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 :职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e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职业教育政校协同机制和校企协同机制的双重缺失则是制约关键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围绕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地区、校区、园区、社区、战区“五区联动”和政府、院校、行业、企业、居委会、参谋部“六位协同”的发展机制,集中各主体优势资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样态,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较严重,产教融不进去、深不下去的现象还较突出,有必要厘清产业学院设计的政策初衷,加强对产业学院本质特征的理论研究,才能通过这个“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打造产业学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职业教育脱离了工作现场,需要寻求企业合作才能达成教育目标,造就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技术技能人才。实体化是产业学院发展的理想状态,实体化发展意即推动
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技师学院,是在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院校。各地技师学院之间尚未“同名同级别”,与高职院校相比也未实现“同城同待遇”。“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政策提出以来,目前尚无实质进展。技师学院“高等化”须打破“门户之见”,既不能为了追求学历而弱化既有技能优势,也不能刻意样本独立而忽略师生权利和公平发展。需要全面分析各地技师学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促进技师学院组织转型与办学
新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生产的“异质性”“应用情境性”“跨学科性”和“自我反思性”,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影响了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淡化了“为知识而知识的学术旨趣”的课程价值取向,强化了“跨学科开放性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打破了“以学术理论知识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转变了“以知识传授习得”为主导的课程组织实施形态,改变了“同质类结果性”的课程质量评价。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课程适应性建设应坚持工作任务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国家“十四五”规划都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要求,从而揭示了我国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区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对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一个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研究表明,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在理念上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供给上体现了高水平的教学服务,在机制上
课程资源状况及其实践运用水平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往现代学徒制课程相关研究,揭示要注重现代学徒制课程的资源建设及课程资源的运用与管理质量。从MOOC、SPOC、其他网络课程等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从学校课堂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教学资源等分析现代学徒制课程的线下教学资源。发挥互联网环境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优势,注重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的融合,从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标准体系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质量提升、线下课程资源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质量的提升途径,优化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
针对“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评价与员工评价对接的要求,文章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索建立高职汽车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训教学基地,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引入企业课程,融入“1+X”证书对应的模块考核标准,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上,高职院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多样:多元投资校企混合共建模式、校企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模式、梯级承接体系发展模式、联合推进体系发展模式等。探索过程中,产业学院建设者常常面临企业内驱力不足、使用权稳定性不够、管理泛行政化等问题。产业学院多元共生格局的建设路径,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新发展阶段,脱贫农民职业技能学习的价值愈加凸显。中国乡村振兴网中20位农民的脱贫增收故事表明,脱贫农民职业技能学习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动力都呈现出由外而内的嬗变逻辑,其价值逻辑则为自我导向学习推动显性职业技能巩固拓展,“从做中学”助力隐性职业技能迁移开发以及拓展性学习促进复合型职业技能内生创新。为持续推进脱贫农民的职业技能学习,未来应注重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聚焦工作场所学习,实现“场域-惯习”互促;合理评估学习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亟需高质量的人才体系支持,有上亿人口基数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无疑是未来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而当前的培训体系在价值定位和实践措施方面都难以支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向产业工人转型.美国I-BEST项目在推动弱势群体通过技能技术培训就业和再就业,供给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产业工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借鉴I-BEST项目经验,立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规律,提出整合教育模式构想,以期在价值与实践两个层面改进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为探明省域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和寻找推动开放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良策,从毕业生对教师满意度、教学过程满意度、形成性考核作业满意度和学业期待满意度进行了满意度问卷调查。通过运用SPSS等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毕业生在各建构层面上满意度均较高并在一些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且毕业生提出的改进建议主要聚焦在平台、教师、课程、考核和实践实训等方面。针对调查结果,学校应通过重视差异化和弥补薄弱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来进一步提升学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