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的组织及实施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想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摒弃传统教学弊端,通过各种现代教育理念深入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对此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构建中要充分地利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的设置,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整体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问题导学”;组织及实施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来说,有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保障相关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的有效性。
  一、“问题导学”教学问题的设置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是要培养与素质学生自身的问题探究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解决能力,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形成。对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基于问题设置的层次与导向、趣味与实际原则,有效地构建相关物理问题。对此教师在物理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通过案例以及情景构建的方式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就是设置如下问题:在玩滑梯的时候,小丽穿的是新皮裤,而小红穿的是旧皮裤,那么谁下降速度较快?这种基于生活实际开展的趣味性问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物理知识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效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一根线上悬挂上一定的重物,在向上拉拽线的时候,线断掉的同时重物也就掉了下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线会断掉?學生在思考之后,就会给出因为拉拽的作用、重物的重量等答案,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然后就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物理知识。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第一,课前问题的有效设置。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工作开展中,设置一个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加强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分析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展之前,可以提出:你认为什么是动能?生活中有哪些动能例子?你了解势能么?等问题的设置,明确学生的预习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开展预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便于相关物理活动的开展。
  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式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状况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地设置各种引导式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果教师不优化课堂问题,利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懒于思考,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的理解。对此教师要通过系统的问题设置,将其始终贯穿在整个物理课堂之中,逐层深入的设置引导式问题,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发现与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小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融合,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与理解,有效地塑造学生自身的交际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速度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深度的教学问题,有梯度地设置教学问题,如:如果火车与自行车面对同一方向行使,那个速度快?学生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会给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适当引导,提出问题:“如果用物理量表示这个速度”,学生就会根据教学内容给出答案。
  第三,课后学习中的“问题导学”应用。“问题导学”不但可以在课前以及课中应用,也可以在课后开展。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及对相关物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有针对地设置各种问题。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开展,巩固教学知识,加强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功率知识的讲解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功率应用,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对功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综上,“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有效地践行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要灵活地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模式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75.
  [2]叶子郁.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3.
  [3]刘慧芳.初中物理“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白念珠菌酵母态与菌丝态相互转化过程中钙调蛋白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对白念珠菌钙调蛋白的结构、功能、分布、蛋白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基因突变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最新研
在区域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也有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有效地、有层次性地投放区域游戏材料,能更好地促进区域游戏的开展,而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能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
髟简易摘除法治疗42例面部囊肿,随访半年-1年半,结果治愈率95.24%,仅2例复发,美容效果:好28例,较好10例,一般2例,差2例。
采用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连服7天治疗体股癣40例。结果显示,疗后4周临床治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85%,真菌治愈率为77.5%。笔者认为此方法疗程短,见效快,副作用轻。
【摘 要】 历史课程在高中课程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应当重视历史课程,立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只有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才能够真正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就对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来推动历史教学效率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程;核心素养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人们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
基于齿轮形散射体的蜂窝晶格声子晶体,研究设计赝自旋相关的双频带声拓扑绝缘体.选取不同的散射体结构参数,可以获得蜂窝晶格声子晶体的四重偶然简并狄拉克点与声拓扑相变.利
家里有辆破自行车,搬了几次家,我们都舍不得丢弃它,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太多爸爸对我的浓重的疼爱!它载着欢声笑语和甘甜。  三岁半那年,爸爸下了岗,这时妈妈考上了自费研究生,需要不少钱,本已经济拮据的家更捉襟见肘了。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爸爸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专门用来驮我上学。车后座有点杠人,爸爸就在上面绑了一块木板,然后再在板上垫了一件我的破棉衣,这样坐着就舒服多了。送我上学接我放学时,这辆自行车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