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是精神卫生法的要求。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实地调研,解析上海市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组织架构和运行情况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上海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虽有框架,但不完善,存在人力资源不足、基础建设薄弱、精神卫生投入和补偿机制不合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也是全国各地区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一体化建设、能力建设和保障机制3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为城市精神卫生服务系统建设框架和配套政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T/B前体细胞罕见高侵袭性肿瘤,进展快,病死率高,T-LBL占LBL的85%~90%,典型临床表现为纵隔肿块,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高。目前,很多诊断新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等,已用于淋巴瘤诊断,为淋巴瘤精准治疗奠定基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成人淋巴瘤诊断及分期中已有较多应用,而儿童甚少。采用ALL样化疗方案使LBL各年龄组治疗结
胃食管反流(GER)是早产儿常见的消化系统合并症之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GER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理性GER常表现为呕吐、奶液残留、哭闹不安及生长受限,严重时导致呼吸暂停、反复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甚至发生猝死。因此,了解GER的病因,及时诊断和慎重地选择治疗方案,对减少早产儿GER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的评估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及其父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血液科2016年收治的45例5~12岁规律输血的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量表(PedsQL™ 4.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平均生活质量总分为(74.58±7.29)分,其中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最高,学校功能维度得分最低
目的分析儿童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肾外非CNS MRT患儿共15例,行B超、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患儿分别为12例、10例及7例,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年龄11 d~12岁9个月,中位年龄4岁。原发瘤以实性为主,多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l例在确诊糖尿病2年后,临床反复出现皮肤出血点、鼻出血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诊治经过。该患儿入院时初步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糖尿病,入院前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欠佳,经请耳鼻喉科、小儿血液科、内分泌科、药剂科、免疫缺陷病门诊医师进行查房讨论,考虑诊断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予激素治疗。后因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再次经多学科会诊,并在患儿及家长知情同意的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广东省6家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NEC患儿资料,对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与晚发型NE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449例符合入选标准患儿,病死率为23.6%(106/449例),其中早产儿组为24.6%(58/238例),足月儿组为22.7%(4
Abernethy畸形可导致肺高压,由于临床医师和超声检查技师对Abernethy畸形认识不足,在肺高压病因程序诊断过程中易误漏诊。为提高对Abernethy畸形并发肺高压的认识,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例Abernethy畸形并肺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2例患儿除了在病程早期出现乏力、气促及活动后易发绀等肺高压表现外,还反复出现皮肤淤斑、血小板降低等脾功能亢进表现;心电图、胸片
目的探讨口服蔗糖溶液对早产儿疼痛刺激的镇痛作用、作用的稳定性及反复口服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且住院时间≥14 d的早产儿共82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疼痛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于每次疼痛操作前2 min予120 g/L蔗糖溶液0.3~0.5 mL,对照组仅给予
医疗设备互惠共享是医联体强化建设的切入点,而推进效能建设更是医疗设备互惠共享的核心工作。作者以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为例,探讨了医联体内大型医疗设备互惠共享应用的有效策略,包括基础信息调研与专家访谈,开展高层面筹划,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激励保障、效能评估和氛围建设等方面,以期提升大型医疗设备互惠共享后的服务支持度、满意率、检查收入、使用饱和度、工作能力、新功能拓展、设备管理等,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
护理措施分类系统可有效记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健全护理收费标准、改进护理教育、促进护理研究,提供标准化护理语言,以满足护理记录电子信息化的需求。作者介绍了护理措施分类系统的内容,描述了该系统在国外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优势,分析了国内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和研究思路,对国内临床实践中如何使用护理措施分类系统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