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二氧化硫性质教学为例

来源 :当代化工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课题是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以二氧化硫具有化学性质的教育课程为例,建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与化学课程教授策略和化学实验的紧密联系;以化学实验作为载体,通过创新策略,使化学实验内容绿色化、新颖化和完整化.
其他文献
在火电厂运作的过程中,煤炭是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火电厂的运行效率会直接受到煤炭质量的影响.所以,要对煤炭进行严格的筛选,保障煤炭的各项质量参数符合火电厂生产需求.为此,需要做好煤质化验工作,采取科学、先进的煤质化验技术,详细分析煤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本文对煤质化验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二硫化钼作为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其在光电子器件和柔性电子器件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到目前为止,控制二硫化钼的尺寸、形态、层数和晶格取向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制备过渡金属硫化物的重要方法,研究人员发现生长基底对其横向尺寸、成分、厚度,晶体取向和晶体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性质,然后总结了使用各种基底在CVD体系中合成二硫化钼的物理及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手术合并放化疗是GBM标准的治疗方式.由于其浸润性,肿瘤无法完全切除,胶质母细胞瘤容易复发且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与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显著延长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生存时间.本文报道1例GBM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行规律放化疗同步TTFields治疗,现患者预后良好,术后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
目的 探讨疏风止嗽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在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疏风止嗽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CQ-MC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显效率
文章根据《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为导向,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模式、实践环节、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目的 探讨揿针配合葛根汤外用熏蒸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沈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揿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揿针治疗结合葛根汤外用熏蒸,治疗隔日1次,8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2个疗程后,两组患儿H-B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的疾病.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认识不足,且容易误诊误治,待确诊时往往已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
以材料专业本科《固体物理学》为例,探究材料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固体物理学是表面物理、固体化学、凝聚态物理等多学科的基础课程.《固体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本文针对相关专业《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探讨,提出课程内容专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概念.进而为《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本文从舟山石化自建厂以来对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NOx减排措施、工艺路线的选择与设计、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了SNCR与臭氧脱硝两种工艺,分析了影响NOx排放的折算浓度高低的因素,探讨了控制NOx排放量的工艺措施,从而,为燃煤锅炉循环流化床工艺采用脱硝技术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心衰病为多种心脏病终末阶段,主症可见喘息、少尿水肿、或伴有心悸.《金匮要略》首次提到“心水”,从病机到证候与心衰病类似,为类似心衰的病证.同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次论述“喘”“肿”“悸”三个病证.本文归纳和分析“喘”“肿”“悸”三个病证中与心衰病有类似的病因病机、病位、证候特点的条文,以及归纳对应的治法方药,列举临床治疗心衰病的验案,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获得心衰病的诊治思路.