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人群的疫苗防护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切断传染途径外,保护易感人群是又一个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如何保护呢?最佳手段就是接种疫苗,俗称打预防针。
  
  常用疫苗
  
  疫苗是什么?凡具有抗原性,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抵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生物制品,总称为疫苗。
  包括减毒活疫苗(如麻风腮疫苗)、灭活疫苗(如甲肝疫苗)、多糖疫苗(如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组分疫苗(如流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如乙肝疫苗)等几大类,品种多达上百种。目前最常用的有以下品种:
  麻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用,孩子出生后按期接种。
  麻风腮三联疫苗
  用于儿童,预防麻疹、风疹及腮腺炎等3种传染病。
  百白破三联疫苗
  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3种传染病,3个月以上孩子按时接种。
  卡介苗
  采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预防结核病。接种对象包括儿童与成人。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
  口服疫苗,呈白色颗粒状糖丸。孩子出生后按计划服用,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乙型脑炎疫苗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适合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乙肝疫苗
  包括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两种。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者,包括儿童及成人。
  肺炎疫苗
  灭活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等,包括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与23价疫苗两种,前一种用于孩子,后一种用于成人。
  出血热疫苗
  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凡出血热疫区10~70岁的人都应接种,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人员等人员更应接种。
  狂犬疫苗
  包括国产精制疫苗和法国进口“维尔博”疫苗,预防狂犬病。与任何可疑动物或狂犬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人,如被动物包括外表健康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动物舔过等,都应尽早接种。另外,被动物咬伤机会较大或其他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还应提前接种。
  甲肝疫苗
  用于预防甲型肝炎,接种后至少可获得4年以上的持续保护。1岁以上的易感者均可接种。
  流脑疫苗
  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15周岁的儿童和少年。
  腮腺炎疫苗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用于8个月以上的儿童。
  流感疫苗
  预防流行性感冒。
  
  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2岁以上所有人群,尤其是慢性心、肺、支气管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等更要注意接种。
  儿童接种疫苗应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不能漏种,并要按时复种。
  成人则无固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哪一种,何时接种,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下方案可供参考:
  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因为流感病毒年年都有变化,且流感疫苗属于联合制剂,通常用来预防每年最流行的3种流感病毒毒株,
  疫苗因之而年年更新,要想远离流感必需年年打。
  喜欢旅游者
  如去非洲南部或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旅游,最好接种黄热病疫苗。去沙特阿拉伯则需要打脑膜炎球菌疫苗。春末夏初到野外郊游,最好打出血热疫苗。
  特殊行业人群
  需要针对性地打疫苗。以医护人员为例,经常与各种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与排泄物打交道,感染各种病原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故预防麻疹、腮腺炎、百日咳、乙肝等疾病的疫苗都要打,每年的流感疫苗也不能落下。
  哮喘、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患者
  吸烟、免疫功能差者,一旦肺部遭受病菌感染,症状将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接种肺炎疫苗特别重要。肺炎疫苗的有效保护率可达到85%以上,打一针的保护期长达5年之久,以秋季流感大规模袭击前接种为宜。
  性伴侣多者
  应当接种与性传播疾病有关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等。
  宠物爱好者
  要接种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中55岁以上中老年人约3/4对破伤风没有免疫力,更谈不上对狂犬病的免疫力了。而中老年人多有养宠物的爱好,容易被猫、狗等小动物抓伤或咬伤,接种预防破伤风与狂犬病的疫苗势在必行。
  经常在外就餐者
  可打胃幽门螺杆菌疫苗、乙肝疫苗。
  中老年人
  在冬春等低气温季节宜打气管炎疫苗。气管炎疫苗又称哮喘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这些病症多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接种气管炎疫苗,可有效地防止感染性气管疾病的发生和发作,保护你平安过冬。
  
