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将巨变 国泰基金黄焱定义价值投资元年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hunzhao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简单,国内基金经理多数都给自己贴有价值投资标签。
  但要坚定践行价值投资,难上加难。
  国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同时担任国泰价值经典股票和国泰金鹏蓝筹股票基金经理黄焱,就有类似的感慨。
  对价值投资的笃信,让他吃过一些亏,如别人从概念股炒作中挣得盆满钵满时,他的短期业绩攀升稍显缓慢。但从长期业绩表现看,这位“双金牛基金经理”丝毫不逊色。在他看来,坚持价值投资,就需要对长期和短期业绩做一个取舍。
  物理专业的学科背景,让黄焱形成了一个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很小,他自诩“自己始终是市场中最冷静的一部分人”,这也是他在市场躁动时,能始终围绕价值中枢来投资的原因。
  自2012年始,伴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证券监管新政陆续出台,黄焱明确提出今年很可能是“价值投资元年”。如果在这个时点上认识不够充分,有可能丧失未来五年获得超额收益和回报的机遇。
  黄焱为何定义今年是“价值投资元年”?他对蓝筹股为何有“新蓝筹”的定义?5月9日,黄焱在接受《投资者报》独家专访时,将背后的逻辑逐一阐释。
  
  去伪存真辨别价值投资
  
  《投资者报》:你在近期演讲中,提出今年是“价值投资元年”,怎么理解其含义?
  黄焱:过去20年,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更多是一种口号。公募基金出现前,市场主要是筹码炒作的概念;公募基金出现后,要对上市公司调研、了解公司基本面,分析后再进行买入投资,这开创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但这是基于基本面分析的投资方式,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
  我们定义的是相对狭义的价值投资。在我们看来,基本面分析是一个前提,然后应依据现在的市场价格,看是否低于合理的中枢价值,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这样才能成为价值投资的标的。
  价值投资往往和长期投资联系在一起,一般而言,一家企业的市场价格低于中枢价值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将来会消失,但需要时间,这就是均值回归过程。这是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
  
  《投资者报》:你还提到,未来资本市场的投资和盈利模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是否要和这句话一起来理解“价值投资元年”的概念?
  黄焱:你的理解是对的。公募基金出现后,希望去做价值投资,但实际上更多的不是基于价值中枢的判断,而是对基本面的博弈。
  比如说,基本面有好转趋势,不管价格如何,买入就会挣钱。这也让大部分机构并没去判断公司的中枢价值在哪,只是根据基本面变化的趋势去做投资的判断,严格意义上,这其实属于“事件驱动”、属于基本面趋势投资,是一种策略投资。
  
  《投资者报》:这更多是种故事模式,比方说基本面上升的企业未来可能给投资者一个更高的估值,大家对这点认可,就按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博弈,最后结果实现没实现反倒不重要,因为盈利模式是挣过程中的钱,不看结果。
  黄焱:是的,这可能是近十年来所谓的价值投资模式。这个过程中,很多是吹泡沫,尤其是这一轮很多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存在大的结构性泡沫。现在郭树清主席执政的方向很明确,以前很多投资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存在,但大部分人没想过去改变这种模式,而作为监管部门,有能力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以往的状况和国际市场的通行特征严重背离,国外蓝筹公司有稳定的收益和风险,流动性好,所以享受更高的估值;而在中国,蓝筹股因流动性好没有炒作的空间,只能处在低估值状态,最后导致除了蓝筹公司外,其他公司的泡沫可能都非常大。
  过去的泡沫现在在逐渐被挤掉,过程中,我们认为,未来的投资盈利模式可能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过去是讲个故事,未来会变成——大家要看到上市公司实实在在的盈利,要靠盈利的积累。
  
  蓝筹并不是传统产业
  
  《投资者报》:在谈到价值投资元年时,你也提到换个角度看蓝筹股,你提及的“新蓝筹”与传统蓝筹存有哪些区别?
  黄焱: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蓝筹看成是传统产业。蓝筹股是一个动态概念,美国100多年的历史,蓝筹股从最初的交通、铁路,到后来的石油、煤矿,到今天更多是服务、IT、科技等行业,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不应根据产业形成时间长短来判断投资价值。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差公司不一定是差股票。价值投资尤其强调这一点,再好的公司也要有合理的估值匹配。
  蓝筹不代表落后和传统,实际上在一个新兴行业中,一家上市公司逐渐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也具有蓝筹的特点。新兴产业中行业变化往往是剧烈的,现在的领先者未来不一定是领先者,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稳定性才可能具备蓝筹的素质。
  目前对蓝筹股没有一个很标准的定义,我理解的是,盈利好且稳定。
  
  《投资者报》:能否详细地谈谈你对未来大蓝筹的投资思路?
  黄焱:第一从消费角度来讲,从原来的衣食住行,从健康、文化精神层次的消费需求转变,会孕育新的蓝筹机会;二是在工业方面,未来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蓝筹股的变化趋势。从过去传统的制造、机械加工,转向更加节能,未来节能环保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还有高端制造业,我们和美国比起来,制造业不能简单停留在粗放阶段;三是制度红利,民营企业由于机制的优势,经济效率会超过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大趋势,会让整体社会的投资和经营效率提升,其中也孕育机会。
  
