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预后的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_go_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术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2例与死亡组21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术后24 h乳酸峰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术后24 h尿量显著少于存活组,ASA分级Ⅱ~Ⅲ级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Ⅳ~Ⅴ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24 h乳酸峰值、ASA分级、术前心功能分级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328、5.995、7.057,P<0.05),而术后24 h尿量≥1500 mL是保护因素(OR=0.107,P<0.05).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患者死亡率增加,而术后的乳酸水平、术前ASA分级、心功能分级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24 h尿量是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健脾化瘀方治疗后脾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含量的变化及体力状况(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变化,研究健脾化瘀方对脾虚血瘀型PLC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天水市中医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脾虚血瘀型P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榄香烯及化疗药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健脾化瘀方联合榄香烯及化疗药行
目的 探讨基于氨基末端激酶(JNK)/p38通路调控微小RNA-7(miR-7)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5只建立Hp感染诱导的结直肠癌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各15只.上调组、下调组做miR-7转染.鉴定miR-7转染效率,比较每组检出率,测定Th17/Treg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JNK/p38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其他三组miR-7、Foxp3、IL-10表达较低,IL-17A、I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