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私有化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市场近期掀起一股私有化风潮,各色大股东心思各异
  
  有人急于冲进股市,却也有人偏偏选择退出。2005年11月11日,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速达软件(HK 8263)发布公告称,将由一家名为Profit Eagle公司提出收购其全部已发行股份的要求,而Profit Eagle公司由速达软件执行董事岑安滨、邹其雄及林钢各占1/3,若收购完成速达将摘牌退市。
  当然,速达软件并不是就此告别资本市场,据称“因为香港联交所并没有真实反映速达的价值,将谋求于NASDAQ挂牌”。而在近期的香港市场,私有化则渐成一股风潮,尽管出发点各异。
  私有化即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向其余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建议,按照一定价格,买回全部发行在外的股份,并将它从股市中摘牌。一般情况下,母公司选择私有化旗下子公司,是因为维持这些子公司上市地位的成本已超过了对其进行私有化的成本,其股票交投不活跃、融资能力几近丧失。
  在这轮私有化风潮中,科技电讯类股票成为一股代表力量。富豪郑裕彤旗下新世界发展(HK 0017)在11月初公布,将以每股0.75港元作价将子公司新世界信息(HK 0301)私有化,这一价格较新世界信息在停牌前每股0.42元有78.6%溢价,与其6月底的资产净值相同。近年来,新世界信息经营状况不佳,亏损巨大,私有化成功则可简化集团架构,并将营运成本降低。而目前市况不佳,私有化成本并不高,也是大股东做出选择的原因之一。
  紧接着,另一富豪李兆基旗下恒基地产(HK 0012)宣布私有化恒基发展(HK 0097),将以1:2.6的比例换股。目前,恒基地产持有恒基发展73.48%股份,前者将为私有化发行最多约2.68亿新股,占其扩大后股本的12.89%,而李兆基在恒基地产的持股量会由61.56%降至52.72%。
  事实上,恒基地产早在两年前就试图私有化恒基发展,但以失败告终,此次卷土重来。而在今年早些时候,恒基系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恒基中国(HK 0246)和恒基数码(HK8023)已经被成功私有化。若以上述私有化条件换算,相当于恒基地产每股价值13.23港元,比其截至中期的每股净资产8.11港元溢价63.13%;较停牌前报收价10.65港元溢价24.2%。
  证券业内人士认为,恒基系之所以不断私有化旗下资产,是因为近来地产业务缺乏增长点,而恒基地产在前几年积累的资金无处可投,买回旗下其他的优质资产相对比较划算。比如恒基发展持有37.15%权益的中华煤气(HK 0003)具有良好的现金流,私有化恒基发展后,将由此增厚恒基地产在中华煤气的权益,从而提升其资产价值。
  内地两大石油巨头也在这股风潮中不甘寂寞。先是中石油(HK 0857)宣布将斥资37.07亿元私有化在香港、内地及美国三地上市的吉林化工(HK 368、SZ 000618),随之引发市场对相关公司的猜测,由此掀起一波炒作行情。中石化(HK 386、SH 600028)旗下的上海石化(HK 338、SH 600688)发布公告称“母公司并无私有化计划”,而镇海炼化(1128,HK)的私有化则几成事实,中石化报价每股10.6港元,总代价约76.72亿港元。
  两大石油巨头如何整合旗下众多上市公司一直是市场注目的焦点,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之际,这一问题更无法回避,此时终于出招。有分析师认为,通过将在港上市子公司私有化,以避免进行股改时的成本增加及H股股东可能提出的诉讼,及潜在的巨额赔偿,从而消除一些不确定因素,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很显然,对于相关上市公司,此后仍不乏炒作机会。
  而对于南太电子的顾明均来说,私有化就是一个明显不过的创富机会了。南太电子也在近期准备私有化子公司NTEEP(HK 2633)及JIC TECH(HK 0987),顾明均的理由是香港投资者“不重视工业股”。
  以NT EEP为例,南太电子报出的价格为每股1.8港元,较停牌前市价溢价47.5%,似乎较为有利。但值得注意的是,NT EEP在去年分拆上市时的招股价为3.88港元,发售两亿股,而NT EEP上市后股价即跌破招股价。今年8月,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南太电子大幅减持,导致NT EEP股价在4天内急跌30%,当股价创新低至1.14港元之际,南太电子于10月初提出私有化。
  市场怨声载道,很显然1.80港元较招股价3.88元低了53.61%,阴跌的走势让投资者不大可能赚钱。而若私有化成功,南太电子则可轻松赚取3亿港元之上。而南太电子还声称,若私有化不成功,将会出售两家子公司的股份,这无疑是威胁投资者“不接受私有化便承受下跌”,够狠。
其他文献