  蓝筹股与成长股不矛盾
  
  《投资者报》:你提及的消费、高端制造、环保、制度红利板块似乎更倾向于成长性投资,不知这一理解是否有误?
  黄焱:蓝筹和成长是不矛盾的。如果上市公司还处于不确定的成长时,就不是蓝筹,但成长到具有一定确定性时,比如苹果公司,谁能否认它现在是蓝筹股,但它肯定也是成长股。
  只是我们现在集中的矛盾在于,大家认为成长股就是中小市值股票,这是不对的,大公司一样可以成长,尤其在新兴行业,当一家公司确定了行业领先地位,且这个行业还在高速成长中,那这家公司既高速成长又确定,就是很好的蓝筹股,当然,要找到这样的公司难度很大。■
  
其他文献
美国中部时间5月5日,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巴菲特及芒格与股东进行了6小时问答。  巴老的身体情况并无大碍,关于继承人问题,他表示,对伯克希尔长远的前景来讲,“继承人是谁”不是公司的关键,保持公司长期的价值理念才是继承所面对的重要责任。  另外,巴老就伯克希尔的投资价值、投资方法、明星企业及热点行业、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等方面都非常精彩的发言。    1.关于伯
期刊
今年的债市热闹非凡,新品种、新制度和各路新资金都粉墨登场。一般认为现在债市正处牛市之中,实际上由于资金利率下行幅度有限,利率债早在年初就已经陷入停滞,火爆只是局限在信用债市场,特别是中低等级信用债。  市场的火爆让部分投资者把杠杆加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信用债的供给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爆发后却没有跟上节奏,由于后面两个月到期量甚大,信用债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加剧,去年满城风雨的城投债早就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
期刊
过去7年,A股的行情演变可以用“二牛二熊”来形容。  上证指数从2005年5月998点开始,持续两年半的大牛市,2007年10月达到6124高点;接下来的一年,A股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的熊市,从峰顶一直落到谷底,2008年10月跌至1664点;随后第二轮牛市只有10个月,但是涨幅却超过100%,2009年8月升到3478点;最后,是持续近两年半的漫长熊市,2012年1月跌至2132的低点。  《投资者
期刊
早在上周一(5月7日)的时候,国内一知名财经评论员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本周,黄金很有可能跌破1600美元,重返1500美元的时代。”后来,一向以保值增值为“己任”的黄金果真就连续走出了大阴线,直接回到了“千五”时代。  特别是上周二,国际现货黄金以1638.1美元开盘,最低下探到了1595.3美元,报收1605.1美元,相较于前日下跌33.1美元,跌幅达到2.02%,日K线呈现一根破位下行的长阴
期刊
小时候,学校窗户外面有一座拱桥,桥弧度较大。当货物较重拉不上去时,固定守在头上的人就帮忙推上去,会得到一块钱。而现在你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对着电脑点一下手指,你可能赚到几十万甚至更多,为什么?“因为你做出来的每一个决定,花的力气都绝对不比那个推车子的人少。”这是郝莹的师父告诉她的一个重要道理。  这个道理在郝莹几年资本市场的投资中得到了印证。2004年入市,无往不利;2007年转做港股窝轮(即权证
期刊
澳元近期跌至1.01下方,起因于澳洲央行(RBA)5月1日召开利率会议,意外降息50个基点,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随着5月6日市场悲观解读法国希腊的选举,风险性资产再现抛售潮,刺激美元上涨,澳元则受累于下列因素走弱。  第一,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看法可能过于乐观: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数自去年10月低点反弹以来幅度已高达30%,再加上部分美国房地产数据透露春意,市场乐观看待经济复苏,全球央行
期刊
眼瞅着房价僵在那儿,租房收益也不理想,王小姐将北京的一套房卖了出去,预备着拿出100万元来做理财;于是,找到了某家信托公司,打算挑个投资期限2年以下,收益高于10%的。  王小姐的理财计划并没有实现,因为当前市场的产品不是期限不对,就是收益不高。信托公司的人告诉王小姐,这样的项目,得“碰”!    秒杀信托产品     “现在的信托集合产品都卖得很快了,去年钱少项目多,今年钱多项目少。”近日,江西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有证券交易所以来,资产管理业在无形中快速发展起来。总结起来,它已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乱世英雄,知识错位。  保安出身的20岁券商小伙骑着自行车为开汽车的教授代理投资,每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经历过这个荒蛮时期。其实那时的代客炒股已具备了资产管理的雏形,只是不规范而且有些荒唐而已。  当时,老百姓由于对证券投资这个资本主义的新概念非常陌生,同时又对交易所这个貌似规范的
期刊
东方园林5月7日公告,公司与湖北省襄阳市政府签署《襄阳市景观系统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金额约为31.21亿元,是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29.1亿元的107%,预计将对公司未来3年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上述协议金额再次刷新中国园林界“大单”之最,东方园林在发布该公告前连涨5天,股价站上百元关口,这无疑为其再融资计划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对《投资者报》而言,曾经的一幕如此熟悉。  
期刊
被视为最有“钱途”的金融业高管们,他们的年薪有多少?这可能是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  随着2011年年报披露完毕,金融高管们的年薪悉数亮相。根据《投资者报》统计,2011年,49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合计领取了10.84亿元的薪酬,平均每家公司的高管们的报酬超2200万元,高居各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榜首。  在49个金融高管团队中,以平安高管团队获得的薪酬最高,达到8588万元。而在1266名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