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悬崖上的挣扎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荨麻》是加拿大文坛杰出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之一。该小说中对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殊途同归。本文试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交互作用中分析“我”对迈克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一、引言
  著名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获2013诺贝尔文学奖,她曾三次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被誉为“现代的契科夫”。《荨麻》是爱丽丝·门罗于2000年发表在《纽约客》上的短篇小说。通过时空的跳跃、对主人公深度的心理刻画以及其真实情感的表露,《荨麻》向读者展示了一位中年妇女的情感、困惑、进退两难的境况以及其对爱的重新理解。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不同时期创建了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的不同理论,其中最著名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的整体由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组成。一个人的精神健康与否取决于这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三者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个体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女主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与统一,从而勾勒出女主人公由扭曲人格走向健全人格的渐变过程。
  二、“我”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的突显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本我、自我、超我之间通过一定的机制和相互作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继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本我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毫无理性的,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中间一层的自我是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最上面一层的超我是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道德原则”活动[1]。
  小说的女主人公在骨子里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儿时的她无忧无虑,和家人、朋友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她眼中的一切都有生命。“这里的每一棵树都表现出某种神态。榆树看上去安详宁静,橡树则咄咄逼人,枫树则亲切友好,而山楂树则老气横秋,脾气暴躁。”尽管婚后有繁琐的家务要做,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精神追求。她和珊妮大约每周都要在她家或珊妮家厨房小聚一次。孩子们总是不断的打扰我们开始天南地北聊天……所谈的话题无所不包:婚姻、奋斗、个人的不足、既有趣又有些丢脸的动机,以及她们曾经有过的理想抱负。她们同时读荣格的书,试图不丧失我们的梦想。”由此可见,她的人生是不断追求自我的一个过程, 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精神追求。自我的追求要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在繁琐的生活小事中,她尽自己所能使自我得到满足。
  然而,现在的她必须面对婚姻的破裂,家庭的破碎以及内心的绝望。另外,搬到一个新环境,她必须独自承受所有痛苦以及所有的压力。实际上,对于现在的生活,她感到十分不如意,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想要开始新的生活,这一切身体和精神上的痛就都是不可避免的。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本我驱使她追求快乐和温暖,这是人本能的、不自觉的行为。每个人都希望有幸福满足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被爱。因此当人处于人生低谷时,会做出任何不理智的行为去得到自我满足感。她在失意的时候遇到了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并且她对迈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完全把迈克当做一根救命稻草。这时的她就不会顾及到现实,或者是任何的社会道德伦理。然而,当知道迈克的经历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处在人生最低谷。她内心的自我和超我开始发挥作用,她开始考虑到现实和社会道德伦理的限制,她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社会中的一份子。
  三、“我”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的抗衡
  本我追求自我满足。小说中的她的精神心理十分复杂。她同丈夫刚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她不得不忍受社区街道令人作呕的气味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各种噪声。为了过“一种没有虚伪、不丧失自我、不感到羞辱的生活”,她不得不与我的孩子们分开。她渴望被爱,但是现实的种种残酷剥夺了她被爱的权利。她似乎承受了生命中所有的痛。然而,自我、本我、超我三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使我没有对生活丧失信心。但是,当她与她的青梅竹马迈克重逢的那一刻,她觉得我的生活重燃起希望。处于心灵最底层的本我唤起了她对迈克的冲动。她和迈克是儿时的玩伴。小说开始就介绍了她与迈克的重逢,随之而来的是青梅竹马迈克在她脑中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小时候迈克离开后,我的世界里,就像发生了山崩,除了迈克的离去,其余的所有记忆都被冲掉了。”由此可见,她从小对迈克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对她来说,丈夫的爱是禁锢,是虚伪,是对自由的限制。她在人生的特殊时期遇到了迈克。她兴奋到了极致,因为那时的迈克对她意义重大,他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带她跳出苦海。此刻,她心底的本我开始发挥作用。本我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只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尽管这种追求可能不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在和迈克的相处过程中,“我想用手指碰一下他露出的脖子。如果他站在我的后面,会不会也能有同样的想法?他会不会本来就是专注于此,而不是天上的星星?”晚上,“躺在他躺过的床单上,我并没有享有一个安逸的晚上……我睡得很浅,没完没了地做着充满情欲的梦,中间还穿插着令人不快的小情节。”
  尽管她知道婚外情是不道德的、下流的,她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迈克的情感。在感情的最低估时,她偶遇了儿时给她留下无限美好回忆的男孩。也许那个已变成男人的他并不是完美的。然而,她对他的感情仍然停留在那时的美好状态。这种美好状态是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退色的。她急需有人爱我,让她看到世间的温暖。迈克就像是天使来拯救处在地狱她。此时她陷于一段自己幻想的新的美好恋情而无法自拔,内心的自我和超我完全无法与本我抗衡。   本我溃退,自我、超我强劲。当她和迈克到高尔夫球场的时候,她充当他的球童。暴风雨突然降临,“我动不了,在野外这种狂风能把人迅速击倒。”她们只能紧紧抱在一起,直到狂风过去。“后来我们简单地拥抱和亲吻了对方。我们拥抱并不是处于身体的渴望,而是一种庆祝劫后余生的一种表示。”故事到这里,大部分读者可能会对她和迈克之间的感情有重新定位,认为她们患难与共后可能会擦出爱情的火花。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使她对爱和生命有了重新的定义。
  迈克说:“我们最小的儿子去年夏天夭折了,他是被车轧死的……我就是那个开车轧死他的人。”他除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情。这时,她仿佛感觉出自己不是那个最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是迈克。她了解到:“他和妻子共同经历了这一切,这使他们结合在了一起,就像是有些事在生活中要么把你们拆散,要么使你们更加亲密。”很显然,迈克拒绝了她。但是这种绝对的信任以及温暖的鼓励使她对爱有了重新的定义。我们要让爱像地下的一弯清泉,用责任封盖,永远清澈,永不枯竭。