华为国际化的阶段性成功是其自身清晰的战略选择与不可或缺的特殊历史机遇所共同造就,其路径和模式不可复制。  如今,如果你有机会深入了解全球顶尖电信企业,无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运营商,华为的名字已不再陌生。竞争对手在时刻警惕华为的进攻的同时,也给予了这家中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足够的尊重。2004年7月28日,当华为与思科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最终以和解结束时,对方也不得不承认,“华为在这场官司中获得了比思科
期刊
设计考究的家具,极具个性化的服务,足够的私密空间……无论您是商务旅行还是休闲度假,北京希尔顿都将带给您家一般的舒适感受。    我们深谙每一个商务旅客的需求,确保您在北京的入住期间舒适而高效。在行政楼层的客房里,各种娱乐设施和现代办公设备一应俱全。您可以自己调制一杯意大利特浓咖啡,或陶醉在Bose高保真音响带来的美妙音乐中,甚至在卫生间沐浴时也可以通过内置的LCD屏收看各类电视节目。个人直线电话、
期刊
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恶果仍在继续,巨额亏损、涉嫌内幕交易、恶意收购的威胁,都重重地压在李煜耀头顶  2007年3月20日,明基公布了200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第四季度亏损78.9亿新台币,全年营收1306亿新台币,亏损额高达276亿新台币(约合8.3亿美元或64.5亿元人民币)。这是明基历史上最差的业绩表现,主要原因便是受到2005年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拖累。  据称董事长李焜耀在当天的董事
期刊
荣氏家族中,除了荣毅仁父子。还有很多人在不同领域做出不俗业绩    老当益壮的荣鸿庆    在荣毅仁去世后,荣氏家族第二代中,仍活跃在商界的只剩下荣鸿庆一人,即荣宗敬的小儿子荣纲仁(字鸿庆)。  现年82岁的荣鸿庆担任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称“上商银”)董事长,上商银1915年创立于上海,是由知名银行家陈光甫发起的纯民营银行。1927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申新纺织总公司名义,向中国银行、上商
期刊
如果角色不清晰,就会出现任意干预经营管理,或者内部争权夺利,家族事业最终瓦解  在我国,素有“富不过三代”之说:此言意即第一代人凭艰苦创业而成功,第二代人还可凭上一代人的经验和威望守业,从第三代人起开始衰败,甚至崩溃。  这并不完全是感性的经验之谈。有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还不足总量的13%。在今年
期刊
作为一代中国企业家的代表,李东生将原本以生产电话机为主的TCL集团打造成了综合性的消费电子企业,其曾经的成就已为世人所见。而自从进行了两次国际大并购之后,李东生陷入了长时间的困局,为各方质疑。确实,对于有志于成为全球化公司的中国企业来说,进军国际市场乃是必发之箭,先行者们自当受到尊重,无论他们究竟是先驱还是先烈。但必须正视的是,在TCL集团的成长之路上,其依靠规模扩张的路径选择一脉相承,这种粗放的
期刊
明清时期,当徽商、晋商两大商帮在商场争雄之时,冷不防于浙江中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龙游商帮,一时间大有赶超之势。  龙游商帮是明清十大商帮中惟一以县级地域命名的,但实际上是指整个衢州府商人集团,包括浙江龙游、常山、衢县(如今划为衢江区)、开化、江山等五县,其中以龙游县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最为高明,故冠之以龙游商帮。  龙游历史悠久,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据龙游县地方志记载,龙游
期刊
全身而退是政治艺术英雄与领袖的微妙千亿之坎的世界量级历史时空中的生命力掌控野心的战略思维以进为退的神来之笔炉火纯青的战略退却大智若愚的企业政治家“五虎上将”的赛马策略宗亲式的准家族企业不做慈善家做教父生活理念不是工作狂    全身而退是政治艺术    前所未有,中国媒体如此关注一位中国企业家的退休问题。记者们抓住各种机会并以各种方式,喋喋不休地探问与渲染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何以且如何退休。  看
期刊
在10月底刚刚宣布推后上市不久,中国龙工(HK 3339)的招股活动又在11月初卷土重来,其国际配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上市计划已可顺利推进。  作为内地第三大轮式装载机制造商,中国龙工原计划于10月24-27日公开招股,11月3日挂牌上市,每股招股价1.51~1.94港元,发行3亿股,集资额最高可达5.82亿港元。但招股书甫一公布,中国龙工旋即又发出公告称,鉴于近日市场环境疲弱,将暂缓其上市计划。
期刊
如果问一位CEO,公司资产总值是多少,他可能会告诉你每一件设备进价多少,今天还值多少,最后算个总数出来,但如果问CEO,公司品牌值多少钱,他很难答上来。  品牌价值不好算,即便沦落到公司出售,甚至清算,品牌价值多少也很受争议。据多伦多品牌财经公司调查,很多加拿大公司品牌价值数十亿美元,但在最终资产负债表上,其金额就是变卖有形资产的超值部分,有多少算多少。  这家公司还发现,有些明明已经发霉的品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