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的31958张含麻黄中药制剂处方用药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门诊含麻黄中药制剂的使用情况,总结用药风险,以期为含麻黄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降低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本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门诊使用含麻黄中药制剂处方31958张,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从“药品-药品”“药品-诊断”关联角度分析用药情况.结果 本院使用含麻黄中药制剂共17种,使用此类药品的患者以中年组(36~60岁)为主;开具处方最多的科室为呼吸科门诊;由“药品-药品”关联分析可知,存在多种含麻黄中药制剂联用情况,联用2种及以上的处方约30%,不宜与含麻黄中药制剂联用的西药处方约15%,此类西药存在联用2~4种含麻黄中药制剂的情况;由“诊断-药品”关联分析可知,约12%特殊疾病患者存在使用含麻黄中药制剂的情况,使用药品中存在2~4种含麻黄中药制剂的情况.结论 含麻黄中药制剂的使用存在用药风险,应加强麻黄相关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探索建立含麻黄中药制剂的相关使用规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贵州苗族痰湿质及瘀滞质人群面部、舌部特征,探讨其面、舌图像特征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便携式中医智能镜采集贵州麻江县宣威镇体检的苗族人群中痰湿质、瘀滞质及平和质人群面舌图片各200例,采用Lab色彩模式图像分析技术分析3种体质人群的面色、唇色、面光泽、舌色、苔色及苔厚薄参数差异.结果 与平和质人群比较,瘀滞质人群面部黄色成分较多、红色成分较少、无光泽比例较大,痰湿质人群面部与唇部黄色成分均较多;与平和质人群比较,瘀滞质人群舌质红色成分较少,痰湿质人群舌质红色成分更少且蓝色成分较少;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研究肝郁证患者局部脑区神经活动变化规律,为肝郁证患者大脑内在神经机制改变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择肝郁证组(肝郁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健康受试者)各66例,采集2组Rs-fMRI数据,运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进行分析,将肝郁证患者异常脑区的ALFF值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病程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证组患者右侧梭状回ALFF值明显升高;左侧岛叶,右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及左侧额上回的ALFF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
基于“阴病治阳”理论,程丑夫教授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基本病机为阳虚阴盛,倡导以壮阳、补阳、通阳有机结合的温阳法贯穿治疗始终;又主张分期论治,初期采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阳和汤以温阳化气治其本,后期则应辨阴阳盛衰之象,阴阳两虚证采用生脉参附汤以温阳益气养阴,同时在疾病各阶段详审阴盛标实之候,综合运用温阳活血通络、温阳化痰除饮等治其标,以期阴阳两全、标本兼顾.
皮炎汤是朱仁康教授创制的经典方剂之一.朱老对红斑类皮肤病从温病斑疹辨识理论入手,深入探究其理法方药,并结合皮损辨证,认为可借鉴温病斑疹病机辨识,根据“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理论,以清热为大法,从清阳明、散太阴、凉血热着手,取白虎汤、银翘散、犀角地黄汤三方精义而立皮炎汤.该方既传承温病斑疹辨识理论,又灵活创新,疗效颇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目的 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优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 从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两方面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变异系数法、CRITIC法及独立性权重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结果 AHP确定的锁阳药材质量评价的多指标权重排序为:总多糖>没食子酸>As>总黄酮>Na>儿茶素>Cu>K>Fe>Ag>Ca>原儿茶酸>Hg>Mg>Pb>Zn>Cd>Mn>Co>Ni;熵权法为:Na>儿茶素>原儿茶酸>Co>Mg>Mn>没食子酸>Z
本文基于升降出入理论,从气机升降出入悖逆、气血津液气化失常、浊瘀毒邪壅滞三焦阐释慢性肾脏病的病理改变.并据此主张治疗应谨守气机升降出入之机要,畅达气机,延缓病情进展;辨证论治,调畅气血津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达三焦,化湿祛瘀解毒,以改善患者预后,预防终末期事件.
韩斐主任医师认为,基于现代社会及家庭环境,当下小儿常见病以心神失调较为多见,而心气、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心神不安为其发生的病理基础,故治宜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重在顾护小儿心神.本文结合案例介绍韩师从心论治小儿常见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 了解中医穴位敷贴疗法在基层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探讨如何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利用电子问卷对中华中医药学会“春播行动”合作的基层医生进行普查,重点调查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全国31个省份12705名基层医生参与了本次调查.基层医生临床使用含有中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方案的比例(敷贴率)平均值为46.8%,81.8%(10397/12705)的基层医生对中医穴位敷贴疗法总体疗效满意或非常满意.根据临床经验,基层医生估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值为19.
由于缺血性疾病(如心肌缺血、缺血性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及伤口难愈等)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性血管新生已成为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新策略.中药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可靠的临床实践.研究显示,不少中药提取物、有效成分及复方具有促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充分了解促治疗性血管新生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灵芝、冬虫夏草、蛹虫草、茯苓、猪苓、桦褐孔菌、桑黄、香菇等药用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作用于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膀胱癌等不同种类癌症,抗肿瘤作用成分包括多糖、三萜、有机酸、醇类、酚类、甾体等,主要作用机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自噬性死亡等,还可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有多成分、多途径的特点,抑制肿瘤效果多与浓度、提取部位及炮制工艺等有关.本文对近年来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以为临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