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成”,托起贫困家庭的希望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3日上午,在宜章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宜章职校”)公共实训基地,谷方明(化名)正在教高一液晶技术专业“订单班”的学生学习焊接技术。“仪表温度要控制好……”对于这些新入校的学生,20岁的谷方明既是耐心的老师,也是励志成才的优秀学长。
  谷方明是宜章职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018级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某品牌公司工作,成为了一名维修员。今年8月,由于业务能力突出,他被公司委派回母校担任校企合作项目实训指导老师,负责高一、高二4个“订单班”的理论指导和实训课程。
  “是职教扶贫政策,让我学有所成。”谷方明感慨万千。
  谷方明的父亲因意外摔伤瘫痪在床,欠下不少医药费,一家五口靠母亲种田维持生计。当时姐姐才考上宜章县一中,弟弟也在上学,时值初三毕业的谷方明在继续学业和外出打工间犹疑不决。
  “招生的老师来学校介绍,说读职校能免学费,还发放生活补助,这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宜章县教育扶贫“学有所成”专项帮扶下,渴望早点减轻家庭负担,内心又不想放弃学业的谷方明毫不犹豫报名了宜章职校,并进入学校精准扶贫的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班就读。
  由于家庭原因,谷方明不愿与人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宜章职校开展老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帮扶活动。
  帮扶老师钟月梅每周找谷方明谈心一次,鼓励和开导他励志成才。了解到谷方明喜欢吉他,便鼓励他加入了吉他兴趣小组。在这里,谷方明通过音乐渐渐打开了心扉,之后的专业学习中也越发用心,每个学期的校园技能大赛都能拿奖,2017年还获得了市级“三好学生”的称号。
  “学校全面落实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两后生’扶贫技能补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一学年结束还能拿到近万元的补助。”宜章职校纪检书记兼学校招生就业办主任胡巧兴告诉记者。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技能、顺利就业,学校通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岗位培训、校企融合”,與广州等地的31家企业深层合作办学,胡巧兴介绍:“自2016年开始,学校旅游管理、电子技术、印刷等各专业均开设了校企合作班,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企业提供设备,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同时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优先确保贫困学生就业。”
  在教师结对帮扶和精准对接企业的帮助下,谷方明在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每月有了稳定的工资,年末还能为家里添一笔5000元以上的收入。这学期开学,谷方明还为正在读大学的姐姐提供了7000元的学费。这个才20岁的青年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家庭的希望。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谷方明的故事在宜章职校不是个例。2018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谭景玉(化名)因父亲去世,弟弟妹妹需要上学,家中生计由母亲一人打零工维持,经济条件非常困难。在宜章职校读了半个学期,因母亲被工厂辞退,谭景玉申请了退学,想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减轻母亲负担。
  “现在去打工,几年后收入可能毫无变化。只有掌握过硬的技术,才能真正摆脱贫困。”了解到她的情况,帮扶老师李淇钧立刻开始“劝学”。同时班委电积极开导谭景玉,邀请她参加各项活动。
  在学校、班级的共同帮助下,谭景玉最终决心留在校园继续完成学业,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专业成绩也稳步提升,在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实习过程中被企业评为“优秀实习生”。毕业后成功进入郴州市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月工资5000元以上。
  “近年来,宜章县在全县实施教育扶贫‘学有所成’专项帮扶工程,其中职教脱贫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效办法,90%的毕业生被企业抢先聘用,基本实现毕业即可就业。”记者从宜章县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宜章职校在校生共3044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有1099人,占比达36%,逐渐成为全县教育扶贫的重要阵地。
其他文献
在美丽的魏源故里,他扎根农村,默默守候着教育信念,追逐着桃李满园的梦想,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无限的满足。他就是一直耕耘在小学教坛的隆回县司门前镇石桥铺九年义务制学校副校长吴凯。  从1996年毕业至今,从一线教师到学校中层管理,他都脚踏实地、用心用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2008年,他的班里有个叫阳凯凯(化名)的学生不合群,而且常与同学打架。家访中,吴凯了解到他是个留守儿童,缺少母爱,才形成这种性格。 
期刊
本报讯(记者 董以良)9月28日,长沙市“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启动,印发了《长沙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區建设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年)》(简称《规划》),全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  根据《规划》,长沙要高质量开足开齐各项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指导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安排三年学科课程
期刊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足协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称,校园足球的普及重心将下移到幼儿园,开展以培养兴趣为主的足球启蒙教育。到2022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普及推广、教学训练等体系更加完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力争为每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培训至少一名具有中国足协D级或同等水平教师或教练
期刊
“朱老师,我们村养的200多只道州灰鹅全都出栏了,村民们卖鹅刨去成本净赚了2万元。”9月20日,道县午田村村支书朱前开向永帅1工贸学校畜牧专业高级讲师朱万江报喜,言语中难掩激动之情。  在参加完去年5月永州工贸学校组织的全市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后,朱前开不仅收获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更牢牢树立起成为领头雁的信心。  不懂村情,上任初即遭信任危机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需要领头雁。
期刊
“阿姨,请帮我少打点,多了我吃不完。”9月18日,在祁阳一中师生食堂,学生王浯婷对分餐的阿姨说。餐盘中,一整根的油条被截成了约8厘米长的小段,面点有大有小,就餐人员可根据各自的需求選择。  在祁阳县教育系统,制止校园餐饮浪费深入人心。该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开学第一课教育内容,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并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爱粮节粮教育。设立“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王建云 赵志明 张宜江)9月29日上午,邵东三中新校区项目正式开工。邵东三中新校区建成后,将着力打造成规格高、设施优、环境美、管理好的一流高中,助力邵东市打造“与全国百强县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邵东三中新校区项目总投资逾7亿元、总占地面積246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招生120个标准班级、在校学生6000人。新校区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招生。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作为一
期刊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为庆祝孔子诞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浏阳市关口中学开展了“纪念孔子诞辰弘扬国学礼韵”——孔子诞辰纪念日活动。以此表达全体师生对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孩子们在活动中领略了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懂得了勤学苦习、尊师孝亲、仁爱处世等传统文化精髓。  孔娟 摄影报道
期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国计,也是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征求基层代表意见、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近年来,衡阳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5220个义务教育大班额消除4975个,消除比例为95.3%,义
期刊
生命就是一条大河。痴迷哲学研究的著名书法家何满宗,比较喜欢河流这个意向。他在长沙的工作室,窗外是浩浩荡荡的湘江,而在益阳,从何满宗书画院出门,就是沉静温婉的资江。  属于书法家何满宗的人生河流,既有波涛汹涌、激情澎湃的时候,那是他创作、演讲,以及与朋友把酒言欢的风格;也有静水流深、沉着明亮的时候,因为他喜欢就着春雨、秋声、冬雪、夏雷,夜读诗书。  不过,最近何满宗最钟情的事情,是看“小溪流”,他在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王燕)为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与指导,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南县茅草街镇中学近日在校长孟瑛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一輪“推门课”听评活动,发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作用。  孟瑛和相关教师在各个班级认真记录,边听边看,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授课教师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听完课,各科教研组组长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给予详细的专业点评,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