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发端——与福斯特商榷

来源 :岭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bea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福斯特在其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把物质变换概念作为其理论奠基性的核心概念,并把物质变换概念视为比对象性活动更为根本的概念。福斯特的判断,没有点到问题的实质,从而没有反映出马克思生态观的本质。对象性活动之所以成为比物质交换更为核心的概念,在于马克思正是通过这一对象性活动(即实践概念)的展开,揭示了其生态观所包含的四层基本内涵: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服从资本统治的逻辑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对抗的真正社会
其他文献
作文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真所谓“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在作文审题立意时如能自觉运用选言思维,则会使我们的作文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什么是选言思维?  一、选言思维的含义  我们不妨用葛亮选择“空城计”的例子给学生形象地加以解释,以消除他们对陌生概念的畏惧感并对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有这样一段,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望西城
用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是实现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是总结我们党民主建设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目前用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存在着制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