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环保观”:汉代出现最早洒水车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先从他们选择住宅建筑上来看,就知道他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了。《释名》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博物志》上也说:“居无近绝溪、群冢、狐蛊之所,近此则死气阴匿之处也。”古人在建造房屋以前,都要看看周圍的环境有没有被污染,符不符合卫生条件。
  其次,古人对水源非常重视,自古中国就有句老话,叫“千里不唾井”。《周易》上说,为了防止地下污物渗入井内,就用瓦甓修井,叫做“井甃”;《说文解字》上说,为了防止地面污物流入井内,人们便在井口安装木阑,叫做“井榦”。不仅如此,古人食用的井水中还不能有淤泥,《周易》卦象辞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井泥不食,旧井无禽。”王弼注云:“井泥而不可食,则是久井不见渫治者也。久井不见渫治,禽所不向,而况人乎?一时所共弃舍也。”所以井要一年一淘洗,一年一清理。《后汉书》中则有夏至日“浚井改水”的记载,也说明古人对水源要求的严格。
  对影响人类健康、传染疾病的老鼠和苍蝇、蚊子、虱子等害虫,古人也是不遗余力地设法消除之。《诗经·豳风·七月》里已有“穹窒熏鼠”的记载,说明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在房子里有老鼠窟窿的地方用土塞住,如果老鼠藏匿里面,就用火把它熏出。《韩诗外传》上,晏子对齐景公说:“社鼠出窃于外,入托于社。灌之恐坏墙,熏之恐烧木。”这又说明古人消灭老鼠的方法,除了用火熏,还会用水灌。
  至于苍蝇、蚊子和虱子,古人也是用烟熏、用灰呛。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石灰,但人们已经知道用蜃灰涂墙、洒地,蜃灰与现在的石灰在消毒和杀虫方面,作用相同。《周礼》记载:“掌除墙屋。以蜃灰攻之,以灰洒毒之。”郑注:“除墙屋者,除虫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则走;淳之以洒之,则死。”北宋刘延世的《孙公谈圃》中,记录了用艾熏蚊子的方法,“泰州西溪多蚊,使者行按左右,以艾熏之”。
  厕所也是环境卫生的大事,人要吃喝,也要拉撒,所以古人对厕所的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视。《说文解字》曰:“厕,清也。”《释名》:“厕或曰圊,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古人在看人家房子的时候,看客厅、看卧室还要看卫生间,因为厕所的干净与否,是检验房屋质量的标准之一。《庄子·庚桑楚》:“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注云:“偃,谓屏厕。”也就是厕所。不仅如此,古代对公共厕所也非常讲究,对厕所的位置要求挺严。《墨子》云:“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
  此外,古人还严禁在道路上乱倒垃圾,违者严惩不贷,绝不会姑息迁就。《汉书·五行志》:“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黥。”颜师古注引孟康说:“商鞅为政,以弃灰于道必渫人,渫人必斗。故设黥刑以绝其源。”到了汉代,为了防止道路上尘土扬起,有损人体健康,要求路旁老百姓以水洒道。道路两旁没有住户的,由政府的洒水车进行洒水。《后汉书·张让传》就有这样的记载:“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洒水车。
  (摘自《广州日报》)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各个国家、地区能源、资源
许多物体,尤其是生物都会散发独有的气味,每个人也有独特的气味。男女的气味更有不同,因此才有闻香识女人。一些人在患了某些疾病后,也会散发独特的气味,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呼出气中有烂苹果味,吃过大蒜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人可以呼出刺激性的蒜味。    这些气味固然可以帮助诊断疾病,但是存在种种不足,例如特异性不强,当闻出有人有大蒜味时,并不能确认此人是吃了大蒜,还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但是,闻气味作为一种诊
1德国最古老的牌照德国慕尼黑警察1899-04-14给巴尔特先生的"瓦尔特布克"汽车所发的牌照,是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汽车牌照,也是德国最早的汽车牌照.这个牌照是1块长方形金属牌,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弘扬理论要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构成发现与思考“真问题”的唯一基础。思考“真问题”,一方面,需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层面把握具有根本性和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基于中国道路的分析框架探求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问题意识 批判精神 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发
“逆代购”现象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从粗制滥造甚至假冒伪劣盛行,到精工细作甚至“无中生有”地创造中国品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实实在在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