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线铁路转体桥施工技术发展综述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体施工作为一种运用广泛的桥梁施工工艺,可以跨越山川河流和既有线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转体施工在桥梁建设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跨线铁路转体桥施工技术发展展开分析和研究,着重介绍了连续梁桥转体、T型刚构桥转体和斜拉桥转体的施工技术的基本设计工作要点,同时对其施工技术的发展展开分析和研究.并论述了铁路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和转体桥的技术发展,详细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重难点.最后对整个铁路转体桥施工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为跨线铁路转体桥的施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二维消光法获得乙炔层流扩散火焰的高度、温度及碳烟含量,研究O2/CO2及O2/N2两种气氛下添加H2对乙炔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添加H2对乙炔火焰高度影响微弱,但会升高乙炔火焰温度,温度随H2流量的增加而升高,H2与C2H2的流量比值为0.5时,O2/CO2和O2/N2气氛下火焰最高温度升幅分别为6.1%,3.1%;两种气氛下添加H2对乙炔火焰中的碳烟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随H2流量的增加火焰碳烟体积分数明显下降,H2与C2H2的流量比值为0.5时,抑制作用最强,O2/CO2
将氧化石墨烯(GO)均匀分散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烘干制备出表面平整的GO/PVA膜.利用激光刻蚀工艺对GO/PVA膜的表面进行处理得到LT-GO/PVA膜,研究LT-GO/PVA膜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及其作为光热转化器件的性能.结果表明:LT-GO/PVA膜表面形成了3D多孔阵列结构,可促进太阳光的吸收,减少漫反射造成的能量损耗;LT-GO/PVA膜表面开始从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变,可促进水的快速蒸发与分离,在1 kW/m2的光强度下,其光热水蒸发速率为1.827 kg/(m2?h),光热转化效率为
为提高线路接触网设备防雷水平,降低雷电绕击概率,在避雷线高度计算过程中额外考虑了保护角大小因素,利用被保护设备与避雷线位置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保护角大小与避雷线架设位置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改变避雷线架设位置调整避雷线两侧保护角大小,降低线路整体雷电绕击概率.参照准朔铁路接触网数据,对调整前后线路雷电绕击概率进行计算比较,发现调整后线路的雷电绕击概率降低20.65%,接近理论计算的最小雷电绕击概率,该方法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有效降低雷电绕击概率.
针对新能源厂站发电的不确定性,以同时含有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场的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置信度校验的新能源多厂站互补优化方法.以降低备用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建立新能源多厂站不确定性互补优化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内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电及光伏最优出力;为满足互补优化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约束条件,对求得的最优出力进行置信度校验.采用所提互补优化方法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对安庆地区电网2020年的新能源出力情况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互补优化方法可对新能源出力进行优化,新能源出
依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0》《上海市统计年鉴2020》,以上海市2019年实际碳排放总量220.4×106 t削减10%作为碳约束目标,运用碳夹点方法求解上海市在全局和各部门碳约束下的清洁能源最小需求量,对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两种情景下,上海市清洁能源最小需求量均为88.7×1016 J;在产业部门碳约束下,清洁能源分配给第三产业的比例为53.9%,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生活消费部门,第三产业对清洁能源的容纳率最高.建议上海市应推进能源技术改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加快产
为缓解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能耗普遍偏高的问题,采用太阳能产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联合供暖.以合肥市某建筑为供暖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负荷计算模型,以供回水温度、机组运行部分负荷率(PLR)、制热性能系数(COP)及运行能耗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联与并联系统的供暖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季节3种系统的供暖温度均满足需求,与传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相比,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并联供暖系统的COP分别提升了48.61%,8.33%;能耗分别降低了,84.02%,75
为快速准确检测管材表面缺陷,设计一种基于特征点的管材表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采集典型管材表面缺陷图像,构建图像样本集;指定图像感兴趣区域,减少干扰背景对缺陷检测的影响;采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检测图像中的点缺陷,使用FAST算子搜寻缺陷图像的特征点,将检测到的特征点设为圆心,以圆心与取点区域的形心连接线为横坐标构建特征点描述子;选取典型管材缺陷图像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高、检测速度快,具备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可为管材
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网络模型,从区域合作视角和系统层面,确定天然气供应系统边界与节点路径,对输入输出及分组间流量进行量化;采用构建的中国天然气生态网络模型,基于网络信息、网络结构与网络效用等角度,评价2006—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网络稳定性水平、网络不同节点贡献权重与网络共生水平;设计3种情境,即分别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外部来源、减少国内消费量、增加国内天然气产量,考察不同情境对我国天然气供应系统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不同节点对整个天然气供应系
为考虑个性化因素对热舒适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XGBoost分类算法的热舒适预测模型.利用独热编码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参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作为XGBoost分类算法的输入,经迭代训练后获得最佳的公共建筑中人体热舒适预测模型;利用SHAP值对模型特征参数进行解释,得出影响个性化热舒适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XGBoost分类算法的热舒适预测模型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和准确率分别为0.95,89%,均优于随机森林、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算法模型,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影
针对火力发电机组燃气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存在的强干扰和不确定性问题,利用滑模控制对系统参数变化和扰动不灵敏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反演滑模控制和自适应算法相结合的主汽温优化控制策略.将主汽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归结为系统的总干扰,通过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和虚拟控制量,逐步回推出反演滑模控制一级减温粗调控制器;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算法对系统总干扰进行估计,并设计出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二级减温细调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和反演滑模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的调节时间可减少126.9 s,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