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探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就必须要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这种法律风险既包括合同自身的法律风险,也包括外部因素所产生的法律风险。所以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业务水平,并且要合理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来化解合同风险。文章对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且就如何防范合同管理法中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62
   国有企业是国有的经济主体,它控制着我国经济的命脉,并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要推行合同制度并加强合同管理。要把加强合同管理与加强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等各项管理有机结合。其次,要盘活企业经济,通过管理合同的法律形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建立经济联系,并且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最后,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来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提高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但是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法律风险。根据相关统计调查,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投入法律风险防范的支出仅有0.02%,这充分地表现出我国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薄弱。所以必须要加强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
  1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險防范现状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企业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其中合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因行为人做出违法行为导致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进行规避。但是,合同管理中的合同法律风险具有客观性、可知性的特点,一旦涉及法律问题便很难以解决。国有企业管理的最大法律风险都来源企业的合同管理,这主要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缺乏防范意识,缺少制度贯彻以及相应的法律人才。根据合同法律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把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即合同准备阶段的风险、合同履行阶段的法律风险与合同纠纷阶段的法律风险。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现状如下三点。
  1.1 合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颁布后,国有企业基本采用了合同法大普及的宣传方法,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合同法律意识。
  1.2 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自觉心显著提高
  在《合同法》颁布后,许多企业都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首先,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层层把关、面面落实。在保证合同合法性的同时,也做到了合法签订。其次,严格审查的程序,对于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都进行认真的推敲。在合同签订前都会考虑到签订双方的诸多因素,保证合同签订后能够按照合同各项条款履行责任和职能。最后,按照实际情况保证合同的可行性。在合同签订后具体履行时,会按照合同的要求合法生产和销售,把合同履行看作企业信誉。
  1.3 合同管理工作效果明显提高
  首先,大部分国有企业为提高合同管理的合理性和避开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都建立健全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形成了全面管理和高效管理的工作模式。其次,各个国有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合同签订、合同审批、合同项目执行、合同项目监督等一系列专用章管理。最后,加强生产、经营、销售、财务等部门计划和合同的衔接度,把合同作为生产经营的核心,将合同的每一项分项管理落实到位。
  虽然做到了以上三点,但是仍然会出现合同意识不强、对合同执行力不高、不注重企业信誉形象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大大影响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影响企业活力的同时也减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进程。主要还是表现在观念、行为和管理三个方面。
  首先,观念不合理。表现在部分企业的领导把合同管理作为摆设,不注重合同管理,仍然在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其次,行为不合理。在许多企业的经济交易中,往往采用口头协定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活动,不重视合同签订,或者在合同签订时随意,不严肃、不严谨,导致在履行合同的后期出现违规行为,不但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了企业的信誉、名声。最后,管理不合理。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没有把合同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机的结合,许多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不引进先进的合同管理办法和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采用传统的合同管理办法导致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亏损,不仅影响企业职工收入,而且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2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出现的问题
   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经历合同制订、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三个阶段。
  2.1 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
  许多国有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合同评审机制不完善,导致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增强。合同订立阶段如不妥善处理,其产生的风险必然严重影响后续管理环节。合同订立环节风险防范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风险防范。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风险来源及分布情况,才能避免发生合同纠纷。一些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外聘法律顾问,企业内部未设置相应的法律事务岗位。企业管理的法律意识淡薄,当风险转化为法律纠纷时便无所适从,导致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只注重合同的准备订立签署阶段,忽视了监管合同管理中的履行归档环节,最终导致合同失效。很多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执行落实不到位,法律部门无法有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导致合同风险防控出现漏洞。合同主体资质审查是合同订立前首要完成的工作,供应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益。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认真审核供应商主体资格,不过度依赖现有供应商名录信息。约定合同条款对实现合同缔约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关键的作用。   2.2 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许多国有企业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大部分的员工对合同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导致在合同签订中会出现因为合同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签订不符合法定程序而导致无效的问题、合同履行中因相对方履约能力降低而带来的法律风险问题等。尽管在《合同法》颁布后,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但是只做到了表面工作,没有让员工进行《合同法》的深入学习。许多国企员工没有从内心中重视合同管理以及树立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仅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多次犯错,而且在合同履行和合同监督中由于违反合同约定而引起法律风险。
  2.3 企业内部缺乏合理的合同管理相应制度
  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合同管理机构,并且优化了合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但是仍然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机构只是从一个点来进行合同管理,而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从一个面来规避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在现阶段的企业合同管理体制中,不注重法律人员的地位,业务人员的待遇普遍高于法律人员待遇。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不仅工作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在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规避效果差。
