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婉玲:不求闻达但求无愧於心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在逆境中成长,
  向日葵一般,朝着太阳;
  她在奋鬥中成长,
  不倒翁一般,成就自我;
  她在付出中成长,
  一直紧贴着祖国、香港及家乡发展之需。
  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几十年坚持“爱国爱港爱乡”,
  她言:不求闻达,但求无愧於心。
  邓婉玲女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广东省政协九届、十届港澳委员
  裕兴纸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广东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外商公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
  广东省侨联常务委员
  广东省惠州市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广东省惠州市侨联荣誉主席
  广东省惠州市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香港广东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创会副会长
  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常务会董兼妇女部主任
  香港客属社团总会副主席
  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
  香港惠阳联谊会首席常务副主席
  邓婉玲女士是香港社团中的知名人士,在广东籍社团当中更是有口皆碑。前些天,在上水惠州公立学校第54届毕业典礼上,又一次见到了任校董的她。
  俐落的短髪,精气神十足,端庄大方的着装,是邓婉玲女士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她交谈时,很快被她的快人快语所感染,她所讲的内容离不开“爱国爱港爱乡”,难怪“她一家五口人都担任政协委员”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乡亲眼中的热心大姐
  七月,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来临。
  位於香港新界的上水惠州公立学校迎来了第54届毕业典礼,身为校董的邓婉玲女士出席,为毕业的学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和祝愿。
  说起邓婉玲女士担任校董,还得从该校重建说起。
  在上水惠州公立学校的校园里,人们可以发现一处2009年立下的石碑,上面刻记着“在过去三年来,特别是本会永远荣誉会长邓婉玲女士、杨新先生、谭伟明先生及筹建新校委员会成员等,不懈地积极向外界筹募……至今已筹得善款超过五百万元……”
  在众乡亲们的眼中,邓婉玲女士乐於助人,就像是一位热心的大姐,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能力所到之处,她从不推辞。而如上这扶持教育事业的工作,只是她所做社会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从她的名片所印的社会职务中即可看出:广东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外商公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侨联常务委员,是广东省惠州市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一列下来,足有二十多个,而没有列出来的职务不下於这个数字,可想而知,她从中需要付出多少精力。
  取之社会 用之社会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是邓婉玲女士做社会工作的出发点。
  邓婉玲女士,裕兴纸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与先生一直从事造纸行业至今,裕兴纸业是改革开放後第一批进入内地投资兴业的外资企业,“我先生的家乡在东莞樟木头,当年那里的第一个外资项目就是由我们引进的。”随即,往家乡捐资助学、修桥铺路、捐建医疗中心等一系列的慈善项目亦随着他们在内地的多个地区兴起,资金多达数百万。
  一直以来,邓婉玲女士做事雷厉风行、办事效率高、号召能力强、诚实信用,在香港社团当中都是有目共睹,令人不得不佩服。
  一次,家乡领导感叹如此多的惠州人在香港,竟然没有一个惠阳联谊会,为此,他们找到了邓婉玲女士。她一听原由,义不容辞地接下重任。在多方的支持之下,她马不停蹄地立即着手筹办创会事务,在惠州人当中奔走相告,搜集创会意见,寻找联络人等等,忙得不亦乐乎。短短三个月以後,香港惠阳联谊会宣告成立,聚集了黄少康、杨新、李富荣、巫天送、邓自然及刘智仁等一批惠阳籍知名人士。
  令人振奋的是,香港惠阳联谊会自成立以来,秉承“联络乡谊、团结惠阳籍各商界人士,积极参与香港事务和促进惠阳与香港有关文化、教育、商贸等交往与合作”的办会宗旨,关心、热爱家乡,努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其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於邓婉玲女士来说,无论是对国家、香港还是家乡,都保持一颗无私付出的心,在捨得之间有着干脆利落的选择,足以看出国家、香港、故土在她心中的份量。
  几十年来,她一直活跃在有关自己家乡惠州以及先生家乡东莞的各项事务中,担任的社会工作多达数十项,无论是政协工作还是社团职务,每一样都尽力而为,是大家眼中不可多得的甘於奉献的人。
  目前,公司事务已交由儿子与女儿打理,六十多岁的邓婉玲女士原本可以享受退休生活,然而她没有这样做,相反,选择了继续服务。今天的她,繁忙程度不减当年,仍旧像年轻人一样,每天脑袋在高速地运转,也早已习惯了每晚忙到凌晨两点才得以休息。
  “我愿在有生之年,只要身体健康,就有一点热发一点光,为祖国、为家乡、为香港,贡献力量。”为人坦坦荡荡,重情重义的邓婉玲女士,只要是对国家好的事情,无论是做多少都是不夠的。
  不求闻达,但求不愧於心
  在众人面前,邓婉玲女士乐观、坚强、豁达,做起事来风风火火,从不拖泥带水,效率极高,或许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出生在惠州的她,上世纪六十年代来港,年纪轻轻便走进社会,在一家製衣厂里打工,因而养成了独立、自强、自律的性格。22岁,她与正在创业初期的先生步入婚姻殿堂,先後育有四个孩子。
  一边帮助先生管理公司,一边又要照顾家庭,那时的邓婉玲女士一直渴望自己能有三头六臂,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与先生恩爱有加的她,遇到事情商量着来,“倘若我忙的时候,先生就帮忙照顾孩子。”双方的相互理解、默默支持,奠定了这个家庭幸福、甜蜜的基础。
  虽说工作忙碌,但邓婉玲女士一直未鬆懈对孩子们的栽培,特别不放鬆培养其爱国思想及为人处事的道理。“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所以更应该从小培养他们为社会、为国家和家乡多做贡献。”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生活中的她以身作则,做人磊落正义、视国家的利益重於自身……慢慢地,使得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做人要实在、讲信用,对亲朋好友如此,对社会国家更是如此。”如今,她的三个孩子都传承了一份爱国爱港爱乡的热忱,以及社会责任感,大儿子任惠州市政协常委、小儿子曾任河源市政协委员、女儿任阳江市政协委员,其先生曾任东莞市政协委员,她自己亦是广东省政协九届、十届港澳委员,一家五口人都担任政协委员的故事,在人们口中传为佳话。
