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的梦中情人,完美,清晰,模糊和遥远。然而有一天,梦中情人真实地站在面前时,我们会怎样?会尖叫还是会拔腿就跑?你又是否真的愿意遇到一位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符合到毫无保留的另一半?
《恋恋书中人》的男主角是年轻而事业有成的单身作家calvin,这就注定了片子是一部小清新。只是没有想到小清新的爱情里还有现实主义魔幻色彩的东西,更穿插了轻喜剧的效果松垮地掩盖着无关小清新的真相。这种结构的组合是一个惊喜还是一种另类?
和大部分爱情轻喜剧一样,遇到事业瓶颈的calvin也是在人生的低谷期遇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ruby,不同的是,这个女孩是他在打字机里敲出来的另一半。在一段喜剧效果的确认再确认下,calvin意识到女孩是真实存在的。此后,情节的发展就比较主流了。一句话,原本孤单的男主角在另一半的陪伴下前所未有的开心和愉悦,快乐的气氛充满了他们在一起的时空里。
和每一对情侣一样,幸福的小甜蜜之后,小摩擦也接踵而来。话少而腼腆的calvin和个性开朗的ruby生出不和。和普通情侣不一样的是,calvin来不及处理也无法适应两个人的不融洽,他几乎是立刻选择了逃避,逃进书房,重写了一段。
接下来的ruby不停地被calvin改写着:太独立了就写得黏人些, 情绪低落了就强行重置为乐翻天。女孩的喜怒哀乐在calvin的控制下不停地变换着,情节更替越来越快……
在两个人的真实相处里,没有谁会为了控制另一方而想要改变他的所有。“夺去他魔鬼的一面,也同时夺去了他天使的一面。”爱一个人是爱他的全部,从优点到毛病。然而这些并不适用于calvin和ruby的战争。calvin的捷径让他对爱情没有忍让和克制的态度,他也无需态度。
终于,事态爆发了。在一次出版人举办的聚会上,误会导致calvin 和ruby在回到家后继续争吵,ruby决心离开。不愿失去爱人而变得歇斯底里的calvin 终于揭穿了自己和ruby相处的始末,并用打字机当面操控ruby。
戳破窗户纸的calvin渐渐变得疯狂。他操控着笔下的ruby在自己面前从恶搞式的飙法语到打响指,甚至学狗叫、爬行。这期间,calvin不时露出痛苦或者绝望的表情。如果此时的ruby仍是一个真实的人,她的反应或许更能渲染这场悲剧的真实性。然而,来不及看到她的表情,在calvin暂停下来试图将她从地上拽起时,ruby头也不回地夺门而出。
可以说,这段亦真亦假的恋爱,就是孤独的Calvin对完美自我的迷恋和对他人情感的控制欲慢慢浮上水面的过程。带着一只狗住在一座空荡荡的大房子里,除了心理医生和自己的亲哥哥,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从自己的书稿中走出来的女友似乎填补了他这种有些畸形的生活的空白,却被calvin的前女友一语中的:一切只是因为他最爱的还是自己。
在ruby跑出去之后,冷静下来的cavlin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自我救赎, 打出最后一行字:一出门,ruby就彻底甩开了她的过往。
经过这一切之后,cavlin写了一本关于她的书:“这是关于我伟大爱情的真实而又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因为希望她不会念到这本书也不会责怪我,我略去了很多太过明显的细节,她的名字,她出生长大的细节,或者任何能认出的伤疤或是胎记。尽管这样,我还是忍不住为她写下这本书,想要告诉她,对每一个为了改变你写下的单词我很抱歉,对很多事情我都很抱歉,你在的时候我看不到你,现在你走了,到处都是你。也许有人看了这本书会说这是魔法,但是相爱本身就是魔法,写作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说:‘小说那少有的奇迹又发生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创造出来用的是墨水、纸和想象力。’我不是塞林格,但是我的确见证了一个少有的奇迹,任何一个作家都可以作证,最幸运最让人开心的状态,是文字不是你写下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她完全是自己来到我的身边,我只是足够幸运正好在那儿,抓住了她。”
对于每一个仍然沉浸在用意念塑造另一半的宅男宅女来说,不如带上一条狗,走出深宅的门,穿过一个小树林。或许,不远处的草地上坐着的那个人,恰恰就符合了你所有的心意。
最后再说一句:本剧的男主演保罗达诺曾经出演过《阳光小美女》里沉默寡言的哥哥,女主角佐伊卡赞则是此片的编剧,更为神奇的是,在现实里,这俩人是真正的一对儿。
献给世上所有的珍爱女孩们
《珍爱人生》的片尾如此说。
20世纪80年代,一个有点胖又不漂亮的黑人女孩和暴虐的母亲住在一栋破旧的公寓楼里,依靠救济金生活,目不识丁的女孩给自己取名珍爱。年仅16岁的珍爱有个智障的女儿,有两个月的身孕,孩子们的父亲是珍爱的生父。
珍爱面对人生不幸的唯一办法是幻想,她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为何这样。她幻想自己有迷人的舞姿,绚丽的舞台,帅气的男友……然而幻想往往被残酷的现实生硬地撕裂。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妈妈哭诉:三岁的珍爱遭受了生父的猥亵,母亲为了留住男人选择了沉默。
珍爱停止了幻想,离开悲剧的源头,选择去爱那些真正爱着她的同学和老师,去爱那些需要她的同伴和孩子。在得知自己是艾滋病携带者后,她仍旧选择了上学,养育智障的女儿,生下腹中的孩子。珍爱美好的信心来源于“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为有我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穿着红色连衣裙披着白色披肩的珍爱,端庄地站着生活中,散发着圣洁的光。
《恋恋书中人》的男主角是年轻而事业有成的单身作家calvin,这就注定了片子是一部小清新。只是没有想到小清新的爱情里还有现实主义魔幻色彩的东西,更穿插了轻喜剧的效果松垮地掩盖着无关小清新的真相。这种结构的组合是一个惊喜还是一种另类?
