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元明石刻书法综述

来源 :艺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桂林石刻发展史来看,桂林元代石刻书法存世量少,呈衰落的趋势。主要包括题记、题诗、题名。书体以楷书为主,从中可窥见赵孟頫的秀美之风。明代桂林石刻开始复兴,既有受台阁体影响的皇室碑刻、基志,也有取法二王、黄庭坚、赵孟濒等人的行草书风,尤其是仕桂官员整体呈现出开阔豪迈的行草书风,较前代完全不同,是明代桂林石刻较典型的特点。此外,明代宦官石刻在桂林的留存也反映出明代宦官的身份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现存明代桂林石刻可主要分为四类:靖江王摩崖和靖江王陵碑刻、墓志;官员题诗、题名、题榜、题记石刻;记录战事碑、修建城宅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门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传统思想,具有很多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的考究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地倾向于
“为坐而设计”是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原创实物赛展,以“坐”的行为方式为核心进行实验性设计研究,从“坐”的行为、“坐”的方式、“坐”的环境、“坐”的文化、“坐”的
这是位于阿根廷科尔多瓦的市政中心项目,建筑位于旧城区的中心,新建筑的建成有利于改变旧城落后的现状,将其转变为新的经济中心。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新的跨河大桥和公路已经建成通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之后,特别深刻地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
1930和1940年代期间,由于纳粹的嚣张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许多欧洲著名艺术家如思斯特、马塔、马松、达利、杜尚、毕卡比亚和蒙德里安等先后前往美国躲避战乱。在新大陆自由
这座建筑希望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增加一个新的文化机构,并融入城市既有的“血脉”之中。建筑在一片残垣断壁的老建筑中建起,带来了新的空间秩序,这是一座19世纪的赛马场遗留下来的
一个由韩国科学家李相烨领导的研究小组已通过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成功研制出了用于生产日常塑料产品的聚合物——聚乳酸。这项开拓性研究有望实现环保型的塑料生产。
2012年11月9日公布的杭科策(2012]191号文件,杭州市科委、经信委、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管委、质监局、总工会联合认定杭州传化涂料有限公司为杭州市创新型试点企业。自此,传化化
鄢陵桧柏栽培历史悠久,自成特色,不少地方称之“鄢陵桧”、“河南桧”。自清代开始,在鄢陵姚家花园始有以桧柏盘扎(当地叫‘捏’)成鸟、兽、建筑物形状或制作盆景、桩景,在我国盆景
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明确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是硬道理”等战略思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