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时候”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来源 :求学·志愿填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晚看江南:忙和早睡才是治愈的良好配方。
  @正经人谁去写日记啊:到底什么是快乐星球?
  @w是鹿鹿吖:把所有軟件都点开一遍,翻来覆去地看,然后睡觉。
  @不对你心动呀:一个人散步是在和地球约会。
  @谁能拒绝一只天选福星的塔姆呢:没有什么好孤独的,你有游戏可以玩,有两三个交心的朋友,有忙碌有趣又有意义的工作,偶尔的孤独也可以当作调味剂呀!
  @桃野十七:我把列表里所有人的朋友圈都翻完了。
  @袭火的憨憨:或许我自己太过有趣,所以无须他人陪伴。
  @睡不醒的云舟舟:“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天上有一弯月亮:这条路你只能自己走。(复读那年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
  @爱吃鱼的曹喵喵_:蚂蚁森林种了30棵树,蚂蚁庄园养起了鸡并捐了470个蛋,现在又种起了花,看着它一天天发芽长大,觉得很有意义。
  @由他阿:“被爱不过是一瞬间的幻觉,不被爱才是人生的常态。” ???
  @余小北o:真正意义上的单身,是毕业后的4—5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没有家人、同学,也没有情人陪伴在身边,会让人感觉很孤苦,时间难打发,精神没寄托……可是,你也要知道,这几年也是一生中独一无二的日子和有特别意义的几年,因为在这期间你学会了独处,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决断、隐忍……
  @清欢zsy: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走向自己。——黑塞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直以来,艺考总是作为高中生升学的特殊跳板而存在,“学渣”的退路、高学费、毕业生工作不稳定等标签常年被贴在艺术类专业身上。但说到底,选择艺术类专业也是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技能练就平台,这同选择其他专业是一样的,不过因为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内容涉及文化传播,所以免不了要比普通专业更显眼一些。  近年来,与戏剧影视相关的艺术专业逐渐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并为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接受。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表演这样幕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昊昊  从业年限:5年  从业地点:上海市  一句话感受:基金经理是一个为民理财、助民生财的职业  对口专业:金融学类、经济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专业  从业门槛:硕士及以上  能力要求:数据挖掘及分析能力、模型构建能力、调研能力  晋升路径:研究员、交易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薪资水平:与所管理基金收益率有关,平均30万元/年  入职提醒:节奏快,时间紧,任务重,要有
期刊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木头人  从业年限:3年  从业地点:四川省  一句话感受:宠物医生也是医生  对口专业: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  从业门槛: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具备扎实的医疗技术,能吃苦耐劳  晋升路径:助理宠物医生→宠物医生→高级宠物医生  薪资水平:平均15万元/年  入职提醒:做我们这行需要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小动物  我与宠物医生结缘  我选择宠物医生这份职业,可以算是子承父业
期刊
陕西,一个载满历史文化的地方,孕育了众多文化古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市,“炎帝故里”宝鸡市,古丝绸之路第一站咸阳市,白居易故里渭南市,黄帝陵所在地延安市,“九边重镇”榆林市,汉文化发祥地汉中市……文化气质突出,不愧是无数人向往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但陕西不是只有旅游业,它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汇聚众多水利工程企业,水利水电行业发达;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高度发展,农业科技领域备
期刊
2014年,我考上了县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原本以为能够顺顺利利度过三年,考上理想的大学,然后带上父母参观我考上的大学,去领略高校的文化底蕴和欣赏高校的美景。但是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意外先来,陷入低谷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2015年12月31日,元旦放假的前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宿舍,室友们便开始兴高采烈地讨论放假去哪里玩,怎样才算有仪式感的跨年。我纠结着是要回家跟父母一起跨年还是留校
期刊
2020年盛夏,相信于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夏天。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对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比如最后也没能穿上期待已久的学士服,没能吃上一顿散伙饭,没有最后一段刻骨铭心的毕业实习经历,等等。  于我而言,最遗憾的可能是错过了最后一次“三下乡”的机会吧。因为我一直想在毕业之前体验一次基层工作,感受不同的生活,但直到毕业也没能有过一次完整的实习经历,多遗憾!好在
期刊
2016年的夏天,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考场响起“考试时间到,请考生停止作答”的广播声时,我明白我的高中时代正式结束了。  高考成绩出来了,没有我预期的高分。填报志愿时,父母不希望我离家太远,于是我就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地听从家人的建议填报了统计学专业。大学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背起行囊离开家,三个月的暑假或多或少都为我来到这座全新的城市做了准备,可是真正踏上这片
期刊
高中时期的我,心里充满了狂妄与偏执。有一位老师,她一直默默地鼓励着我,让我慢慢懂得了何为人,如何为人。  她是我高中三年的班主任小方,一个二十来岁,古灵精怪的老师。她曾经也是这所高中的学生,高考考上了一所“985工程”高校。大学毕业几年后,她就遇到了我们,或者说,是我们遇见了她。我记得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她手里拿着一沓资料,一身白衣潇洒地推开了教室的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澈的眼神,一张温柔的笑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