和大部分爱情轻喜剧一样,遇到事业瓶颈的calvin也是在人生的低谷期遇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ruby,不同的是,这个女孩是他在打字机里敲出来的另一半。在一段喜剧效果的确认再确认下,calvin意识到女孩是真实存在的。此后,情节的发展就比较主流了。一句话,原本孤单的男主角在另一半的陪伴下前所未有的开心和愉悦,快乐的气氛充满了他们在一起的时空里。
和每一对情侣一样,幸福的小甜蜜之后,小摩擦也接踵而来。话少而腼腆的calvin和个性开朗的ruby生出不和。和普通情侣不一样的是,calvin来不及处理也无法适应两个人的不融洽,他几乎是立刻选择了逃避,逃进书房,重写了一段。
接下来的ruby不停地被calvin改写着:太独立了就写得黏人些, 情绪低落了就强行重置为乐翻天。女孩的喜怒哀乐在calvin的控制下不停地变换着,情节更替越来越快……
在两个人的真实相处里,没有谁会为了控制另一方而想要改变他的所有。“夺去他魔鬼的一面,也同时夺去了他天使的一面。”爱一个人是爱他的全部,从优点到毛病。然而这些并不适用于calvin和ruby的战争。calvin的捷径让他对爱情没有忍让和克制的态度,他也无需态度。
终于,事态爆发了。在一次出版人举办的聚会上,误会导致calvin 和ruby在回到家后继续争吵,ruby决心离开。不愿失去爱人而变得歇斯底里的calvin 终于揭穿了自己和ruby相处的始末,并用打字机当面操控ruby。
戳破窗户纸的calvin渐渐变得疯狂。他操控着笔下的ruby在自己面前从恶搞式的飙法语到打响指,甚至学狗叫、爬行。这期间,calvin不时露出痛苦或者绝望的表情。如果此时的ruby仍是一个真实的人,她的反应或许更能渲染这场悲剧的真实性。然而,来不及看到她的表情,在calvin暂停下来试图将她从地上拽起时,ruby头也不回地夺门而出。
可以说,这段亦真亦假的恋爱,就是孤独的Calvin对完美自我的迷恋和对他人情感的控制欲慢慢浮上水面的过程。带着一只狗住在一座空荡荡的大房子里,除了心理医生和自己的亲哥哥,几乎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从自己的书稿中走出来的女友似乎填补了他这种有些畸形的生活的空白,却被calvin的前女友一语中的:一切只是因为他最爱的还是自己。
在ruby跑出去之后,冷静下来的cavlin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最后的自我救赎, 打出最后一行字:一出门,ruby就彻底甩开了她的过往。
经过这一切之后,cavlin写了一本关于她的书:“这是关于我伟大爱情的真实而又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因为希望她不会念到这本书也不会责怪我,我略去了很多太过明显的细节,她的名字,她出生长大的细节,或者任何能认出的伤疤或是胎记。尽管这样,我还是忍不住为她写下这本书,想要告诉她,对每一个为了改变你写下的单词我很抱歉,对很多事情我都很抱歉,你在的时候我看不到你,现在你走了,到处都是你。也许有人看了这本书会说这是魔法,但是相爱本身就是魔法,写作也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说:‘小说那少有的奇迹又发生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创造出来用的是墨水、纸和想象力。’我不是塞林格,但是我的确见证了一个少有的奇迹,任何一个作家都可以作证,最幸运最让人开心的状态,是文字不是你写下来的而是流淌出来的。她完全是自己来到我的身边,我只是足够幸运正好在那儿,抓住了她。”
对于每一个仍然沉浸在用意念塑造另一半的宅男宅女来说,不如带上一条狗,走出深宅的门,穿过一个小树林。或许,不远处的草地上坐着的那个人,恰恰就符合了你所有的心意。
最后再说一句:本剧的男主演保罗达诺曾经出演过《阳光小美女》里沉默寡言的哥哥,女主角佐伊卡赞则是此片的编剧,更为神奇的是,在现实里,这俩人是真正的一对儿。
献给世上所有的珍爱女孩们
《珍爱人生》的片尾如此说。
20世纪80年代,一个有点胖又不漂亮的黑人女孩和暴虐的母亲住在一栋破旧的公寓楼里,依靠救济金生活,目不识丁的女孩给自己取名珍爱。年仅16岁的珍爱有个智障的女儿,有两个月的身孕,孩子们的父亲是珍爱的生父。
珍爱面对人生不幸的唯一办法是幻想,她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为何这样。她幻想自己有迷人的舞姿,绚丽的舞台,帅气的男友……然而幻想往往被残酷的现实生硬地撕裂。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妈妈哭诉:三岁的珍爱遭受了生父的猥亵,母亲为了留住男人选择了沉默。
珍爱停止了幻想,离开悲剧的源头,选择去爱那些真正爱着她的同学和老师,去爱那些需要她的同伴和孩子。在得知自己是艾滋病携带者后,她仍旧选择了上学,养育智障的女儿,生下腹中的孩子。珍爱美好的信心来源于“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为有我这样的母亲而骄傲”。
穿着红色连衣裙披着白色披肩的珍爱,端庄地站着生活中,散发着圣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