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探讨脾损伤有效的诊治方法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pingk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脾损伤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收治96例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及时确诊,93例抢救成功,2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 :脾损伤应综合分析症状、B超、腹穿结果:治疗首先建立快速输液通道、输液和输血;脾切除术是安全、确切的止血措施,重度休克者局麻进腹,暂时止血后再进一步处理。
  关键词:脾破裂;休克;出血性;脾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5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125-01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在腹部损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1]。该病易引起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如救治不及时,病情会明显加重,休克机会和程度增加,病死率增高。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脾破裂病人96例,现将其救治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9~76岁,平均37.6岁;病程在2h内39例,2~8h 27例,超过8h 30例;其中休克患者29例,出血量43例超过1200ml,2例为1000ml,22例出血量小于500ml;1例脾内血肿,无出血;休克患者病程小于2h 17例,2~8h 5例,超过8h 7例。入院后行腹穿93例,85例阳性;B超检查93例,89例阳性;CT检查22例均为阳性;合并其它损伤42例。入院后全部确诊。
  1.2治疗
  本组入院后均给补液、输血处理,3例应用哈特曼氏溶液(HS),94例剖腹探查后行脾切除术及其他损伤相应术式,其中2例局麻进腹,暂时止血后作进一步处理。
  2结果
  93例抢救成功,2例术前死亡,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3 讨论
  本组休克29例中,病程2h内者17例,2~8h者5例,超过8h 7例,说明脾损伤短期内即可引起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文献报道[1],脾损伤在2h内获得就治99%可获得成功,因此强调及时确诊和救治。
  3.1 诊断
  脾损伤主要表现是内出血和腹膜刺激征,如果伤后早期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失血量大,结合辅助检查不难确诊;而一部分病例早期症状表现可能轻微,这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综合分析受伤部位,病史及辅助检查。B超检查无创、迅速、简便、经济;既能明确出血部位、深度,又能鉴别腹内何种实质脏器损伤,列为首选。CT检查也有较大价值,同时可为选择手术术式提供参考依据。腹腔穿刺阳性率高,且能根据穿刺液确定损伤性质,应列为常规。如首次穿刺阴性,应反复多次,不同部位和体位下进行,必要时行腹腔灌洗。本组病例B超检查阳性93例(89/93),腹穿阳性85例(85/93),CT阳性22例(22/22),联合应用阳性率和准确率为100%。分析本组资料还可看出,RBC计数,Hb、Ht测定,病程越长,异常越明显,因此脾损伤早期不具备参考价值,更不能因此而漏诊,延误病情。总之,脾损伤就诊时应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量,为救治和手术争取时间。
  3.2治疗
  3.2.1 补液、输血
  脾损伤出血量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甚或致死,尽快恢复有效的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第一步,要求:①建立快速的输液通道。如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建立多条通道,这是抢救的必要措施,以保证快速补液或输血。②快速输液:脾损伤后,应根据生命体征估算补液量,不能太多,否则可能引起肺脑水肿,同时应注意输液成分,一般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休克病人,估计失血量为1200ml,因此,应快速补给1500ml以上液体,全血400ml以上,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浓度,扩容,对预防急性肾衰大有益处,应常规补给500~1000ml。也可于15min内补给200ml 7.3%NaCl(HS)或按3~5ml/kg补给,据报道[2]每注入7.3%NaCl液可增加血容量710ml,其维持时间为15min,如果用高渗盐水右旋糖酐(HSD)(10%NaCl 220mI加6%右旋糖酐80ml)则效果更好,它能使作用时间延长至4h,补给方法和量同HS,本组有3例应用HS,效果肯定。补液时应注意晶体胶体的比例,一般为1~2∶1。③输血:脾损伤后如病情稳定估计出血量少者适当补给或不给输血。超过1200ml者至少输血400ml,术后据病情再考虑是否增补;如无血源,术后未发现脾外损伤者可采用自体血回输。
  3.2.2输氧
  脾脏损伤病人在输血输液的同时注意输氧,增加红细胞携氧量,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对氧的需求,减少失血对机体的损伤。
  3.2.3止血
  成人脾切除后发生凶险性感染(OPSI)的概率在1%左右,儿童脾切除后OPSI发生率达5%左右[3]。这就要求外科医生采用各种手术或非手术方法保留脾脏,所以各种保脾治疗方案在脾破裂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包括非手术治疗、脾部分切除、脾修补加脾动脉结扎术、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等。但在外伤性脾破裂救治中应坚持的原则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抢救患者生命为第一,保留脾脏为第二”为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脾,特别是儿童,所以,既能控制外伤性脾破裂出血又能维持脾脏功能的手术是当今脾脏外伤治疗发展的方向。4岁以内儿童应尽量保留脾脏,迫不得已行自体脾薄片大网膜移植。对于休克症状重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送入手术室,局麻进腹,捏住或钳夹脾蒂暂时止血后给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同时快速输液,血压好转后切除脾脏,本组有2例患者经上述处理后获救。
  3.3多发伤处理
  对于诊断有多发伤病人,其急救处理应将维持呼吸道通畅放在首位,其次为休克复苏及脑损伤的处理。腹部探查要认真仔细,避免遗漏,并作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52.
  [2]刘志民,郭光希,齐兆生.腹部外科诊疗参考[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2.
  [3]朱深义,方全喜,张付华,等.外伤性脾破裂96例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5):348.
其他文献
确保我国国民经济软着陆的政策取向张根明一、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1.国民经济在平稳回落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国内生产总值据国
目的:探究呼吸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分别为机械通气组和药物使用组。对所有
“安全用药健康相伴”——近日,由奥运冠军杨扬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为形象大使,有关安全用药的公益广告出现在街头,关于用药,何谓安全用药?百姓最希望了解哪些知识?    有关专家认为,用药必须达到两个境界——既治疗了疾病同时能保证安全,还应达到四个标准——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用药安全,也需要患者加强自我保护。  选择合理的用药原则  在用药的的选择上,要坚持“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的用
【正】经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研究决定,报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员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第一次全国儿童重症医师大会将于2015年4月16日至4月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是新生儿科学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治疗之一,它的运用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幅度的升高。今天,PS 除了应用于缺乏所致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在早产儿和足月儿
<正> 国民经济循环总矩阵(即新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中的经济循环矩阵)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综合表现,是增强宏观经济管理和科学化决策的重要工具。用矩阵全面核算国
<正> 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已显然行不通了。逐步建立起市场就业机制,发展和完善劳务市场体系,是解决当前劳动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十分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分型、遗传方式、产前诊断及再发风险预测。方法结合1例生育过EB患儿的咨询对象,根据其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其可能的亚型和对应的遗传方式。结
患儿男,1岁,因呕吐、腹泻7天,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患儿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4~5次/日,伴腹泻,黄色稀糊便,量多,5~6次/日,当地社区诊所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