  接种前后注意要点
  
  掌握好禁忌症
  不是所有人或任何时候都能打疫苗,以下情况就不宜:
  正在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接种。
  正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两周,应缓期接种。
  患有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肾脏疾病、严重心脏病不宜接种。
  肿瘤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时不宜接种。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癔病、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疾病不宜接种。
  过敏体质,有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发生过敏者不宜接种。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
  孕期、哺乳期及月经期应推迟接种某些疫苗。
  应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打疫苗后,由于机体受到疫苗的刺激,一般都要出现某些反应。这些反应有些是正常的,如卡介苗接种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等变化。
  但也可能因为技术问题或孩子本身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到接种单位寻求帮助,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出错。
  观察、评估疫苗接种后的效果
  一是观察打针部位有没有变化,有变化(如种卡介苗后2~3天,打针部位皮肤红肿,两周左右再次红肿,并破溃形成溃疡,有少量脓液,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说明接种成功;无变化表明接种失败,应及时给予补种。
  二是观察孩子的抗病能力是不是增强了。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两周就可以产生免疫力,一个月左右免疫水平最高,以后便逐渐降低。
  如果接种疫苗两周以后,不再患所种疫苗能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或周围有这种传染病流行期间,表明接种成功,效果好。
  此外,皮肤试验、体内抗体测定等办法,更能准确地检测疫苗接种的成败,但须到医院进行,比较麻烦。
  打了疫苗并非万事大吉
  因为人体感染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如自身状态、疾病流行、感染程度、产生抗体是否足够或效果是否降低等方方面面。
  只要上述条件中有一条发生了变化,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以乙型肝炎为例,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抗体,保护接种者免受乙肝感染之害,但这种保护作用是相对的,且受到时间的限制。
  因此,仍须注意预防,特别是不能接受e抗原阳性的乙肝病人的血液,否则仍会感染上乙型肝炎。
  那种认为打了疫苗等于进了保险箱,生活就可以随随便便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应予以彻底纠正。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党章党规的潜心学习、细照笃行,我们又经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深层洗礼、灵魂上的深刻触动、信念上的深度唤醒。笔者就践行党员宗旨,爱岗敬业浅谈自己的领悟。  关键词:党员宗旨;爱岗敬业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号召。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
有一类传染病,起病后有红色的点状或小片状疹子亮相于体表皮肤,大有疾病临身“皮”先知之势,医学谓之出疹性传染病,麻疹就是其中之一。     致病元凶  麻疹多见于儿童,春季尤其高发,尽管相关疫苗早已问世,可全球每年仍有10多万幼小生命被凶残地夺走。究其真凶是一种病毒,谓之麻疹病毒,它的几则“档案”资料你不可不知:  传染性很强   未接种疫苗者若与麻疹患者接触,遭受传染的几率可超过90%。麻疹病毒
过去十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年均增速接近50%。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位列世界第三,超过了很多传统的对外投资大国,存量超过了530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介绍俄罗斯人造板生产的现状、现代化改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采取的对策以及发展前景。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ssian wood-based panel production, the progress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校園文化;学生教育;家校联系  1 信息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对校园文化的定义是校园人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以及期权创造形成的过程。目前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全球化的进程对校园文化有着不小的冲击性的影响,网络对人类现在已经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目前的生产行为方式有着巨大的冲击力,不过在此同时,正所谓,破而后立。这种震荡同时又催生出与之相
摘 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部署。文章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充为例,探究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用学习教学促进生产建设的工作。  关键词:两学一做;生产建设;问题导向  按照中央和长庆油田公司党委部署要求,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充分借鉴以往党内集中教育经验,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针对措施,落实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的落实,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美国学者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关注生命自然属性的问题。其在著书《生命教育》中指出:“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从生命中学习。生命教育旨在引导人们回到生命之中,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大教室,不只是孩子,包括我们自己,都应该听听生命怎么说。”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经由港台传入内陆,在中国内地教育界的引起了极大反响。叶澜教授深受
一、 初心rn“天地乾坤, 万物氤氲. 易生两极, 两极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日月轮转, 阴阳交替, 元亨利贞动势呈现, 生生不易.” 舞剧 《易·文》 以 《周易》为创作基础, 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