分析斑块检出率、位置、面积等信息及颈动脉血流指标。结果:45例脑梗死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检出颈动脉斑块140块,包含,左侧颈动脉79个,右侧61个;左侧斑块包括左颈动脉分叉26个,左颈总动脉22个,左颈内动脉19个,左颈外动脉12个;右侧斑块包括,左颈动脉分叉21个,左颈总动脉12个,左颈内动脉14个,左颈外动脉14个;通过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缺血脑卒中(A I 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86例伴H型高血压A I 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43),给予厄贝沙坦与叶酸治疗;对照组(n=43),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与丹参片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叶酸水平上升、巴氏指数(Barthel)值上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值下降、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下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下降、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0例,参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75%(79/80),高于参照组的88.75%,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状况、躯体疼痛等总分高于参照组,差异
目的: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4月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68.1±8.4)m L和(58.1±10.3)m i n,对照组为(96.5±28.3)m L和(49.3±8.1)m i n,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