  “当下参政议政,我最关心的仍旧是长者和青年问题,真正帮助到他们需要做基层工作。”深入到市民当中,成为了她的一种惯例,她认为仅出钱而非出力,仅出力而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子,同样也不可能做好社会服务。这也是为什麽,人们常在基层看到她的原因。
  几十年,做了众多的社会工作,邓婉玲女士感慨到,“如何扮演在社会工作中的角色?最主要是有一份心,出心出力,不求闻达,但求无愧於心。”是啊,“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努力”,人生在世,美在尽全力,邓婉玲女士的美,亦在於:用尽全力为家国。
其他文献
7月26日,由澳大利亚中西部天文学会(Central West Astronomical Society)主办的2015年度大卫马林天文摄影大赛获奖名单公佈。来自昆士兰的天文摄影师特洛伊·卡斯维尔(Troy Casswell)凭借作品《恒星的财宝》(Stellar Riches)获得本年度最佳业餘天文摄影奖。  卡斯维尔的作品揭示了银河系的天体之美,照片共进行了64次曝光才拍摄完毕。大赛首席评委大
期刊
他敢拼敢闯,  吃苦耐劳,是他立足於香港的基础,  踏踏实实,是他成长的支柱,  他在前进中寻找人生转折的契机;  他善思善商,  机遇,是开启他事业的钥匙,  不满足,是他向前的车轮,  他在发展中居安思危勇往直前。  闽人敢闯  众所周知,福建人敢拼敢闯,吃苦耐劳,不彰不显,踏踏实实,福建人的性格除了务实,内在卻更显刚强、坚毅、执著。身为福建人,徐斌先生的身上也有这样的共性。15岁的他在父亲的
期刊
创新,能为传统注入新鲜的血液,  从而让事物焕然新生,再续辉煌。  李惠明先生因此注重创新亦善於创新:  他把设计、包装、出版等元素融入父亲  所创的印刷事业中,  将单一的经营提升至可为顾客提供众多服务,  让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他知道,年轻人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动力,  因此他致力於培养优秀的年轻人。  他的努力,扩展了事业,  裨益了青年,引领着新的潮流。  事业转型结缘社团  印刷业是个相
期刊
本着与人为善的初心,  他襟怀坦荡,热情真诚,  二十载付出,  心在龙川,情在龙川;  怀着广结志士聚龙情的目标,  他几番思索,几经忙碌,  二十载联谊,  功在龙川,利在龙川。  张禄光先生是1986年从家乡龙川来到深圳打拼的,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政策实行还不足十年,深圳的发展还处於初级阶段。来深之後的张禄光先生选择的是房地产建筑行业,不仅他来了,他还带来了一批龙川同乡。他的这一举措一方面帮助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7月6日上午,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名海外嘉宾应邀参加了论坛活动。与会嘉宾围绕“联谊、交流、合作、共赢”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後纷纷表示通过专题演讲,他们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外交情况有了全面、真实地了解,並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海外侨商带来的新机遇,收获很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
期刊
近日,中国重汽桥箱公司苗林壮、杨玉红、石国洲等人完成的《一便携式齿跳检测仪》及韩树完成的《一种控制十字轴渗碳淬火变形的加工工艺》,分别获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授权。2014年上半年,桥箱公司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项,创历史新高。  桥箱公司为激发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制定了专项指标分解计划,广大技术人员打破惯性思维定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攻破
期刊
同行林立,意味着竞争强烈,  香港的第三方理财公司既有过千的集团,  也有仅十个人的小规模企业,  其中不知发生多少行业经典故事。  两年前与合作夥伴创业的范铭基先生,  把一个50人的团队发展到250人,  成就一个公司员工人数增长五倍的传奇经历。  范铭基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智易顾问有限公司董事  香港吐露港扶轮社社长(2009年度)  2002年从加拿大回到香港发展,曾在  康宏工作10年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於晚上8点整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並宣佈运动会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和夫人、斐济总统奈拉蒂考、马尔代夫总统亚明、黑山总统武亚诺维奇和夫人、摩纳哥国家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瓦努阿图总理纳图曼和夫人、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雅克·罗格和夫人等出席开幕式。共有来自世界
期刊
不久前,香港中文大学团队与内地合作,通过野生大豆的基因图谱发现並复製出耐盐基因。该研究成果刚刊登於著名科学期刊《自然通讯》。这项由两地三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研究成果,将有利於培养大豆适应盐渍化等贫瘠土地环境,提高优质耐盐大豆产量,为中国及全球农业作出贡献。  “这个突破性的发现可大大提高培植耐盐大豆的效率。”林汉明说,“我们现已与内地大豆培植人员一起,用野生大豆与农业大豆杂交的方式,希望在六代种植期
期刊
最快乐的事就是参与社会服务,  在付出中,  他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  也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他热情奉献,与人为善,  对江门的关切,  对香港的期盼,  华侨的爱国血液、暖暖乡情,  正是以爱心奉献的形式延绵传承。  朱浩贤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江门同乡会监事长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政协委员  新界工商业总会北区分会副主席  北区各界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名誉会长  北区消防安全大使名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