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点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m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FLT3基因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序列测定,检测1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杂合细胞白血病(AHL)、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FLT3基因外显子20中的TKD点突变,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143例AML患者中9例(6.3%)存在FLT3-TKD点突变(FLT3-TKD+),阳性率显著低于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25.9%,P<0.01).FLT3-TKD+存在于AML-M2(3/53)、M3(3/40)、M5(2/23)、M6(1/2)亚型中.2例FLT3-TKD+患者同时存在FLT3-ITD突变,M.M3各1例.在25例ALL、2例AHL、17例MDS和7例CML-BC患者中未检测到FLT3-TKD+.测序分析显示TKD点突变累及密码子D835,未改变FLT3的开放式阅读框架,为错义突变.D835的第1个核苷酸G被T替换,即D835Y.FLT3-TKD+组和FLT3-TKD-组在性别、年龄组成、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化疗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L患者中FLT3-TKD点突变的阳性率显著低于FLT3-ITD.TKD点突变累及密码子D835,为错义突变.TKD点突变可单独存在,也可与ITD同时存在.与FLT3-ITD相比,TKD点突变与高白细胞无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石油采油工程项目的进行作为我国现重要的能源建设性工程,面对现今能源建设发展高水平和高质量需求的存在,强化对石油采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改进现今工作,促进石油采油
期刊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时,土工试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土工试验,能够精确地掌握相关地区的地质材料及其岩土的力学参数,对指导建筑设计和施工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有些工
三氧化二砷(As2O3)促白血病细胞凋亡效应与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有关[1,2],我们曾发现,NB4细胞固有的活性氧(ROS)水平明显高于U937细胞[3,4].近年研究显示ROS不仅是一个毒性分子,还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信号转导.我们采用二甲萘醌(DMNQ)提高细胞固有ROS水平,探讨提高ROS水平以增进肿瘤细胞对促凋亡制剂的敏感性及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模式下,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在社会诸多领域应用较为普遍.钻前工程是石油开采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堤防的良好建设,可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起到防洪的作用.在我国实施生态环保政策的情况下,注重生态堤防建设,才能避免其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本文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而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从小重视孩子的教育,小学教育不仅需要孩子学习成绩好,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