  最终,她内心的自我阻止了她对迈克的爱。因为她不得不考虑到现实,这个人对他的妻子和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限制本我无限的欲望,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按照“现实原则”行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而她放弃对迈克的放弃绝不仅仅是出于以上原因,更多的是对爱的更加成熟的理解。爱更多的是两个人之前的相互理解和心与心的交流。这是完美人格下的“超我”对爱的重新定义:爱应该是超越性的欲望,是理解,是信任,是灵魂的交融。超我是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其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道德原则”活动。生活本来就是不完美,单调并且矛盾的。生活就像是荨麻一样,会把碰到的人刺得遍体鳞伤。迈克一直把她当作灵魂伴侣,而这时,她为了不给自己将来带来更大的痛苦,同时不给另一个家庭带来痛苦,选择放弃迈克。
  简而言之,当面临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她内心的本我驱使我追求被爱和幸福,弃伦理道德与现实于不顾。但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现实和社会道德伦理的制约,这也是自我和超我的根本所在,他们压制着自我的冲动。在自我、超我和本我的抗衡中,自我和超我最终战胜了本我,使她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对爱有了重新定义。总之,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合一才构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个体[3]。
  四、结语
  小说中的她展现了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与统一。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女主人公的思想转变来展示本我与自我,本我与自我和超我的冲突。最终,她对爱,对生活都有了重新审视。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荨麻》中的“我”不仅为该作品的解析挖掘出一个新的视角,而且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Zhang Chunhui. “A Freundian Interpretation of Jane Eyre”. Dis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2007, 11.
  [2] 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6[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6-54.
  [3]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敷,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89.
  作者简介:鲁晓晓(1992-),女,河南焦作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宋朝从建立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制度,而这种军事制度只能适应对内的统治,而不适应对敌国的战争。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国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关键词:军的建设;武将;文人调兵  宋朝在其统治的三百(960——1279)多年的历史中,在军事上总是失败。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公元九百六十年春节,后周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兵抗辽  赵匡胤在陈桥驿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的充分肯定、深厚依恋和从容把握,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大学生是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而又处在知识和文化前沿地带的群体,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鉴赏和选择能力,就可能会在价值取向、政治信念上出现偏差,极大地影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因此,在全球化的影响全面覆盖的今天,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及大学生
期刊
摘 要:我国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但深追此次改革的理论基础,无论在学界乃至政府文件都没有给与确切的表述。笔者认为后现代的课程观、师生观、过程观对新课改影响重大,可作为本次改革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后现代; 新课改;理论基础  世纪之交,在后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力图实现课程从知识本位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转变。由于本次新课程改革较之以往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因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
期刊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示出了自身的弊端,相比之下,以人本理念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其创新性、科学性被广泛认可。对于小学教育而言,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更新对于克服过去单一程度高、个体性薄弱十分关键。人本教育充分反映了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十分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改善小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人本理念;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将人本理念作为基础,对于学生
期刊
近年来说唱文学研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向来被认为是“低俗”文学的领域。作者独辟蹊径,选取了盲人这一特殊的说书群体,多次来到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区,对老艺人们进行实地采访、录像,做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同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梳理了近千篇研究论文,收集了图书馆、档案馆相关的地方志和地方音乐调查材料,最终将研究眼光主要集中于盲人说书的比较研究和历史建构上。  《盲人说书的调查与研究》由六章组成,本
期刊
摘 要: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院自建院以来,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探索与实践  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下诞生并得以跨越式发展的从事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青海大学按新机制和模式举办的一所独立学院,也是青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扩大其招生数量,所以,在进行良好教学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就是要进行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应当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加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以及针对性,这样就能够促进校园的
期刊
女娲故事在我国传播甚广,其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传说毕竟在传播中成为故事,而故事保留在故事本身的居多,对于精神境界的探究也自然少了些深化的意蕴与意味。严淑华教授的著作、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娲与女性:基于河北涉县娲皇宫与女娲神话的研究》,再次打开了我沉寂的思绪,促使我对女娲故事的重新思考,严教授的这个思考角度,不论从女性自身,还是我们作为男性对女性的关注与关切都是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视角。
期刊
摘 要:中职学生的素质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人生发展以及后期为社会提供技能贡献的质量。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专门从事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中职学生的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