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北方》是艾青的代表诗作之一,是作者1938年流徙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华北、东北早已沦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面对荒凉的村庄,遍地的饿殍,诗人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北方》。在那个民族危难的时代,诗人倾吐了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情感和呐喊。
  这首诗语言平实浅易,在文句上学生阅读没有什么障碍,而诗中呈现的情感氛围——悲哀、苍凉、沉郁,学生也是容易把握的。但是,学生的解读往往就停留在这一浅表层面上,不能深入感受悲哀背后作者对祖国的深沉爱意和激情呐喊。因此,本诗的教学过程,对悲哀沉郁基调的感受分析不妨简略些,而重在通过诗句意象的比较,突出悲而壮的艺术特色。借助于诗人对外在环境称谓的变化和自我身份界定的不同,理解爱之深伤之切的情感动因,深入感受诗人对祖国的赤诚之爱,获得真正的情感熏染。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的写作背景及目的,知人论世,进一步增强诗歌解读能力。
  2.通过体悟意象、比较诗句、探寻情感语言,体味诗歌的悲壮风格,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深沉爱意。
  3.体会作者情感,把握爱之深伤之切的“颂歌的变奏”内涵,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六十多年前,一个血气方刚的年青人毅然地走上抗日的道路。颠沛流离中、血雨腥风里始终陪伴他的,是装在衣袋里的一部诗集——艾青的《北方》。年青人说,第一次读《北方》这首诗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热热地贴近了我的未开垦的心灵”,“并唤醒了我全部沉睡的情感”。这个年青人就是现代著名的诗人牛汉。牛汉说,是艾青的“北方”使他这个江南人写起了豪迈粗犷的诗,还使他在北方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几年。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的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首诗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艾青的《北方》,来感受它在我们心灵中的舞动。
  二、品悲
  1.这首诗比较长,所以我们就共同来承担困难。你觉得自己预习时对哪一诗节最有朗读感触就选哪一节来朗读。
  (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情况确定各诗节的朗读学生,四名学生将全诗读完。每一节读完后,请学生对朗读在字音和停顿上的明显缺陷作纠正。)
  2.我们朗读这首诗时应该把握一种什么样的基调?对刚才同学的朗读,在情感表现方面有些什么想法要交流一下吗?
  明确: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哀、苍凉、沉郁。
  3.这首诗中悲哀、苍凉、沉郁的情感,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请学生举例说明。
  明确:诗歌一开头就说“北方是悲哀的”,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歌前三诗节大量地使用了灰暗的色彩,苍凉的意象。
  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三、品壮
  1.诗歌前面三节,我们刚才说那些意象给我们悲哀苍凉的感受。下面是两幅跟课文内容有一些相关性的图片。根据你的理解,你会选那一幅。(两幅图基本色调、事物一致,只是一幅是西北山村细长曲折的道路,有山与枯树。另一幅是高原上延伸向远方的驴队。)
  2.两幅图展现的内容差不多,也都体现了悲哀情味。为什么同学们大都会坚定地选第二幅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下面几个诗句,说说你从三种诗句形式获得了什么感受?
  幻灯呈现:
  ①一只驴子/——那有眼/和耳朵的畜生/它们的脚步/踏过/道路
  ②一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
  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道路
  ③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明确:三个诗句呈现的其本事实是一致的。但第一句仅限于对事实的陈述,客观而没有感情色彩。第二句通过一系列带着沉重悲凉色彩的修饰词,传达出一种苍凉与忧郁的感受。而第三句在苍凉忧郁外,还带有一种壮阔。
  3.请从前三节中任意再选一处完整意象诗句,用这样的方式再加以品味,看看你是不是也有新的发现。
  4.这样看来,诗人牛汉说艾青的北方教会了他雄迈粗犷的诗风并不是溢美之词,艾青的《北方》既有对祖国被践踏蹂躏的悲情涌动,更有为自由为祖国而呐喊奋争的壮情。这已成为人们读艾青诗歌时一份共同的感受了。(引入评论)所以我们不能把这首诗读成悲悲戚戚的哀吟,而应在苍凉悲哀中自有一份坚定执着之情,给人一种悲而壮的感觉。(板书:悲壮)
  不仅能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北塔
  读着他的诗,你会流泪,但还没读完,你就会抹去眼泪,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自我的也是民族的自由与解放。——《感动中国的作家》
  5.请学生自选朗读诗中的一小节,要求尽可能体现“悲壮”的情味。然后在班级中展示体会成果。
  四、品爱
  1.在诗歌的第四节开头是这样说的“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但在前三诗节作者一直在说的都是“北方是悲哀的”,而在第四诗节的后却一连三次出现“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从“北方”、“北国”、“国土”这三次称谓的变化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幻灯显示三句话,三个关键词显示为红色。给学生一分钟体会,然后回答。)
  2.这三个词体现了作者情感的逐层深入。北方说明作者所表现的是具体的地理区域,而北国就将其上升到了国家的意义层面,而称其为国土,作者要突出的是主权民族意识,国土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是民族生存之本,是民族的象征。联系是时代背景,说明这首诗是作者为民族抗战而发出的呐喊。贯穿在其中的是作者的一腔热爱之情,对民族抗争的深沉呼唤。(插入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本诗歌写于1938年2月4日潼关,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华北、东北早已沦陷,就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寒冷的冬天,流徙途中的艾青,面对荒凉的村庄、遍地的饿殍,面对人民的痛苦生活,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北方》。
  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亡的洪流所激动:“战争真的来了。”这是“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和骄傲。”这时候,随着而起的是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的呼声,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
