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Asia 2011见证电影行业繁荣

来源 :信息化视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6-8日,CineAsia 2011(亚洲电影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如期举行。CineAsia规模不大但非常专业,在全球电影市场一片繁荣的大背景之下,这个展会办得有声有色。展会吸引了包括放映机、服务器、音响、音频处理、眼镜、座椅等与影院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提供者参展,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来自院线的专业观众。在影院的技术方面,最活跃的仍然是显示技术,高帧频、4K等让人眼前一亮,加上厂商的新思路新策略,为我们勾勒出未来影院技术的发展蓝图。
  数字电影的胜利
  几年前数字电影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是今天,数字毫无疑问已经在与胶片的较量中取得胜利。此次展会中基本上已鲜见与胶片技术相关的设备,也几乎没有推胶片技术的厂商。与两年前相比,中国数字设备安装量得到大幅提升,目前中国部署的八千多个银幕中,数字化已经达到80-90%。从票房来看,中国数字票房收入也已占总体票房收入的80%以上。
  无论是在发行还是管理方面,数字化都具有较大优势。据了解,相关产业也已经在酝酿今后全面发行数字版,实现100%的数字化,胶片拷贝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当中是成本和利益的考量,如果发胶片版,客户少但投入还是那么多;而发行数字版,相当的投入,可以涵盖更广泛的客户。”科视中国区总经理肖亮解释道。
  更高的帧率
  2011年4月,电影《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参加2011年CinemaCon时表示,将以每秒48帧或者60帧画面的频率来拍摄《阿凡达2》与《阿凡达3》。不久,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也做出回应,称自己正在拍摄的两部《霍比特人》采用了每秒48帧的帧率来拍摄。80多年来,每秒24帧画面已被奉为电影艺术的“24格真理”,而这一次的改变也被视为颠覆80年传统的电影技术革命。
  48帧技术到底能够带来怎样不同的体验呢,在本次的CineAsia上就能亲身感受。在科视展台的体验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当银幕上播放行业标准的24帧片段时,画面中快速移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拖影和严重的动态模糊;而当播放48帧的片段时,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动态模糊基本看不到了,而且画面当中会有更多细节,看上去更锐更亮,甚至感觉上分辨率比24帧还要高一些。
  48帧的优势在于给观众带来更加鲜明的画面,更加流畅的动态效果,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除了提升观众感受外,拥有48帧或更高帧率的技术会帮助电影制作团队用到之前用不到的制作手段,比如说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这个在以前拍摄当中是尽量避免的,因为如果帧速低而运动太快的话,会产生太多模糊,让人眩晕。
  事实上,高帧频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新技术,电视早已实现了50/60Hz、甚至是120Hz的刷新率,以往总是电视向电影技术学习,而这一次电视技术已经走在了前面。高帧频的实现需要拍摄、后期制作和播放技术的支持。对传统的胶片摄影机和放映机来说,每秒48帧的胶片电影会比每秒24帧的多耗费一倍的胶片。但对于数字摄影机和放映机来说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也不会造成影院成本的增加(这又一次体现了数字化的优势)。技术层面,对于索尼这样横跨电视、电影多个领域的厂商来说,高帧频并不存在技术难题。在展会中,主要的几家放映设备和服务器提供商显然也都已经为迎接48帧做好了准备,目前各家的IMB(集成的媒体模块)大都已经能够支持每秒48帧甚至60帧的帧率,放映机只需要软件升级就可以放映48帧的影片。
  doremi代理商北京时代今典传媒工作人员表示:“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非常看好这一技术的。很多厂商都开始推48帧,速度应该也会很快,因为从观众的感观上来看,24帧和48帧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NEC代理商美商西电销售经理王玮认为:“24帧升48帧是一个趋势,明年有《霍比特人》和《阿凡达》两部片是以48或60帧制作的,以后拍电影的标准也会逐渐转为48帧。”
  4K
  2011是4K发展重要的一年,随着采用4K的院线不断增加并得到观众的认可,没有人会再去质疑4K分辨率的必要性。4K成为今年展会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除了索尼之外,其他几家采用DLP技术的放映机厂商也都展出了4K产品,厂商反映,前来咨询4K技术的专业观众也很多。而在院线方面,今年索尼与橙天嘉禾已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科视则在万达院线进行了大规模部署,标志着4K技术在中国已经开启了市场化之路。
