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教学改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学前识字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给识字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教师可以尝试以改革“封闭型”课程结构为突破口,每周开设一节识字活动课,在不动现行教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课外生活中识字。这样,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直接与儿童识字“新常态”下的识字“接气”,识字教学“两条腿走路”,化“难”为“易”。学生两年可轻松识字2500个左右,从而实现自主阅读。
  【关键词】儿童识字“新常态”;识字活动课;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0-03
  【作者简介】陈树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00),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科学认读——培养儿童阅读素养”课题组副组长,原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儿童学前识字情况非常普遍
  近期,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中撰文,明确提出一个观点:“识字教学起点不是零。”识字教学到底是“零起点”,还是“非零起点”?江苏省“科学认读”课题组曾在多所实验学校进行过儿童学前识字情况调查(见下表),数据未必精准,却反映了目前儿童学前识字非常普遍的情况。
  儿童入学之后,教师要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识字教学。这种常规的教学,学生的“起点”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朱文瑾老师,曾对一年级一个班的35名学生进行过一次针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的学前调查。调查内容为:了解一类字、二类字认读情况;从一类字中抽取“女、奶、扇”三个字现场听写,了解会写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一类字、二类字会认情况统计。
  一类字
其他文献
【摘要】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好操作活动的时机,合理安排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在教师必要的操作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通过比较、反思、交流等途径,让学生展开数学思考,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操作后的交流、总结,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智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除与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外,近年来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又进一步证实,性乱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