  3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3.1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
  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好合同会签制度是防范合同管理中法律风险的制度保障。企业的相关业务作为责任主体,合同签订前,必须由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意见签署。各个部门从实际出发,对合同内容进行评判审核。企业应当投入更大的资金用于合同评审机制的建立,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避免因小的过错和失误引来企业的大亏损。
  3.2 定期对员工进行合同合规等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
   提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预防要从各级层面的企业员工做起,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同履行意识。合同签订的成功,不仅是签订好合同,更是履行好合同。让各级企业员工在工作时,时刻牢记合同内容,把合同指标贯彻到生产、销售中去。例如,生产工人和质检部门坚决不把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而且会让企业信誉受损,还会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销售部门一定要做到诚信销售、实事求是,在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遵守合同契约。
  3.3 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
  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对保障交易安全以及维护合同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担保法》的规定,运用好合同担保制度,从而降低合同法律风险。如果企业要做其他企业的担保人,需要及时了解企业信息和合同,依法审慎设定,让企业安全经营,减少合同法律风险。
  4 结语
  在我国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会出现法律风险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合同评审技术不完善,对合同审查不够,企业员工对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以及企业内部缺乏合理合同管理的相应制度造成的。
  在具体的国有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中:首先要做到建立严格的合同评审机制,落实合同会签制度;其次要对其人工进行合同合规的法律培训,提高员工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意识;最后要合理运用合同担保制度,从侧面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经营。
  只有做到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才能提高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冷易木.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7):358.
  [2]史玉雷.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识别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8,47.
  [3]吴枫.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9(22):156-157.
  [4]曾一舟.淺析国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范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8(8):120,126.
  [5]刘恒新.探析国有石油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区域治理,2018(14):77.
  [作者简介]陈煜煜(1984—),女,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法律事务、合同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享受快递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遭受着快递包装污染.大学生是重要的网购群体,高校快递数量与日俱增.如何
[摘 要]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农业发展大国的身份还不匹配。农业产业企业受投资大、见效慢、融资难等因素影响,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直偏弱,如果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不到位,势必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加强农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控制,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管理与控制难题是农业企业目前面临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农业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就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图书馆资源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理论入手,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馆内资源供给与需求侧存在的问题,探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有企业作为有特殊性质和时代背景的一个群体,也面临着适应转型的要求,实现市场化融资的压力。国有企业如何合理、高效地融资,财务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财务环境的内涵以及对国有企业提供融资决策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财务环境对企业融资存在的不利影响,并据此提出优化财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环境;国有企
[摘 要]市场环境的变革为出版行业的发展与生存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不断地改进,使内部控制得到优化,逐渐探索出与出版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模式,提升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实现出版企业的整体发展。进行合理的内控管理与建设,可以使出版企业获得有效的发展,为出版企业提供发展与生存的保障。文章探讨了出版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
[摘 要]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与国际市场经济的接触与融合逐渐加深,在经济全球化与“地球村”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既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在国际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遇到了挑战。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开展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就成为目前国有企业的工作重点。文章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目前经济管理改革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在质量管理与经营机制方面的
[摘 要]文章以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展开分析,介绍农业经济转型期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设置的要求,总结进入到转型期之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现状,结合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建设实施进度,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内容,制定差异化战略、人才培养战略、跨学科战略,立足于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科研工作的重视、拓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覆盖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使得学
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血液,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可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贯穿资金运行各环节,从而减少筹资风险
[摘 要]两化融合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命题,做好两化融合与企业文化转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文章阐述了两化融合和企业文化转型的关系,对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文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转型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给出相关措施建议,为新时代下工业企业进行两化融合文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文化转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建筑行业也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转型。在我国以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相互嵌套、互为支撑。但由于市场经济结构的改变、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导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经济风险都较以往更加突出。对这些风险进行合理辨识和掌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产生的效益。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