  索尼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推动4K技术,2011年9月创下了4K放映系统万台销售纪录,拥有制片、发行、录制、芯片技术和服务的索尼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展会期间,索尼在体验间播放了《蜘蛛侠3》(3D)的片段,配备双镜头的4K放映机为我们呈现出无颗粒感的细致画面,在播放3D时能够同时显示出两个全分辨率的2K左右眼图像,使得3D的画面清晰稳定无闪烁。
  但市场的成熟和壮大需要更多的参与者,DLP 4K的出现与部署能够推动发行与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肖亮指出:“4K对DLP来讲是最高端的技术,不论应用有多广,它的出现体现了行业的技术进步。4K存在的背后有需求支撑,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大银幕、超大银幕的推广,当银幕超过18米、20米的时候像素点就会被放大,导致观感变差,但大银幕是影院中高端发展的趋势,而要使大银幕的观感更好就势必要把分辨率做得更高。其次是影院差异化的需求,现在院线越来越多,这当中就会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其中高端院线需要体现差异化,这种差异化可以由4K来实现。第三,在非电影院也有4K的需求,例如博物馆、天文馆、研究所等,因为这种场合对分辨率和细节展示的要求特别高。有以上的需求基础,4K的片源将来会越来越多,4K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保守估计会占到15%-20%的市场。”
  对于任何新技术来说,走向普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市场部数字电影及高端节目制作发展室高级经理韩月明表示:“索尼明年的主题还是4K和3D。4K需要慢慢来推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播放2K与4K对比的影片,让观众感受到这中间确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是4K的发展还是需要越来越多片源的支持,因此索尼不止在推放映设备,也在推拍摄设备。索尼2012年1月上市的F65摄像机,CMOS感光元件原生像素数量达到8,768×2,324,可拍摄4K超高清电影乃至未来的更高分辨率视频作品。”   目前,市场上也有多款放映机都是可以实现2K向4K升级的,一方面降低了影院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为迎接4K做好准备。在服务器方面,doremi的蒙太奇4K数字电影服务器搭载符合DCI标准的4K IMB媒体模块技术,不用更换主板和软件升级,只需要密钥授权就可以实现2K到4K的升级。NEC的集成式2K/4K多媒体数据处理器和存储服务器能够同时支持2K和4K内容播放。
  3D的前景
  对于放映机厂商来说,4K和3D仍是明年推广的重点。目前,3D不论市场还是技术都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了,但是对比两年前电影业界对于3D寄予的厚望,今天的3D发展显然正在遭遇瓶颈。2009年12月,《阿凡达》上映第一周,71%的票房都要归功于3D版本,虽然两年来数字放映设备和支持3D电影的屏幕增长迅速,但在今年,3D电影整体票房收入占整个票房的比例已经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3D大片开始面临2D版本收入超过3D版本的尴尬。
  对于3D电影来说,似乎是需要找到一些新意来刺激其发展了。肖亮指出:“首先3D内容品质仍然参差不齐,这会使观众对3D产生误解和疲倦,而此前《阿凡达》极为出色的3D效果已经把观众的胃口吊得很高。后来很多的逐利者不管需要与否都去做3D,但实际上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合3D,或者说做3D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观众并不了解背后的流程,会对3D的感觉从最初的期待转为现在的失望。所以内容的提高将是对3D下一步发展的刺激。另外一个对3D利好的刺激,就是今年推出的高帧频技术,它会把画面的显示速度大幅度提高。3D电影有很多画面是比较快速的、细节较多的,如果还停留在传统24帧的话,观众看到的细节度和平滑感就会打折扣,而高帧频会大大提高3D的观感,无论从平滑度、细节和顺畅度,都得以提升。所以这一发展会从技术上支持3D发展。最后,如眼镜等3D周边产品提供商,能进一步将其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善,相信3D在今后还是有比较大的市场的。”
  展会中,3D眼镜厂商XPAND也展出了亮度更强、更有通透性的X103,据称是目前主动式眼镜里最亮的,而且使用白幕就可以,如果用金属幕会更亮。
  集成化的系统
  用户的需求在改变,现在用户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放映机,更需要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展会中我们也会看到越来越多集成化的设计,很多放映机厂商也都开始做以前服务器厂商在做的事情,能够提供从放映机、服务器、播放器到影院管理的更全面的服务,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会期间巴可正式推出两款专为中国电影放映市场设计的一体化数字电影放映机——DP2K-18Cx和DP2K-11Cx。DP2K-Cx系列兼备了面向未来所需要的可灵活应用的放映管理系统,产品搭配了巴可IMS集成式媒体服务器和IMB,全面支持标准的DCI 2K和4K节目。巴可公司胡健翔介绍:“巴可和中影合作,推出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放映机和服务器一体化产品。现在我们的做法是在放映机里直接插IMB,外挂一个硬盘服务器,将素材存入,就可以直接播放。