  3.作者在第四节开头说“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而在此之后,“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句还出现了三次,你能根据诗节中前后诗句对这句话的阐释,用“而我/——这/却爱这悲哀的国土”句式对作者的身份作另外的界定吗?从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小组讨论完成)
  明确:祖先的后裔,战士的后代,民族的儿子。(意思相近即可)
  从这些称谓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民族坚韧斗争精神的认同,把保卫祖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对民族的最终胜利抱有坚定的自信。表达了作者投身到为自我的自由、为民族抗争的洪流中的愿望,并对人们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同,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对祖国忠贞的爱。
  5.有人说,诗人说爱祖国,就不应该花那么多的笔墨渲染北方的灰暗、苍凉、悲哀,应选一些雄壮美好的意象,赞美北方山河壮丽物产富饶,那更能表现对祖国的爱。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思考一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6.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不妨从艾青写于同一时期的诗《我爱这土地》中找找答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明确:爱得深才伤得痛,也正因为伤得痛才见爱得深。作者写中国的悲哀正展现了爱得深沉、爱得痛苦,所以我们这一板块的标题就是“颂歌的变奏”。
  五、配乐,饱含感情朗读
  让现代的小艾青们带我们回到六十多年前,与诗人一起站在北方,追随诗人的眼眸,聆听诗人的倾诉。
  (配音乐,分小组朗读全诗)
  六、总结作业
  1.请说说,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觉得在如何解读诗歌上有哪些收获?
  2.请课外自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尝试用我们课堂上的方法感受这首诗。
  ★作者简介:韦玲珍,浙江省磐安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的读书情况不容乐观,跳出语文为考而教的圈子,广泛的涉猎,坚定地走在阅读的路上.让自己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闲书悠着读、经典品着读。而品读就需要集中注意力、会其意
跨国公司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但可以令跨国公司更好的适应国际分工,通过规模经济不断寻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还可以在规避关税壁垒的同时,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本优势以及组织管理成本优势拓宽市场。与此同时单一的规模优势无法克服文化异质性的存在。为了克服这种由于地区差异、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异质性,“本土化”战略成为众多跨国公司与“全球化”战略相匹配的战略手段。既要
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企业模式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的核心,建立企业完备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是树立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必然趋势。    一、电子商务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电子商务具有覆盖面广、费用低廉、使用灵
期刊
本文从广西勘察设计行业的现状、市场和企业多个角度来考察金融危机对广西勘察设计行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经营策略和业务方向、提高技术水平、吸引和保留关键人才、注意现金流安全等应对的措施与策略。    一、广西勘察设计行业的现状    广西勘察设计行业整体形态表现为低、小、散。全行业缺乏一批具有综合整合能力,能与区外著名设计单位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全区持证勘察设计单位300个,企业资质结构
【摘要】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作文教学应摒弃耗时费力且低效的传统模式,探索更新更科学的高效方法,让教学走进更深更广的天地。笔者总结出几点有效的教学方式:一、专题教学,训练实际操作;二、创设情境,拓宽学生视野;三、日常训练,培养作文习惯;四、体裁求新,提高学生兴趣;五、改革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关键词】作文教学;方法;效果    传统的写作课,走的无非就是“分析题目—讲写作要求—念范文”的老路子。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外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网络,网络已应用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工作流程之中,网络管理和网络办公在现代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
据新华社电(记者宗巍楮晓亮)从新中国成立10周年阅兵,到60周年阅兵,共有4代红旗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分别是CA72、CA770TJ、CA772TJ和HQE。
新疆幅员辽阔,是我国西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占我国土地的六分之一,有48个民族的人们居住在这里。但新疆许多地区都是戈壁沙漠,可供人们居住生活的绿洲面积约为13.5714万平方公里(含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按照新疆2007年2095万人口来算,绿洲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约为153人每平方公里,而全国人口密度约为137人每平方公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加上城市化造成的农村土面积减少
【摘 要】苏教版语文教材增加了选修课本,它给语文教改带来了契机,同时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好选修课教材,成为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粗浅之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材;选修教材;教材改革;语文教学    选修课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