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国财政理念引领人民币国际化新格局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li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国际格局和经济形势发生调整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环境下,大国财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稳健的财政状况、充足的财政政策空间、特定领域的财政支出及国债市场发展都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此,应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大国财政理念为指导,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将人民币国际化纳入财政政策制定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国债市场国际化,增加在政府投资和采购、国际产能合作、对外援助中人民币的使用.
其他文献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
数字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积累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资本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推动了资本积累.数字化信息网络生产系统具有更强的将劳资双方及消费者整合在资方控制下进行"合作"的能力.劳动主体通过劳动过程创造了劳动产品的价值,劳动过程、劳动主体和劳动产品是价值创造的三要素.从劳动过程来看,数字劳动的出现丰富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从劳动主体来看,"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所产生的"产消合一"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之一;从劳动产品来看,创新性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和原有数字化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共同构成了无形数字商品的总
"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走出去"步伐,对于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扮演好应有角色和发挥好应有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除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因素外,"一带一路"倡议应有其自身的特殊作用机制.从"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互联互通这一根本事实特征出发,在理论阐释"五通"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构建和有效测度"五通"指标,并选取9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1—2017年的样本数据,据此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层面看,"五通"确实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
本文系统梳理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渠道,并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与企业债务风险呈正相关关系,房价上涨主要通过抵押约束渠道作用于企业债务风险,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检验表明,房价上涨不会明显影响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债务风险,但会显著提高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杠杆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渠道检验显示,房价上涨引致的抵押品价值上升可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的渠道增加企业杠杆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
正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获取地租,资本主义平台资本则通过对数据和数字劳动的占有与控制获取数字租金.劳动时间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尽可能多地将劳动者的自由时间转化为数字剩余劳动时间是平台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由数字剩余劳动创造并被平台资本无偿占有的数字租金具有与地租相同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因此,打破平台资本基于时间的经济竞争逻辑、规范平台资本对数字租金的攫取行为是构建开放、安全、健康的平台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
由于延长相关补贴免税政策和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等多项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产业短板突出、政策体系不完善及消费和使用环境不佳等问题仍待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为促进产业发展,应提高本土车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高产业政策的灵活性适应性,不断优化消费和使用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实施质量品牌发展战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近年来,如何推进产业向东西部地区转移、避免过快过多向外转移,进而形成国内大循环格局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围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供应链协同组织关系增强中西部地区对制造业吸引力的路径机制,对中西部地区8个地级市、11个大行业、24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缩短产品或原材料空间距离、提供专业平台服务、增强服务可获性等方式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能够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通过提升服务效率、集聚服务配套、深度融合制造业等方式协同推进制造业区域转移,能够提升制造业效率;通过发挥关键环节供应链核
修缮既使一些古建筑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也彰显出一个群落、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独特魅力rn千百年来,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地区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如砖雕门楼、青瓦白墙的皖派;山环水绕、曲径通幽的苏派;生土夯筑、规模宏大的闽派;宽绰疏朗、房屋独立的京派……或婉约,或精致,或庄重,或沉静,不同流派的不同建筑以其独有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丰厚着民族的记忆,渗透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味道.
期刊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高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以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总体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和区域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且这一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在东、中部地区更加明显.此外,影响路径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降低政策不确定性、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促进创新.因此,各地区应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降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完善金融市场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缓解企业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全面转向重塑新的产业链后,智慧物流作为新型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得到蓬勃发展,并呈现出新特征:与互联网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衍生出多种商贸物流新业态;国内外供应链资源整合明显提速,加速形成跨界融合的智慧物流新生态;公益惠民与和谐发展相互促进,推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环境;绿色共享理念快速普及,引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智能化发展融入实践时间不长,智慧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行业标准制度落后,物流有待进一步畅通;物流供应链发展不均衡,两头效率不高;跨境供应链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