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把硬盘服务器拿掉,电影院对应中央存储,就像电视播出一样,放映机的每个厅就像每个频道,拿节目源即可播放。原来这些东西是服务器厂商做的,现在放映机厂商都把它纳入自己的服务当中。对我们来说则是给客户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避免以后的维修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TMS(影院管理系统)、NOC(网络运营中心)、网络监控平台,这个在国外基本都已经比较成熟了。巴可现在在昌平搭建了一个NOC,有兴趣的客户已经可以连接到我们的服务器平台,24小时监控其设备的状态。这个中心现在还在试用,将来软件汉化以后,我们会以收服务费的方式提供给影院,因为很多影院包括新影院的技术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
  “传统的用户是单买放映机、服务器、播放器,但如果中间出现问题,就会比较麻烦。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将这些功能都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中,就可大幅提高成本和可靠性。目前科视的放映产品从2K到4K,从氙灯到激光,同时随着服务器IMB、影院管理系统TMS的出现,以及SMS集成化的出现,将提供能够满足用户最终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和一站式设备供应。”肖亮如是说。
  索尼的4K数字电影整体解决方案,包含SRX-R320 4K数字电影放映机、LMT-300数字电影服务器和STM-100屏幕管理系统。其中LMT-300具有屏幕管理系统功能,标准配置即可提供各种屏幕管理操作。此外,该系统还提供选购的STM-100影院管理系统软件,影院工作人员可在一台与影院局域网连接的计算机上,对多个放映厅进行控制。韩月明表示:“索尼也提供了从软件到数字告示的完整解决方案。供影院使用的TMS,可以通过网络来管理机器的开关,不但可以管理索尼的放映机,也可以兼容其他品牌的产品。现在的电影院也不只是放电影,还可能放演唱会内容,索尼的投影机可以和电视内容兼容。索尼最新的HDMI板卡,还可以将放映机接到蓝光盘上,播放3D内容。现场还展示了一些数字告示产品,如果电影院需要这样的产品,索尼也可以给他们提供。”
  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
  201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新兴影院近年来遍地开花。一些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影院建设方面,2010年中国平均每天增加4.3块银幕,居世界之最;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增加的银幕数更是达到8块,到2011年年底,全国的银幕总数将接近10,000块。票房也在大跃进的路上,2010年中国电影全国票房达101.72亿,2011年中国电影的全国票房全年已突破130亿,继续保持着大约30%的增长率。
  在中国,电影院线也不只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快速发展,三四线城市同样潜力巨大。王玮指出:“我们数字放映机市场已遍及全国各地,涉及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影院一般为3个厅到4个厅,通常会部署1台2K放映机机,2-3台1.3K放映机,因为他们也需要放映好莱坞电影。”
  谈到三四线城市影院的发展前景,肖亮认为:“三四线城市的部署目前还是靠院线,而如今院线都突破了地域限制,分布全国各地。这当中的市场规律表现在,当院线在大城市扎根以后,为谋求生存,还会不断延伸,迟早都会从一线、二线,向三线、四线去延伸。有利润的地方,都会有投资方的出现。在经济欠发达的,可能不会产生效益的地方,政府也会出手,在电影方面,中央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会免费投入一些资源到中西部,支持当地发展电影事业。有利益方投资再加上国家的扶持,三四线包括以后最远端的城镇,都会有数字电影的出现。”
其他文献
科视巨型投影系统在全球最大的多媒体现代化水秀剧场——深圳欢乐海岸水秀剧场,盛大上演多媒体激光主题水秀《深蓝秘境》,横跨120余米的水幕舞台,与激光烟花共舞,与音乐喷泉交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水与火、光与影的浸入式全景视觉盛宴。  深圳欢乐海岸水秀剧场由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与久负盛名的法国ECA2公司联袂倾情打造,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可容纳2,595人。《深蓝秘境》是其全球首创的多媒体激光主题水秀
期刊
“物联网”和“平安城市”都是近年热炒的概念,基于物联网的平安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内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热点之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之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  平安城市项目不是一套简单的系统,它需要融合先进的安防、智能视频分析、图像处理、网络、IT等技术。而物联网的发展则能够为平安城市提供有力支持,确保相关项目的智能化、覆盖和融合能力以及更便捷的管理。平安城市也是目前物联网发展
期刊
2011年11月15日,台达集团举行隆重启动仪式,宣布其上海运营中心暨研发大楼正式启用。台达集团对此活动极为重视,不仅广邀嘉宾媒体前往参观,公司各事业部高层也悉数到场。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董事长郑崇华为此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台达集团上海运营中心的启用意义重大,它可以整合销售与研发功能,以快速反应市场所需,加强集团在中国整体研发能力,以扩大辐射强度,提升旗下产品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  中达视讯要三化 
期刊
平安城市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从2004年开始试点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整体投资规模达千亿元,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安全程度和人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当前全国有400个城市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平安城市建设,其中一级城市及东部沿海城市已基本完成二、三期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平安城市进入整体推进阶段,全国城市地区要基本完成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重点地区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技防工作,加快形
期刊
2011年12月6日,NEC在北京召开“智领随芯 心安于质”——NEC工程液晶显示器“七宗最”暨2012年产品战略发布会。会上NEC对其领先技术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发布了2012年工程液晶显示器产品战略。  NEC创造“七宗最”  本次发布会NEC把“七宗最”作为主题是具有深刻含义的。众所周知,NEC作为一家百年历史企业,以创意和质量而闻名。其致力于显示产品设计、研发和制造的历史已经超过了30年,为
期刊
思科最大的赢家  作为视频通信领域的最高端市场,网真系统在2011年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据IDC研究数据表明,2011年第三季度,企业视频会议和网真市场收入增长24.3%,市场总额达到6.804亿美元,较上一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并有望在2015年实现54亿美元的市场额度)。而其中,网真系统增长强于整体市场,增长率为36.6%,达到3.797亿美元,占市场总额的55.8%,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频通信
期刊
3月22日,CCBN展会第二天,4号馆索尼展台传来喜讯,F65数字电影摄像机迎来了它在中国的首位客户,并在索尼展台举行了交接仪式。参加交接仪式的嘉宾有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横田真理也、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副总裁井手司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跃军,以及十多家专业媒体记者。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表示,能成为中国第一台F65的用户感到很高兴。他表示,电影是
期刊
如何看待中国平安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市场前景?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日益紧张和工业事故的日益增加,人类的生存安全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911”事件、日本东京的沙林毒气事件等恐怖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更使受害人留下了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对灾难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估分析和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反应已变得至关重要。  在我国,虽然在经历了二十二年的发展历程后,安防行业呈
期刊
ISE 2012见证了视频会议移动革命的开始,主要的厂商都有相关解决方案推出。“移动”是视频会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涉及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的多种移动智能设备。随着视频会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iOS、安卓或Windows设备,发起或接收视频呼叫,或者与同事协作。统一通信领域的制造商也开始将他们基于房间或桌面的技术转向常用的移动操作系统,视频会议也将不再只是董事会议室高管们的
期刊
IPTV通常是指由电信或有线电视运营商向家庭提供的电视服务。如今,这种服务也经常存在于商业、企业、政府、军队、教育领域等各种行业应用中,例如现场直播或电视录像、企业视频、视频点播和数字告示。它不仅可以用来传播信息,还可以在从体育场大显示屏到电视机,从桌面电脑到平板电脑的各种屏幕设备上,发布娱乐和培训等内容。据调研机构预计,IPTV所涉及的业务将会快速增长,估计全球IPTV市场将会从2011年的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